安徽茶业何时结束“窝里斗”
安徽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门红茶”、“霍山黄芽”、“屯溪绿茶”等名茶蜚声海内外。其中“祁门红茶”和“屯溪绿茶”堪称茶中国粹。然而,在“中国茶都”的国字号桂冠落在了“龙井”与“碧螺春”头上时,说安徽人心如止水是不可能的,这是中国茶业史上一项不二殊荣。品牌被严重透支
合肥市场上正掀起“毛峰”大战。近日,笔者走访合肥几个茶叶市场,发现“黄山毛峰”出现的频率异常之高。大卖场标的是“黄山毛峰”,路边店标的也是“黄山毛峰”,所有的茶叶店都有正宗“黄山毛峰”在出售,难以想象“黄山毛峰”能有这么大的产量。
铁观音黄山毛峰是安徽茶叶品牌弱化的典型,大战背后凸显的是安徽茶业的软肋。“黄山毛峰”声名远播,于是黄山地区大大小小40多家企业都生产“黄山毛峰”,外省也攀龙附凤生产出“黄山毛峰”以求“利益均沾”。据安徽茶叶商会会长徐学东介绍,现在安徽市场上60%的“黄山毛峰”来自外地。“黄山毛峰”的品牌被不断弱化,最后沦为茶叶品种的泛称。
不仅是“黄山毛峰”,安徽的名茶品牌均被严重透支。市场上毛峰泛滥,瓜片横流,一起“剥削”安徽历史名茶。一些名茶原产地的茶叶协会熟视无睹,竟还打着积累发展资金的旗号收取“商标使用费”。来历不明的茶叶缴纳了“规费”后,立即“黄袍加身”变为历史名茶,“李逵”与“李鬼”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原产地概念被泛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产业集约化程度较低
安徽现有茶园160万亩,年产茶叶5万吨,从事茶叶生产的茶农500多万人,户均不足1亩。徐学东说,安徽茶业产业集约化程度低,“公司加农户”是安徽茶产业的一种主要生产模式,茶叶生产主要以茶农自发为主,土地资源分割,科学技术和生产条件难以得到提高和改善,几百万茶农根本不可能统一加工工艺,也不可能形成一套“从田间到茶坊”的品质监控体系。其结果是同一产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优质产品无法集中,形成不了规模效益,与之相关联的企业抗风险能力随之削弱,更无力提炼品牌和体现竞争力。一个订单,往往需要众多的茶农来供货,只要其中某家出现质量问题,就可能株连到整批茶叶以至徽茶“九族”。
如何避免“问题茶”的再次出现?缘圆缘工贸、白马尖精制茶厂副总经理程静对笔者说,这其实就是谁对台湾茶茶叶的品质负责任的问题。只有摒弃分散经营,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茶叶生产企业,树立业内公认的行业标准,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以求生产标准化,加工规范化,包装标识化,营销品牌化,才能在安全的基础上追求高品质、高档次。
市场竞争的主体是企业,作为产茶大省的安徽,需要强势龙头企业来参与、带动、辐射,在这方面,安徽有着明显的缺陷。龙头企业拥有的标准化品质控制体系是徽茶崛起急需的一环。在安徽祁门县,生产“祁红”的企业曾经多达13家,各种牌子的“祁红”标准不一,鱼龙混杂,没有一个权威的标准得到一致认可,“祁红”厂家对各自的标准也互不承认。“窝里斗”的最终结果是谁也没从竞争中胜出,而“祁红”作为世界三大高香茶却日薄西山,其销量跌至只占世界红茶销量的1%,与印度红茶和斯里兰卡红茶的旺销之势呈天壤之别。
安徽省茶业走品牌整合、产业化、集约化之路是必然。在这方面,安徽茶业应该放弃各自为战,否则历史品牌面临的也只能是现实的残酷。
茶叶研磨浓香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