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安徽茶叶生产机械化启示录

2021-03-04 11:27:01热度:172°C

 1996年,安徽省农机局在黄山市徽州区召开第一次名优加工机械推广现场会,掀起了安徽省推广茶叶机械化序幕。在此后15年中,安徽省农机部门多次在省内茶叶生产区举行茶叶生产机械化推广会,安徽茶叶生产开始迎来茶叶机械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热潮。

2009年,安徽省政府开始在全省组织实施茶产业“<?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241振兴工程,力争用5年时间,新开辟茶园20万亩,并将无性系良种茶园在安徽省的比重提高到40%,使安徽茶农年人均茶叶收入翻1番。茶叶经济已成为安徽省促进农民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茶农的“黄金路”

安徽省是全国的重点产茶区,全省17个市、105个县(市、区)中,有12个市、58个县(市、区)产茶,茶农有300多万人,从事茶叶加工经营的人员超过100万人。茶叶收入在主要产区占当地农民收入20%以上,重点产区达50%以上。

根据安徽省近年来在休宁县蓝田镇推广示范,每台修剪机平均每天修剪0.53公顷茶园,作业成本是120元。而人工完成相同作业量,按每人每天40元计算需212元。仅此一项,全镇农户减支增收23万元。产量平均比人工提高了30%,价位提高了25%,通过机械加工,茶农可增收10%以上。

在发展中思考

近年来,安徽省大部分产茶区不同程度和规模在走产业化之路,在农机主管部门重视下,政府对加工大户给予政策和资金的倾斜,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茶叶生产模式,茶叶加工已由个体到联户、由小型加工企业再到大型集约化加工方向发展。茶叶产业已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加工为主、加工大户为辅;名优茶加工为主,大宗茶叶加工为辅;茶叶机械化加工与茶园机械化生产管理并举的发展格局。虽然安徽近年来茶叶产业得到飞速发展,然而相比邻居浙江省仍有差距。据统计,2009年,浙江全省茶叶产量达16.6万吨,产值突破70亿元大关,达到77.5亿元,出口16万吨,创汇3.8亿美元,去年,安徽省茶叶总产值仅在17亿元,出口量仅2.56万吨。

从安徽茶叶机械化情况来看,主要存在茶叶产业集约化程度相对不高,比较效益低下,茶叶生产管理机械化相对滞后,茶机在购机补贴目录中范围小,产品单一等问题。“公司+农户”作为安徽茶产业的一种主要生产模式,由于土地资源分割,科学技术和生产条件难以快速得到提高和改善,各种品牌茶叶不可能统一加工工艺和品质监控,造成同一产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优质产品无法集中,形成不了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由于各地重视程度不一,加之受经济、交通、环境等因素影响,发展不平衡,在一些边远山区手工制作、小作坊的加工茶叶在市场上还占很大比例。茶叶生产管理机械在加工机械化技术的带动下已开始推广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修剪机是进口部件的价格高,国产的质量不可靠;中耕机械缺乏对路产品,市场上比较成熟的小型管理机存在功率不足,劳动强度大;茶叶植保机械大多为手动喷雾器,防治效果差,易产生农药残留,新型低容量机动喷雾器仅在少数地方使用;采摘机械由于受到经营体制、茶艺要求和机具适应性等因素制约,发展滞缓。

三剑齐发 谋求出路

今后安徽茶业机械化生产将如何发展,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是各产茶大县(市、区)农机主管部门要确定专人负责,成立项目课题组,建立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示范基地(示范场、示范园),因地制宜地做好茶叶生产管理与加工机具的选型试验、示范推广工作。采取项目带动、补贴引导的推广机制。对先进适用、农民欢迎的机具,可有的放矢地列入购机补贴范围,对茶叶生产与加工大户给予倾斜。

二是针对当前茶叶加工发展情况,适当调整每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补充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类的产品。目录选型不能一刀切,可给地方留2-3个自定产品机型,有利于茶叶加工机械化发展。对一些品牌茶机生产企业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一次对其考查,加强交流与合作。另外,省级主管部门要积极向农业部申报,将茶机补贴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畴,加大茶机补贴力度,促进山区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

三是继续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努力做到茶机与茶艺结合。推广新的产品、新的工艺,针对安徽省品牌茶叶加工已逐步走上“一品一机”新路子,需要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茶叶生产与加工机械化技术可纳入当地阳光培训工程内容。

神奇的茶叶茶叶店博古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