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优化:引领茶产业大步走
中国茶网资讯:当谈及石阡苔茶发展战略,石阡县委书记赵贡桥说:“我们要将石阡苔茶为特征的茶业,办成衣食万户的先锋骨干产业。谁先起跑先占制高点,谁就最有资源发言权!只要苔茶名牌效应拓展了,周边县的茶青、全中国的劳力,都可以成为石阡的资源!”2007年,石阡县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决定每年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生态茶产业发展组织、扶持、奖励、贴息等,以促进全县茶叶产业发展速度。
在石阡县广阔的土地上稍微细心的人便会发现另一种风景:漫山遍野整齐有序的茶叶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一拨拨茶农在绿油油的茶园里忙碌,茶叶加工厂里的一台台机器在马不停蹄地轰鸣,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雪片般飞来,一个个匆匆忙忙的外地人身影说不定就是运筹帷幄的茶商……去年石阡县茶叶总产值达1369万元,茶叶已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航标。石阡县以发展茶产业为战略支点,成功起跳!
整合优化:引领茶产业大步走
做大做强茶产业,首先要加大资金、政策投入。发展茶叶钱从哪里来?
2007年,县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石阡县按照茶叶产业发展规划,以扶持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为重点,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协调,整合项目、资源、力量、资金,逐步建立科学、公平、透明的支农投资管理新机制,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到2007年,全县累计投入资金2250多万元发展茶产业。石阡县以茶叶产业为平台,围绕茶叶产业规划引导,打破了行业界限、部门分割,整合优化各类资金,发挥了项目资金的集聚优势,集中支持对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支撑带动作用大的项目。石阡县争取并实施了贵州省2007年第一批财政农业项目茶产业项目,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茶园项目7337.4亩;优质丰产高效茶园4032.1亩;低产茶园改造3132.6亩;茶叶无性系良种繁育面积415.22亩。通过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大项目的拉动下,在部分干部、茶叶大户的带动下,群众种茶的积极性高涨,甘溪、龙井等地的许多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致力于茶叶生产。
“占补平衡”为石阡茶园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2006年,石阡县抓住杭瑞高速公路建设用地耕地占补平衡土地开发项目的机会,将贵州黔兴土地开发有限公司开垦的新地,以“大户承包,龙头带动”的方式,将6个项目点新开垦的3800余亩土地全部种上了茶苗,并带动周边农户种茶。
政策引导:发挥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的助推作用
如何依托资源,大兴茶产业?石阡县决策层认为:茶叶产业既符合生态县建设的发展需要,又符合农民增收的客观要求,更是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相结合的最佳点。必须突出重点,切实加大对茶叶产业发展的资金、政策投入。
近几年,特别是省、地出台加快生态茶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后,石阡县茶叶发展加速推进,年投入上千万元支持茶产业发展。
去年,石阡县抓住实施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茶产业)项目县和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的大好机遇,大力促进资金整合。全年共整合资金12586万元,其中整合部门资金6045万元,县财政预算安排400万元,引导金融部门贷款215万元,企业投入1229万元,茶农投入(含投劳折资)4284万元。实行土地流转:2008年,石阡县采取措施,推动土地流转,适度将土地向能人手中转移,向茶产业化发展集中,全县共促成土地流转12300户,集中土地48300亩,保证了30亩以上集中连片种茶。各乡镇成立了茶产业办公室,不断充实茶叶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办班与分户指导相结合,开展咨询服务与田间巡回辅导相结合,利用农业局的阳光工程、扶贫办的雨露计划、乡企局的“企盼行动”等不断提高茶农的种茶积极性,还建立长效培训机制,以职中为阵地,开办学制为3年的茶叶技术班。
2008年,石阡县茶产业建设得到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支持,国家下拨1700万元资金,全县各相关部门共整合项目资金12586万元,新建茶园57810亩,超项目规划面积41850亩的38.1%。上亿元支农资金的注入,使得石阡茶产业发展如虎添翼。
去冬今春全县又投入5500万元,用于生态茶产业的组织、扶持、奖励、贴息等,从加工、储藏、包装、销售等方面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引领全县茶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争先恐后的回家从事茶叶生产。
去年,石阡县力争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1649万元,同时,县财政预算安排资金3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4960万元,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入6819万元,新建茶园5万亩。
转变理念:掀起茶叶绿色革命
“用生态化理念发展产业,用产业化方式建设生态。”这是石阡县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成功经验。
随着绿色食品在市场上日渐受宠,石阡县发起了一场“茶叶的绿色革命”,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手段,以提升茶叶品位为着力点,通过茶叶种植品种、种植方式和品牌战略推进茶叶生产向高品位发展,逐步构建“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督”的规范化产、供、销格局。同时,石阡县加紧招商引资,用优惠的政策吸引了四方客商,纷纷前来石阡发展茶叶产业。江苏大海集团、贵州昌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相继入驻石阡,投入上亿元开发茶产业。石阡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积极引进和扶持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落户,大力扶持本地的茶叶加工企业,把分散的小加工厂整合起来,实行统一工艺、统一包装、统一品牌。2008年,全县共完成新植茶园5万亩,茶园总面积已达15.8万余亩,跃居全区第一全省第二;“石阡苔茶生产示范项目”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列入全国第六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成为贵州省惟一覆盖全县范围的示范项目,也是铜仁地区惟一的茶叶示范项目。
目前,茶产业已成为石阡县重要支柱产业。2007年全县共产绿茶722吨,比上年增长18.9%,实现产值1150万元,比上年增长24.5%。2008年虽受凝冻灾害影响,但仍实现茶叶总产量856吨,比上年增加134吨;总产值1369万元,比上年增加219万元。
按照规划,石阡县茶叶产业到2011年,茶园面积将发展到30万亩以上,使茶产业成为我县首屈一指的特色优势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新的增长点和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全县茶园面积迅速扩大到如今的15.8万余亩,跃居全省前列。
统一品牌:打响“石阡苔茶”名片
据了解,石阡县每年都在整合数千万茶产业资金中,拿出1/2用于“石阡苔茶”的优选、繁育和种植,办起苗圃近千亩,种植万亩以上。石阡县加紧苔茶资源调查和鉴选,保护利用野生茶树资源,根据变异植株选育优良植株,建立种植信息库,快速繁育母本园,形成规模化生产,并加强科技培训,引导茶农规范种植和加工,多用农家肥,杜绝农残超标。南天公司还向采茶人,发放竹编篾兜以取代塑料袋,确保茶青不被污染。注重栽培管理、加工工艺、产品品质,突出地域特色,打造品牌梯队,制定分级、定价与品质管理体系,提升标准化、组织化、专业化水平。石阡苔茶已列入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目前石阡县茶园已达15.8万亩,名列贵州第三。
石阡县加大苔茶品牌产品保护,将30多个品牌精简为4个,减法做出加法效应,促使产加销迈向品牌化。工艺在传承中创新,2009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上,“贵绿”等四大石阡苔茶系列,吸引上百家茶企商谈合作。目前全县已建起30多个加工厂。贵州昌裕农业发展公司自建3600亩苔茶核心基地,又承包30420亩土地办茶园,并筹建两条年加工精制茶3000吨的生产线。广东客商投资的石阡南天农业开发公司,也在筹建年加工3000吨有机茶加工厂。石阡苔茶已在全国设有直销店、专卖店30余家。2009年评为“贵州十大名茶”,在日本的“世界绿茶评比大会”上夺得金奖。已开发出茶多酚、茶籽油、茶食品和美容护肤品。副县长杨芳权透露:石阡将提前于2011年实现种茶30万亩,达到农民人均一亩茶园的目标,建设精致加工厂50到100家,抓好苔茶原产地保护研发和无性系繁育基地,2020年将占新增面积70%。
茶叶的用途福建茶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