浉河区红绿茶产业均衡发展
中国茶网资讯:“我家茶园去年卖绿茶挣了9万多元,卖红茶挣了6万多元,累计收入超过16万元,比外出打工强多喽!”提到茶叶带来的经济效益,浉河区浉河港镇的茶农丁家春喜形于色。
比起茶农丁家春,该镇茶农彭祖国挣的远没有那么多,在他家的院子里,老彭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年下来,纯收入也就是五、六万元吧,主要是过去在山上住,搬到山下后,分的茶园只有10多亩,炒茶季节自己再炒炒茶,赚点钱,去年为了炒制红茶,我还跑到福建学习了一个多月,连学费、吃住费用,加上买回来炒制红茶的部分设备,花了我3万多元,今年效益应该要好于去年了。”
丁家春一年能挣16万多元,彭祖国敢于自己掏学费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学习,其底气来自哪里?来自浉河区多年来不断做大做强茶产业的基本理念,让越来越多的茶农从中受益。
“作为‘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浉河区持续提升‘信阳毛尖’十大名茶品质,努力打造全国绿茶第一名区。”浉河区茶产业发展管理服务局局长张广成说,“去年全区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40.5万亩,茶叶年产量达到1.87万吨,涉茶经济总量达到26.3亿元,种茶收入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茶产业发展速度位居全区各涉农行业之首。尤其是去年在全市率先成功研发“信阳红”红茶,结束了河南不产红茶的历史,树起了信阳茶产业发展新的里程碑,大幅度提高了茶叶资源利用率和种茶的经济效益,形成了红茶、绿茶比翼双飞、并肩发展的喜人局面。”
从刚刚结束的浉河区“两会”上传来信息,该区依然把茶产业放在了全区发展的重要位置上:“十二五”期间,继续秉承红、绿并重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茶产业发展“6316”工程,即到2015年,全区茶园面积发展到60万亩,其中新建生态有机无性系茶园20万亩,常规茶园改造成生态有机无性系茶园10万亩,常规茶园改造成生态有机茶园30万亩;实现茶叶年总产量3万吨,其中绿茶产量1.8万吨,红茶产量1.2万吨;涉茶收入达到100亿元;农民茶园亩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全力推进“信阳红”红茶、“信阳毛尖”绿茶生产,提升茶叶品质,扩大产能,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茶叶富民强区目标。
实现茶叶富民强区的目标,光靠增加茶园面积、茶叶产量显然是不够的,在深入了解茶农真正需求的基础上,该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针对茶叶品种和生产布局单一的问题,扩大无性系良种种植规模,大力推进新建、改造生态有机无性系茶园。科学推广茶林间作、茶果间作等生态有机茶园建设模式,营造宜茶小气候。加强有机茶生产和认证,每年推进6万亩常规茶园转换为生态有机茶园。
针对采茶季节招工难的问题,推广标准化采摘和制作。要求茶叶龙头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等在产茶区建设标准化茶叶加工厂,严格按照《信阳毛尖地理标志》加工工艺标准生产制作“信阳毛尖”绿茶。茶叶加工制作逐步由家庭加工点向标准化加工厂集中,形成“公司+加工厂+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该区还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整合民间资本,以3000亩茶园为基础面积,合理布点建设标准化红茶加工厂。
针对茶叶受气候和病虫影响大这一难题,稳步推进科技兴茶战略。加强科技培训,组织编写茶园修剪、病虫害防治、生态有机茶园管理等科普手册,发放到茶农手中。加快优质茶树种苗快速繁育技术引进,建设育苗工厂,采用组织快繁技术,力争良种茶苗自繁、自育、自用率达到100%。
针对茶产业发展单一的现状,促进茶产业与文化、旅游的融合,计划开展“茶文化进校园”活动,建设环湖路百里茶廊,举办手工炒茶大赛和茶艺比赛等茶文化活动。积极推进茶产业、旅游业的有机结合,通过建设观光茶园,开发茶旅游产品,鼓励旅行商组团来浉河区开展茶乡风情游,促进茶产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针对茶产业组织薄弱的问题,成立了“浉河区茶叶协会”和“浉河区茶文化研究会”,充分利用协会的作用,加强对茶叶市场的监督管理,为茶农提供技术、农资、融资、销售等服务,强化茶农安全生产监督自律。加快茶叶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步伐,建立培训制度,培养一批熟悉合作社法、懂经营管理、有协调组织能力的合作组织法人,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初制加工过程的监督作用,联结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建立优质安全的茶叶基地。
从今年开始,浉河区每年在原来500万元的基础上,区财政预算增加一倍用来发展茶产业。这是浉河区委、区政府对发展茶产业的一种态度,也充分表达着一个信念:浉河区在靠名茶兴区的道路上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性凉的茶叶怎么区分茶叶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