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野生茶误导消费者
邹家驹秘书长最近在自己的博客上,贴了一篇文章,名为《野到何时》,文章对盗伐野生茶的行为进行了口诛笔伐:
一股妖气野风,正由外到内,蛊上惑下,席卷摧残着澜沧江两岸亘古相传下来的野生茶林。云南的茶树种质资源,正遭受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浩劫。有人鼓吹野茶,有人要喝野茶,于是有人以身试法,对国家列入二类保护珍稀植物名单的野生茶树“伐而掇之”。在古文里,“掇”是采摘的意思。野生茶树矮也有几米,高则十多米,不砍伐采摘不了。八月下旬,笔者参加省人大茶叶产业考察组到茶区转了一圈。临沧市永德县茶办主任告诉我,最近林业公安在大雪山附近抓捕了九名盗伐野生茶树的犯罪分子。他们为了采摘野茶,竟然砍伐了一百多棵野生茶树。从充斥市场的各类野生茶叶来看,偷采的多,抓获的少。原云南茶科所所长张顺高老人痛心地说,浩劫、浩劫,毁灭性的浩劫。
或许人们会发现,云南普洱茶种没有对应的单一野生种,说明普洱茶种是云南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通过对云南茶组植物细致的观察比较、品尝筛选并博采各野生茶优点后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云南大叶种茶叶性状的多样性,直接反映了种源的多样性,展现了云南劳动人民在历史长河中栽培选育、集优汰劣的辉煌过程。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主任骆少君院长对我说,野生茶树没有人工呵护,生存环境严酷,为对付天敌,会在体内生长一些带有微量毒素的成分。有的毒素积累到一定量,会侵害脑神经。七十年代初,为弥补茶叶货源不足,国家同意云南下文收购部分“荒野茶”。“荒野茶”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野生茶。当人们喝多了野生茶出现头晕头痛、腹胀抽缩等症状时,原“省茶司”宋文庚经理奉国家民委令,亲自下去查封了“荒野茶”仓库。
野生茶不属于普洱茶,从品种、质感到口味,两者有太多的区别。一杯醇和无杂味的普洱茶,凝聚着无数代古人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千百年的选择汇集,千百年的清理淘汰,是心血,是瑰宝,是精华,是后人应该赞叹的人类社会财富。然而,一向清高的茶界在商业意识的腐蚀中堕落,竟然容忍浅薄的认识来否定千百年的实践。云南省农科院虞富莲教授用最专业的话语和最专业的资料告诉我们:“野茶没有家茶好!”骆少君院长亦苦口婆心,引导消费者不要走入误区。可悲的是,金钱让权威失去往日的庄严和尊重。不懂茶而善于制作对襟衣服的“茶师傅”在主导着茶叶文化和市场,进而影响茶叶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行为。云南高原刮起的这股野风,令中国茶界迷茫。终身从事茶叶事业的茶人不禁要问,既然野茶至上,野了就好,为什么历史上不一直野下来,前人、我们和我们的后人为什么要多此一举,辛辛苦苦去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