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个到位”确保茶产业发展
中国茶网资讯:去冬以来,桐柏县安棚镇党委、政府围绕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抓住县委、县政府大力扶持发展茶叶产业的良好机遇,把茶叶生产做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富民强村的特色支柱产业,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在东部山区村高标准连片发展生态茶叶基地2000多亩,受到市、县领导的肯定。
一、坚持“四个到位”,确保茶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为茶产业快速有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安棚本无茶,但有适宜茶叶生产的生态优势、气候环境和种植条件,为落实好县委、县政府惠民政策,把茶产业培育成群众的致富产业和增收项目,安棚镇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农业副镇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和村支书主任为成员的茶叶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同时,成立专门的茶叶发展办公室,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主抓,专职负责做好茶叶基地规划、建设、管理、协调工作。
二是宣传发动到位,把党委、政府决策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一是在项目区内刷写固定标语11条,制作宣传墙体版面8块,悬挂横幅12条,为茶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二是入户宣传。组织镇村干部逐户到群众家中走访,宣传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政府扶持茶叶生产的优惠政策,统一干群思想。
三是外出参观。组织项目区群众代表到程湾、吴城和信阳等地参观学习,让群众实地感受当地发展茶产业的氛围,并请当地种茶大户给代表们算一笔种茶种粮的对比明细账,进一步坚定了群众发展茶叶生产的信心,踊跃报名参与茶叶基地建设。尤其是在茶苗种植期间,群众纷纷动员亲戚朋友帮忙种茶,日均出动劳动力600人以上,导致连续多日出现茶苗断档,经与供苗商协调加大供应后才满足群众需求。
三是技术培训到位,为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做好技术储备。聘请县茶叶办专业技术人员制定了详细的技术培训规划,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在茶叶生长的不同阶段请专业技术人员、茶叶种植能手对群众开展有针对性的种植、管护、采集、制茶等技术培训。目前已围绕茶苗种植、茶园管理开展培训4次,参训人数360多人(次),茶农参训率达到100%。
四是资金投入到位,为生态茶园建设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支持。创新了政府引导、项目支持、大户带头、群众参与的资金投入模式,有效解决了茶叶基地建设资金不足难题。镇财政投入资金30多万元,对参与整地的机械给予燃油补贴。向上争取县贴息贷款项目资金200多万元用于基地建设。引导本地民间资本投资40万元,连片承包开发荒山80亩。种茶农户累计投入80多万元用于整地和茶苗种植。
二、严把“四道”关口,努力打造精品生态茶叶基地
一是严把选址关,打牢生态茶产业发展的基础。镇党委、政府在对全镇各村进行反复勘查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县测土配方分析结果,把生态茶叶基地确定在东部李湾等4个山区村,该区域有五个明显优势:一是土壤适宜,茶叶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十分丰富。二是区域内有闲置荒山荒坡10000多亩,发展生态茶产业有较大空间。三是该区域内水资源丰富,有陶李水库等库塘20多个,鸿雁河呈V字形沿基地流过。四是在该区域发展茶叶种植不占用耕地,即盘活了闲置荒山荒坡资源,又不影响群众种地收入。五是有成功种植经验。2008年李湾村8名党员干部带头试种茶叶200亩,目前已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二是严把整地关,高标准推进基地建设。首先聘请上级专业人员结合生态茶叶基地建设要求和基地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建设发展规划。其次是按照水平线绕山转、层次分明、同坡等宽、外高内低水倒流和生产路、排水沟相配套的要求,先后出动大型挖掘机300多台(次),高标准连片开挖整地2000多亩,修建生产路4300米、排水渠系5000多米。同时组织群众清拣梯带内石块1000多吨,并用旋耕机对梯带进行碎土平整。
三是严把茶苗关,努力打造精品生态茶叶基地。在反复考察比较的基础上,结合桐柏发展茶叶的实际,确定选用优质龙井43和迎霜两个优质茶叶品种。在进购茶苗时,镇茶叶办人员进驻外地茶叶苗圃基地,从茶苗品种、高度、胸径等几方面严格把关,从源头上保证茶苗质量。
四是严把栽种关,确保茶苗成活率。一是印制《茶苗种植要点》300份,分发到每户茶农手中,供群众学习使用。二是抽调18名机关同志成立指挥部,按照“三进”(进村组、进农户、进地块)、“三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要求与县茶叶办技术指导员一起每天到各个梯带指导群众按要求安种茶苗。三是把好关键环节,即把好分苗关,保证分到群众手中的茶苗能及时下种;把好种植关,所有茶苗下种前要沾足泥浆,盖土前要浇足水;把好覆膜关,茶苗种上后及时用农膜沿根覆盖,保墒促活。经过努力,全镇已完成茶苗种植2000多亩,地膜覆盖率达到100%,成活率90%以上。
采茶叶说说雅颂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