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加工销售方式须改变
古语有云,"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可见茶叶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地位极高。2007年1月1日,茶叶正式纳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专家认为,剔除不达标产品,有利于增加优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整个茶行业得到净化。QS市场准入施行之下,茶行业将变成强者越强,弱者愈弱。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认为QS市场准入制度对于大中型茶叶企业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反而由于竞争环境优化,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云南省近年来组建了不少大型茶叶生产企业,普洱茶更是风靡一时。昆明市副市长王奇英就云南普洱茶的市场环境信心百倍。他表示,市场经济自然淘汰小型企业,政府扶持大型企业是创造有序环境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云南省组建的新型茶叶生产厂家均已实现标准化生产管理,许多传统型厂家也成功转型,实行QS市场准入是发展普洱茶品牌的助推剂。
云南某普洱茶公司总经理对新政策的实施表示欢迎,他认为,实行新政策后不仅可以方便消费者放心购买,最重要的还是能极大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品牌价值,这甚至是投放几千万元广告费用也换取不来的。QS市场准入无疑是大型企业最丰盛的免费午餐。
资料统计,目前全国产茶叶量大约在100万吨左右。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公布的2006年全国茶行业百强的累计产量,占到总量的40%~50%。实行QS准入制度之后,由于无检测条件的小茶厂退出市场,大型茶叶企业的比例将迅速增长。对整个行业良性发展非常有益。
但由于茶叶历来的销售方式,各类茶叶加工方法各不相同等原因,茶叶企业在执行统一的QS市场准入制度时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吴锡端认为,问题主要有三点。
一是生产加工方面。由于茶叶加工的特殊性质,许多环节都采取手工工艺,有些地方一户一厂的现象十分常见。如福建铁观音、西湖龙井,虽然被列入中国十大名茶,但事实上并不都是大型茶叶生产企业生产,很多都是乡镇企业、茶庄,甚至家庭作坊生产的。实行QS之后,这些检测设备缺乏、经济实力弱的小型加工企业,由于没有钱购买检测设备或没有条件培训专业检测人员等原因,适应新标准的难度会比较大。
二是茶叶的销售方面。自古以来,茶叶就有散装售卖的传统。"先品后买"是很多茶庄的销售方式。茶叶质量安全准入制度规定,进入流通市场的茶叶必须包装出厂。即使同类的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受加工方法、炒制时间、存放时间等因素影响,口味也千差万别。
虽然通过QS市场准入的产品在质量上能够得到保障,但包装后的茶叶无法进行"先品",仍然会影响消费者对茶叶的选购。
三是消费市场的特殊需求。茶行业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并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传统行业,年产量占了国际茶叶产量的三分之一强,连续数年排名世界销量第二。庞大的消费市场对茶叶有着各种不同的需求,特别是国内、国外有一大批特殊消费群体,对传统的纯手工炒制工艺情有独钟。新型的车间流水线生产出的茶叶对于他们来说吸引力可能会大打折扣。
吴锡端秘书长所说的问题在消费者中的确存在。喝了8年铁观音的福建林先生对茶叶QS市场准入还不了解。林先生平时爱买散装茶,他说可以接受购买包装茶叶,但喝惯了小茶庄炒制的茶叶,突然让自己改变购买、饮茶习惯还需要一段时间。他说,如果今后无法"先品后买"的话,在购买茶叶时他将更加注意品牌的选择。
吴锡端秘书长坦承,就目前来看,在执行新标准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以上几点困难,但为了茶行业未来的良性发展,舍弃一些陈旧做法,做出一些改变是必要且必需的。QS市场准入实施后,茶叶生产将从原来的数量多、规模小转变为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茶叶原料的甄选、加工过程、存储环境都进行标准化管理,可使进入流通市场的茶叶达到统一的品质。这对消费者无疑是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