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话剧《茶馆》打动港人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经典剧作《茶馆》,十八日起在香港葵青剧院上演,一连四天全线戏票“出空”,在香江刮起一阵“古典话剧风”。
据北京人艺副院长崔宁介绍:是次《茶馆》来港演出,是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的第六届华文戏剧节重头戏,也是北京人艺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年内推出的二十四个新旧剧目之一。
这次演出的《茶馆》,是由着名导演林兆华指导复排的“焦(菊隐)版”,即所谓的“古典版”。由北京人艺当红演员林兆华、濮存昕 、杨立新等担纲主演。
据“北京人艺”官方网站介绍,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日,着名文学家老舍来到北京人艺,亲自朗读了新创作的三幕话剧《茶馆》。
一九五八年三月二十九日,由焦菊隐、 夏淳执导,于是之、郑榕 、蓝天野主演的《茶馆》,在北京人艺首都剧场公演。曹禺先生观戏后,对老舍先生说:“这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
老舍先生创作《茶馆》,将戏剧的发生地,放在中国封闭岁月里,最为开放的场所──老北京一家大茶馆。三幕话剧,演绎了现代中国历史中,三段经历巨变的岁月∶由戊戌政变,到民国初年军阀混战,至抗战胜利后内战连连……
一个茶馆,三个时代,不同阶层,不同抱负,不同境遇的代表人物,石火电光,粉墨登场。
这出古典现实主义的戏剧,充满传统话剧语言的讥锋,字字玑珠。《茶馆》之于中国话剧,相当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之于英国戏剧。
据北京人艺副院长濮存昕介绍,北京人艺曾四度复排《茶馆》,迄今演出超过六百场。除一九九九年,林兆华全新阵容新排《茶馆》之外,其余三次均是复排“焦版”。
尽管是次复排,在京城上演场场满座,但香港首演前濮存昕对记者说:《茶馆》,对香港观众是一种“考验”,未知他们能否静得下心来,欣赏这样一出古典现实主义“经典”话剧。
濮存昕又说:“焦版”《茶馆》,在古典现实主义方向 、戏剧审美标准 、角色形象设计上,经典如“山峰”,复排不可能完全标新立异;新一代《茶馆》演员,要从下而上,一步步刻骨铭心地攀登;也要在攀登的过程中思考还有什么发展的可能,角色最终要成为“自己的角色”。
饰演“秦二爷”的演员杨立新则说:复排不是“描红”。古典话剧,本身表现手段“贫乏”,要靠演员和观众对戏剧文学本身的理解和共鸣。故而,新一代《茶馆》演员能做的,就是做大量案头功课了,最终达到“化境”。
《茶馆》首演,座无虚席,香港的观众在所有应有戏剧效果之时,都给以了热烈反应。
林兆华 、濮存昕、杨立新饰演的“王掌柜” 、“常四爷” 、“秦二爷”,第一幕里少壮气盛的身段与道白,赢得阵阵掌声;第三幕里老哥儿几个,失意迟暮,撒纸钱为自己“送行”,老态龙钟的身段、 彻骨感伤的悲情,又惹来阵阵唏嘘。
剧终,濮存昕饰演的常四爷,一句: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将舞台上下的悲剧情绪推向了高潮,一出古典主义戏剧《茶馆》,就此深深打动了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