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武当道茶创建山地农业发展新机制

2021-03-03 12:51:10热度:162°C

山地农业是当今世界性难题,山区农村是贫困地区的象征。农业基础脆弱,发展相对滞后的十堰山区,如何协调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建设与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市委、市政府在深化市情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统三分”战略,把产业作为核心水源区的生态产业、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民生产业。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合力打造“武当道茶”第一文化名茶品牌,为山区农业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具有鲜明山区特色的现代农业探索出了一条前景广阔的新途径。

一、变理念:大思路开发大资源

地处鄂西北山区的十堰,山场面积辽阔,人地矛盾突出,气候类型复杂,生物资源多样,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全市版土面积3300万亩,其中山场面积2700多万亩,山多田少,地薄灾多是农业基本特征;现有耕地251万亩,人均耕地仅0.71亩,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南水北调中线二期工程建设,将再次淹没近20万亩好田好地,山区人地矛盾将更为突出;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南北气候兼备,最高海拔2740米,最低87米,气候类型复杂,多种灾害频发;十堰山区南物北种皆备,已查明的生物资源达3100多种,素有“绿色生物宝库”之称;2009年,农民人平纯收入3110元,仅占全国、全省水平的60%。十堰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区,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全市五县一市三区中,五县一市均为国家级贫困县,5个县(市、区)为国家划定的核心水源区中的库区,3个县为上游地区。基础的脆弱性、耕地的稀缺性、资源的多样性、开发的受限性,决定了山区农业发展的滞后性、复杂性、紧迫性、艰巨性、长期性。

面对山区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坚持从山区实际出发,把更新理念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切入点,破“四式”、重“四转”,促发展:破除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思维定式,借鉴植入现代工业理念,用大资源、大市场、大品牌、大产业、大开发的视野,推进城乡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把开发的重点由耕地开发转移到版土资源上来,充分利用丰富而独特的山水资源和生物资源,大力开发以茶叶、柑桔为主的生态特色产业;破除就面积论产量、就数量论增长的传统经营方式,运用现代农业理念,增量、增质、增效并重,突出增效,生产、加工、营销并举,突破加工,把开发的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大力开发绿色有机食品,推进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破除就生产论发展、就产品论产业的传统开发模式,反弹琵琶,率先在茶产业开发上进行品牌整合,打造“武当道茶”,把产业开发的重点由产中转向产后,推进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开发效益;破除就市场论市场、就计划论计划的单一指导招式,遵循市场和自然两大规律,从山区农业发展阶段出发,强化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有机结合,把指导“三农”工作的重点由催耕催种或一般性号召转移到引导示范服务上来。思路一变天地宽,十堰山区由此掀起了突出山水资源优势,开发生态特色农业的新高潮,山区农业由此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转变。

二、变方式:大手笔打造大品牌

品牌是产品的灵魂,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品牌农业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将产业提升至文化层级,是现代农业的最高境界。按照省委、省政府农业要重点抓好“四个一批”(培植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建设一批加工园区、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大县)的要求,在省农业厅大力支持下,市委、市政府将山区茶产业优势与武当道教文化有机嫁接,大手笔打造“武当道茶”品牌,利用名山做大名茶,通过“武当道茶”品牌打造,引领山地现代农业开发。

一是高起点谋划,率先在全省市(州)一级中整合茶叶品牌。按照将武当道茶打造成产值过百亿的支柱产业、国家级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品牌、十堰继山水车之后的又一张亮丽名片的发展目标,利用茶叶产业资源优势和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优化配置一、二、三产业诸要素,整合茶叶品牌,在全市范围内统一打造“武当道茶”品牌。通过品牌打造,实现茶借山而名,山因茶生辉,生态特色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有机融合,相得益彰。深入实际调研,广泛宣传动员,制定规划,细化工作方案,举全市之力,整合茶叶品牌,开创了全省市(州)一级统一打造茶品牌的先河。

二是超常规运作,品牌打造创下了多个第一。去年以来近一年的时间,全市就武当道茶品牌整合已开展各类大型活动10余次,在十堰山区,就一个产业如此密集型、大范围的上下联动,历史少见。成立以市委、市政府领导为组长的品牌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市直相关部门和重点产茶大县,为品牌打造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从山区实际出发,筹备成立全省第一个省级茶叶产业专业协会——湖北省武当道茶产业协会,具体承担品牌打造工作;市政府设立品牌打造专项资金,成功将“武当道茶”品牌由一个乡(镇)地方注册的小商标,提升扩展为市政府公共品牌;组织专家和技术骨干,研发制定道茶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成为全市第一个茶叶生产技术标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武当道茶已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登记;组织多方专家,系统挖掘整理武当道茶文化,编印了三本《武当道茶》宣传册,填补了武当道茶系统资料的空白;聘请全国书法大家、道教领袖和文化名流为武当道茶题字题词,丰富了道茶文化内涵;首次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农产品商标标识和武当道茶包装设计方案,召开全市品牌包装设计论证会;连续在北京、上海、武汉、郑州、西安等大城市举办品牌推介活动,用超常规措施打造第一品牌,推进了品牌打造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三是大手笔打造,打响茶叶第一品牌。运用现代营销理念,利用现代传媒手段,高层次、多途径打造武当道茶品牌。2009年10月,邀请有关院士、茶叶、农业、道教文化界知名专家和文化名人,在武汉成功召开武当道茶高层专家论证会,“武当道茶”被授予“湖北第一文化名茶”称号;2010年4月,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在北京成功召开了“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武当道茶品牌推介暨新闻发布会”,这也是全省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茶事活动。继西安茶博会之后,武当道茶组织核心企业先后参加了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举办的中国(上海)国际茶叶博览会、广州春交会和秋交会、郑州全国农交会等大型会展活动,有10个产品获金奖,武当道茶知名度大为提升;组织策划在央视网、省(市)电视台等大型新闻主流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在市城区和省城设立户外广告,全方位展示武当道茶风采。

武当道茶品牌打造,引起了各方面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湖北日报、凤凰网、新浪网等40多家大型新闻媒体先后对武当道茶进行宣传报道。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武当道茶被中国县域经济报推介进两会。前不久,深圳电视台和《南方日报》等深圳新闻媒体,专程来十堰采访报道武当道茶。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政府、新闻媒体,询问洽谈武当道茶品牌开发的来电应接不暇,武当道茶正在成为扩大山区农业对外开放的亮丽明片,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知。

三、变机制:大品牌开拓大市场

武当道茶品牌打造,从产业文化高端入手,拓市场、带中间、促产前,是对传统农业开发方式的重大革新,对推动产业发展机制创新的作用不断凸显。

一是品牌整合机制应运而生。武当道茶作为政府公共品牌,在打造过程中必须有相应的运行机制。结合山区茶产业开发实际,创造性提出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协会运作、双牌经营、分步实施”的品牌打造机制,有效调动了政府、地方、企业、茶农、社会各方参与品牌开发的积极性。

二是利益联结机制日臻完善。通过武当道茶品牌打造,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更为紧密。前期品牌打造的5家核心企业均为省市重点龙头企业,企业以协会为载体,形成了产业开发共同体,在资源、市场、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合作明显增强。龙王垭茶叶公司、圣水茶叶公司积极探索“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经营新模式,创建的企业内部茶农融资合作机制,解决了分散茶农缺资金、缺技术、销售难的历史难题。武当山八仙观茶场、梅子垭茶叶公司成立了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使企业与茶农成为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龙王垭和八仙观茶叶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纳入全国农民经合组织示范项目。

三是产业开发机制活力倍增。武当道茶品牌打造,加速了十堰山区各种生产要素聚集,产业开发活力大为提升。去年以来,十堰地方各级政府投入茶产业开发的资金达2亿多元,其扶持力度前所未有。企业新增投资6000多万元,投资规模空前。全市新建茶叶基地3.5万亩,是多年来发展最快的时期。

开发机制创新,引发了茶叶产业大开发。山区特色产业的市场空间也大为拓展。武当道茶以其“形美、香高、味醇、有机茶”的产品内质和“养身、养心、养性、长寿茶”的文化价值,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知。继鄂港绿色食品展示月武当道茶拿到全省参展企业最大订单之后,在广交会和上海茶博会上,又先后拿到过亿元订单。今年武当道茶在春季低温阴雨的不利情况下,实现了产销两旺,产品无一积压,远销欧盟及东南亚市场,畅销国内十几个大中城市,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显着提高。

四、变方法:大合唱激活大开发

武当道茶品牌打造,结束了过去农业部门单打独斗,企业、茶农分散经营的农业产业开发局面,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非农部门积极参与,农业部门优质服务,企业、茶农信心倍增,社会各界广为关注,一个合力开发茶产业的大合唱初步形成。

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国家发改委将武当道茶城纳入重点产业服务示范园区建设项目,三年扶持资金600多万元;国家财政专项资金1800万元,其中竹溪县1000万元,竹山县800万元;省政府将其纳入全省乌龙茶开发重点支持的三大品牌之一,设专项予以支持;省农业厅将武当道茶列入全省农业产业化五大重点示范工程,连续三年从省板块资金中支持1000多万元;市政府设立武当道茶品牌打造专项资金,2010年扶持200万元;各县(市)特别是茶叶主产大县纷纷加大茶产业开发的支持力度。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各地用于茶产业开发的资金达2.3亿元,各级政府对武当道茶品牌开发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龙头企业加速扩张。品牌打造极大促进了企业盘大做强的信心,企业纷纷引进新设备、建设新厂房,打破区域界限,加速企业扩张。武当山八仙观茶场投资800多万元,在丹江口市土关垭镇兴建武当道茶加工园区,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引进北京大红门集团在八仙观茶场建设武当道茶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项目,大红门集团投资3000万元,目前已正式签订合同。竹溪梅子贡茶叶公司拟在郧西兴建加工车间,与日本株式会社达成联合开发茶微粉和茶多酚产品的协议,项目投资2800万元,目前,茶微粉加工项目已正式投产。竹山圣水茶场将加工基地扩展到房县,投资260万元在房县窑淮建成1300m2的茶叶加工车间;龙王垭茶场,投资300多万元,兴建乌龙茶加工车间。全市茶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由2家增至4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5家,龙头企业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幅提高。

科技兴茶步伐加大。围绕品牌打造,加大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研发力度。竹溪龙王垭茶场在全省率先通过国际有机茶认证,目前,全市已有30多个产品通过国际国内有机食品权威机构认证,有机茶品牌占全省1/3强,武当道茶产品均为有机食品。今年,八仙观茶场获亚太国际低碳农业金奖;农业部门研发推广的茶-鸡-粮复合生态种养模式,以其节本、提质、增效、生态等综合功效,获市科技成果奖,研发的有机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获省科技推广二等奖。八仙观茶场研制的有机乌龙茶,在今年全省乌龙茶工作会上,评为第一,梅子垭茶场开发的有机茶食品一经上市就深受消费者青睐,圣水茶场成功研究茶工艺品。武当道茶品牌打造5家核心企业均可生产有机乌龙茶,全市今年可生产乌龙茶30万斤,占全省一半以上。

五、变模式:大变革带来大效益

武当道茶品牌打造,开创了山区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带来了显着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一是生态效益明显。十堰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确保一江清水北调,实现山青、水秀、民富,协调水源区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出路在于发展生态经济。茶叶作为生态、经济兼备型产业,既可以有效保持水土、绿化荒山、改善生态,又可以促进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十堰山区坚持远山退耕还林、中山近山退耕还茶,收到了良好效果。全市茶叶基地面积达46万亩,茶叶大县竹溪茶叶面积近20万亩,是全省茶叶第一大县,竹山13万亩,居全省十大茶县之一。全市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初的51%提高到目前的53%,高于全国全省水平。

二是经济效益可观。茶叶是十堰山区重点特色产业,2009年,全市茶叶生产产值8.6亿元,茶叶对全市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5.2%,位居八大特色产业前茅。茶叶主产区竹溪县,茶叶收入占农民收入的50%以上,竹山占45%左右,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武当道茶品牌打造以来,受惠最大的是茶农。今年,受武当道茶品牌打造的推动,全市春茶鲜叶价格达70元/斤左右,同比提高35%,最高达100元/斤,鲜叶价格位于全省之首,仅此直接带动茶农增收8000万元以上。随着企业加大乌龙茶、茶食品等茶叶深加工项目,使过去长期被废弃未用的夏秋茶鲜叶得以利用,农民从中又可增收3000万元以上。受武当道茶市场利好拉动,今年全市茶叶产量预计可突破2000万斤,同比增12.4%,实现生产总值13亿元左右,同比增51.2%,品牌打造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显着。

三是社会效益显现。武当道茶品牌打造,突破了一二三产业界限,不仅直接引领了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也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十堰的知名度。武当道茶作为新的城市名片,在扩大自身市场知名度的同时,也扩大了十堰对外开放,带动了文化旅游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随着武当道茶产业链条的延伸,十堰山区出现不少民间资本、城市资本、工商资本投资茶叶基地建设,兴建茶叶加工企业,设立茶叶经营门店,装修茶馆、茶楼的开发热潮,茶产业在促进山区茶农增收的同时,正在成为转移十堰山区劳力就业的新渠道。

武当道茶品牌打造,时间虽短,但其充满活力的开发机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出第一品牌巨大的示范辐射带动效益,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转变发展方式,做大第一品牌,十堰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莆田茶叶店茶叶美容功效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46682117 21172132 21321872 18722020 20202908 29084129 41292156 21563709 37095021 50212302 23025325'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280182) and MATCH(title) AGAINST('46682117 21172132 21321872 18722020 20202908 29084129 41292156 21563709 37095021 50212302 23025325'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