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松桃茶区见闻与思考
中国茶网资讯:今年夏天,随同松桃县茶办杨、石两位年轻的茶叶技术员到贵州松桃正大、普觉老茶区的茶场及茶叶加工企业进行调研,历经三天,所见所闻,有喜有忧,感触不已。现将有关问题提出,望得到茶界有识之士的指教,以期共谋松桃茶叶发展之大业。
一、茶场为何不加工夏秋茶
今年六月盛夏时节,本应是采摘加工夏茶的高峰期,我们随车进入正大茶区,奇怪的是,山坡上茶园里冷冷清清,看不见人们在山上采茶的忙碌。只是偶见有几个茶农在幼龄茶园中耕除草,几个妇人在茶园里进行修剪管理。走进茶场的加工车间,除了已在茶区落户的浙江的叶老板正在忙碌加工珠茶之外,其他的本土企业早已锁门停歇了,我们又到其他几家茶场了解夏茶的生产情况。他们说,全年只生产加工名优茶和部分优质茶,一般不加工夏秋茶,主要原因是采摘夏茶没有劳动力,大多数的劳动力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关健是,加工的夏茶价格低,无利润可赚,生产厂家宁愿放弃。
听了介绍,我不由想起,上个世纪90年代,在名优茶还未开发迈步之前,全县每年要加工上千担的炒青茶或烘青坯,运到广西横县去窨花,或四川成都客户主动上门调茶坯。那时候,大部分产品都是夏茶,在松桃境内的铜仁地区民建茶场,每年生产加工上千担的茶坯,全部销往四川成都。因松桃种植的品种大多数属于中叶型的福鼎大白茶,尽管是夏茶,但做成的茶坯锋苗挺秀,浓香显毫,深受客户青睐,面对今天夏茶生产冷落的窘态,真令人匪夷所思。也许是市场变化,茉莉花茶市场走势减弱所致。
第二天,我们又到普觉茶区,专访兴东茶场曾召武场长。这位从事茶叶生产经营已有20多年的老茶人向我们介绍说:茶场自有茶园面积500多亩,今年生产独芽的名优茶400公斤,单价750元/公斤,优质茶1000余公斤,单价100元/公斤,50元以下的已生产加工了10000公斤。春茶已全部销售完毕,6月份已实现全年收入138万元。我们参观他的茶园时,已看见树冠上长满了一层层嫩绿的芽叶,我问他今年夏茶加工情况,他说:“谁会加工大众货的低档茶了?价格卖4元/公斤,连加工的燃料费都补不回,而且市场上不好销售”。他还向我们介绍夏季调整品种结构计划,准备全年都加工优质茶,上月已对茶园进行了水肥管理,并及时剪修树冠,修剪过的树冠已长出嫩芽,准备马上采摘,加工成优质茶,他说手中已有客户订单。据了解,他的茶场仅靠春茶亩值已接近3000元。我们又分别走访几家茶叶个体加工厂,由于加工设备不配套,一年只生产加工名优茶,茶叶卖完就关门停业,由于加工的产品单一,茶园的亩值不高,平均亩值只有150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2000多元。大多数茶场夏秋茶的资源浪费,没有得到充分加工利用,使之茶园的整体经济效益产出低,处在一种无奈的状态。
二、加工产品质量下降,有失松桃绿茶“栗香”的特色
松桃大多数茶园种植的品种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从福建引进的福鼎大白茶,该品种已向好的性状变异,表现为:种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既可做扁型茶,又可制卷曲型的毛峰。特别加工的名优茶栗香浓厚,独具特色。在90年代成功创制加工的“松桃翠芽”,就是采摘该品种的芽头加工而成。而现
在加工的“松桃翠芽”外形差异太大了。原来的翠芽名茶,全是肥壮的芽头,加工成品呈南瓜籽状,光滑扁平。而现在加工的翠芽茶,芽头细瘦,滋味淡薄,不耐冲泡,已失去了原有的栗香味。其原因,一是茶园管理投放的有机肥少,常年只施化肥。二是松桃县在茶园种植上都是采用密植免耕,老茶园多,很多茶园没有及时低改,所采的芽头细小,没有厚重感,还有茶叶加工技术的缺位,一是采摘芽头摊放萎凋的时间不够。二是在杀好青的芽头摊放回凉时间短。三是有的加工企业片面追求茶叶的的翠绿色,没有采用高温杀青处理,加工出来的产品只有绿而没有香。有的名茶产品还含有生涩的草青味。当然,茶叶加工环节还有其他因素的缺陷,这里不作赘述。
三、加工的名优茶只能作为当地礼品茶销售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地方政府为抓地方税收,特别重视茶叶的发展,并成立发展茶叶生产的专门机构,大力发展高税率的茶叶产业,把茶叶发展作为主要产业支柱来抓。全县茶园面积很快上升万余亩的规模。在开发名优茶的起步阶段,得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派出专家指导和帮助,松桃县才成功创制出“松桃翠芽”、“松桃春毫”两只名茶,那时候,人们对名茶才有初步的认识,随着对名优茶的宣传,人民生活的质量逐渐提高,人们慢慢开始有饮茶的习惯,但消费的量不大。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截止到目前,在全县开设的茶庄、茶店、茶馆,还有厂家的直销窗口已有十多家,茶叶的销量逐年上升,初步估计,在当地茶叶销售的金额已达到800多万元。茶叶的销售渠道:一是作为土特产礼品茶购买的消费;二是企事业单位办公用茶购买的消费;三是由各级政府上跑项目公费购买的消费。总之,由个人掏钱购买消费的少。同时,由于本地的名优茶属于地域性产品,还不是知名的茶叶品牌,对外终端销售量少。有的客户到厂家直接购买的名优茶,也是拿去作为贴牌,为人作嫁衣裳,这是市场经济,任何人都无可抗拒的。
四、常年光顾博览会,能否拓展茶叶市场
这几年来,松桃的茶叶发展突飞猛进,全县已建成了10万余亩的茶叶基地。为了拓展省内外的茶叶市场,地方政府对开拓市场比较重视,据了解,政府每年组织各茶叶企业组团参加国家或省级的博览会不计其数,弄得茶叶企业叫苦连天,参加这些大型的博览会,既耗费时间和人力物力,又得不到实际的效果。笔者认为:光靠参加这种务虚的活动,是开拓不了市场的,也不可能提高茶叶品牌的知名度。打造一个茶叶品牌,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历经数十年的品牌打造,要靠产品的质量和美誉度,还要加上茶叶产品的文化内涵。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同茶企负责人讨论市场的问题时,在茶叶界内出现两种观念。有的企业负责人说:要到北京马连道去设窗口把松桃茶叶产品打人北京市场,雄心满怀,这是不切合实际而好高骜远的狂热;另一种观念,就是固守本土市场,不想去冒什么险了,四平八稳地守好门店,只要做好家门口的生意,就可小富即安。在外拓展松桃县的茶叶市场,在90年代已做过尝试,比如:当年松桃的炒青凭着栗香浓厚、耐冲耐泡的特色,成功地打入山东的日照茶叶市场,每年销往山东日照市场的炒青达到40万公斤。还有创制曲卷型优质茶,也是江苏人所称的“贵州碧螺春”也成功地进入苏州市场。那是靠产品独具的特色去占领市场,其实,松桃县的茶叶市场还可继续走这条路子,企业可分别到北方非茶区去对茶叶市场进行调研,选准产品进入市场的切入点,策划市场方案,研究市场特点。只有产品走出大山,挤占省内外市场,哪怕能占领一个区域性的茶叶市场,也是成功的。
综上所述:笔者本着求实的态度,蜻蜓点水似地道出了松桃县在茶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但客观地说,这是前进中的问题,不足为怪。在调研中,也有喜悦。比如正大茶场叶晓青,对茶叶产品组合结构调整是做得最好的一家。他根据市场需要,全年生产加工四五个系列的产品,适应市场需求,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还有普觉兴东茶场的曾召伍,从茶园管理着手,在夏、秋季都在做优质茶,为夏秋茶找到了突破口,从而提高整个茶园产出的效益。他们的经验,可在全县茶叶企业中借鉴推广。只要正视存在的问题,积极去探索和创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接受茶叶生产的先进理念,努力拓展市场。松桃茶产业就会得到稳步的发展。
行健茶叶批发茶叶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