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采茶工吃紧,茶叶采摘机“搞不定”名优茶

2021-03-03 10:28:40热度:145°C

中国茶网资讯:眼下正是春采摘季。不少茶场主反映,随着人力成本逐年上涨,采茶工越来越难招,这对浙江宁波名优茶的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位于发达地区的浙江宁波近年来已开始感受到“人口红利”枯竭的压力。采茶工年年短缺,茶叶机械能否补上这个缺口?

茶叶采摘机,“搞不定”名优茶

我市茶叶生产机械化起步早,补贴力度大,推广力度省内领先。目前,我市茶机保有量15114台,其中茶叶采摘机1461台。“茶叶机械推广至今,对全市的茶叶生产来说机力已经足够。”市农机局科教处负责人称,即使在山区茶园,单人式采摘机也已普遍用于采摘珠茶。

然而,对茶叶品质要求高的名优茶、精品茶,主流采摘机却束手无策。

“精品茶只采茶尖那一片叶子,机器派不上用场。”宁海望海茶公司总经理王昂平称,尽管“望海茶”旗下的20个茶园普遍使用各类茶机,惟独精品茶的采摘,仍然要靠采茶工的双手,以一人一天1。5公斤的速度进行。

目前,我市主流茶叶采摘机为往复式切割采摘机,其“一刀切”的粗放采摘方式,很容易损伤茶叶,降低茶叶品质。“0。5公斤精品茶收购价700元,人工成本还承受得起。”王昂平说,可是采茶工越来越难招了。

机采名优茶,仍处于探索阶段

主流机具不给力,何不研发一种适用于名优茶的采摘机?

这类探索几年前就已经开始。2007年,在奉化,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改造出国内首台名优茶采摘机,1小时能采鲜叶17。5公斤,鲜叶完整率比传统机具高出近10%。其中,用于加工精品茶的单芽、一芽一叶鲜叶原料大幅增加。

新机具的缺点也不容忽视。尽管在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主观评价项目上,机采与手采名优茶难分高低,但由于无法完全分离单片叶,机采茶中会混入黄片、单张,在“外形”上难以达到精品茶的标准。

另一种尝试是轨道式采茶机。这种采茶机利用地面的之字形水泥轨道,能采出不带老枝老叶的嫩茶叶来。不过,它却被茶农看作是不切实际的发明。“轨道式采茶机对茶园地面平整度和茶园管理要求非常高,而且前期投入太大,没法进行实际应用。”

何时破除茶叶的“感观”执迷?

“名优茶机采难,其实纯粹是饮茶观念造成的。”余姚农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国内的茶文化非常看重茶叶的外形,消费者不爱喝袋装茶。“其实论汤色、口感,目前的机采名优茶已经能达到手工标准,就是叶片外形不如人工采的美观。”

外形上的缺陷是“致命”的。据了解,在茶叶打分中,感观标准打分曾占50%,现在也占了40%,对茶叶“感观”的执迷直接决定了茶叶的优劣,对茶叶质量的要求反而有点忽略。外形,正是各类“精品茶”迎合消费者偏好,抬高价格的“卖点”之一。

“短期内破除‘外形偏好’不现实。”市农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探索把光谱遥感技术应用于茶叶机采的可行方案。

雅韵阁茶叶茶叶桶包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