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帮扶鹤峰茶叶产业发展 让满园茶香沁心脾
中国茶网鹤峰站讯:时间回溯到2002年7月23日。这天清晨,缕缕薄雾飘扬在青翠欲滴的山间,环绕着炊烟袅袅的村庄。这一天的鹤峰,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农业部援鹤干部李耀辉。
在欢迎座谈会上,鹤峰县委、县政府的县情介绍,让初到鹤峰的李耀辉立刻觉得自己的担子又重了不少——此时的鹤峰,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元以下的有8.4万人,占农村人口的43.05%。全县财政收入只有5318万元。
带着农业部的重托,怀揣着对老区人民的情爱,李耀辉不顾长途奔波的疲劳,还没来得及休息,便赶到茶叶生产第一镇走马镇,调研茶叶产业发展情况。
鹤峰具有悠久的茶业历史。1876年,广商林紫宸到鹤峰办茶号,在五里坪、南村、县城、留驾等地初制红毛茶,运往武汉出口。时年,鹤峰境内主产的“宜红茶”,以“色泽乌润,条索紧细,富有浓郁的高山味,滋味浓鲜,汤色红亮”而享誉山外。
“宜红茶”集中到武汉后,分两路外运:一支从水路东进,远销美洲;一支沿陆路北上,东进俄罗斯。清光绪年间,美国制茶师到鹤峰考察,称“鹤峰红茶为上品,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浸汁程度较优”。
百余年来,鹤峰茶叶产业几经沉浮,如今全县茶叶面积已发展到10万亩,茶叶成为农民增收的第一大产业。
“要让农民增收致富,必须以茶叶为突破口。”从农业部第一任挂职干部李耀辉,到孔毅、梁志超、黄青、宁鸣辉、郭伟、董克才、饶志宏,都对鹤峰茶叶产业倾注了满腔热情。他们了解鹤峰茶业发展史,研究鹤峰茶叶的现状,帮助鹤峰确立了发展茶叶大县的思路、目标和规划。
2008年1月10日,在挂职干部的帮助、指导下,鹤峰县委、县政府做出《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总体思路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切实推进基地改造、龙头企业培植、品牌创建、科技兴茶,争创1个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建设全省茶叶品牌名县和效益大县。
针对鹤峰县茶园老化、加工条件差、技术落后、无名优品牌等制约茶叶产业发展的因素,8任挂职干部常年往返于鹤峰和北京之间,奔走在农业部种植业司、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等单位,前后邀请了10多位茶叶生产、加工、市场营销和管理方面的专家,为鹤峰茶叶产业化建设献计献策。
如今,鹤峰县已全面推行茶叶标准化生产,建成以中营、邬阳等乡镇为核心的名优茶生产基地,以走马等乡镇为核心的出口茶叶生产基地;平均每年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5000亩以上;积极推广普及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制定了《鹤峰县茶叶生产技术规程》和《鹤峰县茶叶加工技术规程》;推行“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茶叶产业化发展模式;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鹤峰,合作开发茶叶产业;“翠泉”、“白果”等品牌茶享誉山外。
截至2011年,鹤峰县茶园面积已达到23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达到12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31.5万担。2011年实现茶叶总产值4.9亿元,茶农现金收入2.6亿元,出口创汇250万美元。鹤峰绿茶、鹤峰白茶、鹤峰黑茶、鹤峰宜红茶等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吃香”,而且畅销国际市场。2004年12月,鹤峰县被国家林业总局认定为“中国茶叶之乡”。
如今的鹤峰,绿色产业耀山村,家家户户话丰收,一块块绿茶春满园,一幅幅新农村画卷入眼帘……
这样的变化,自然凝聚着农业部8任援鹤干部对鹤峰的倾情关怀和支持。这些从大城市来的干部,作风务实,感情质朴,他们把自己当作鹤峰人,为鹤峰人民想事、办事、谋发展。
在鹤峰的大山深处、乡村小路、田间地头、农家堂屋,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茶叶水和面天台山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