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润祥茶膏”是贡润茶叶的产业新实践
中国茶网资讯:2012年4月,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后简称云南贡润)旗下“贡润祥茶膏”以“博鳌亚洲论坛唯一指定茶礼”的身份走进博鳌殿堂。与沃尔沃、大众等众多国际名牌一道,与全球政要、商业精英、知识泰斗在博鳌亚洲论坛同台辉映。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贡润祥茶膏从上市到跻身博鳌论坛,还不到三年时间,在一系列光环背后,是云南贡润茶膏近十年的卧薪尝胆,贯穿了一个民营企业家不断的思考、追问和实践。
人到中年的云南贡润茶膏董事长张光辉儒雅而内敛,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交谈中的叙述充满了思辨和睿智。第一次在朋友家喝到茶膏,醇醇的茶香和爽滑的口感出乎他的意料。而且朋友还提到茶膏的养生价值比原茶要高出好多倍,并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这块并不漂亮黑乎乎的茶膏深深地吸引了他。从此张光辉与茶膏结下了不解之缘,翻阅资料、找朋友了解几近成痴。
翻阅大量资料后,张光辉发现,茶膏的历史已千年有余,史书记载的茶膏就是以贡品、御用、国礼的地位开始,清代达到鼎盛,专由御茶房为皇室制作以供专享。辛亥革命之后,御用茶膏的制作工艺也随之不见了踪迹。
当时正值2001年,普洱茶市场开始升温,市场上根本没有茶膏这个产品,张董隐约感到茶膏的巨大养生价值和市场价值,茶膏市场可能孕育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于是张董开始访茶农、拜茶师、研工艺、踏茶山、寻御用茶膏原茶产地,了解茶叶市场就成为了此时张光辉的头等大事。从西双版纳、普洱到勐海,重要产茶区的每个山头几乎让张光辉爬了个遍。期间的见闻,逐渐为他今后涉足茶领域的经营目标和思路梳理出了轮廓,也成就了茶膏的前世今生,成就了如今已步入博鳌亚洲论坛的贡润祥茶膏。
时间到了2003年,普洱茶市场升温不断,但是张光辉清晰的看到整个市场混乱无序,粗加工和作坊式生产造成有产品无品牌的原始落后产业模式注定不是长远之计。他在思索,如何建立自己的茶企,主打产品的定位及企业如何才能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之路?
张光辉不断翻看史料,将目光聚焦在普洱茶膏原料和普洱茶膏工艺两个关键点之上。在前期大量调研工作的基础上,他将目光投向清代御贡茶园所在的勐海。这里海拔1700-2500米,纬度、温度以及土壤酸碱度均恰到好处,最适宜普洱茶树生长,是世界上极其珍罕的普洱茶黄金产区。花梨木炭的作用就是在保持一个恒定的温度,用现代的技术就可以实现花梨木炭的功能。思定而动,贡润祥普洱茶膏张光辉找到了在植物研究领域造诣深厚的虞泓教授,以其为首组建了去昂达的科研团队,20余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查阅资料,整理文献,不断研究发掘中国古代茶膏制作工艺,通过比对资料开始漫长的茶膏试验之旅。
通过科技创新,反复实验,历时数年,耗原茶30余吨,制样品300余份,独创了“常温仿生浸提工艺”,终于成功复原了清宫茶膏的制作工艺。186道工序,与小分子纳米技术结合,有效滤除了可能存在的植物碎屑、重金属、农残等有害物质。把昔日御用茶膏的品质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上市之初,市场对普洱茶膏认知不足,鲜有问津。但是张光辉冷静的的看到这样一个极具市场潜力的产品需要的不是一炮而红,而需要精耕细作。他抓住两个方面,一方面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把内功做足做好,抓研发,形成研发与生产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加快团队建设,使得运营专业化和高效化;一面是积极投入媒体传播,教育消费者,推广品牌,将茶膏这一古老而又现代的养生茶饮做好做大。仅两年时间,贡润祥茶膏在全国开设70多家茶膏专卖店。在首都机场、昆明机场航站楼投放精品广告,专题广告登上东航、国航、南航、祥鹏航空杂志,在《参考消息》、《光明日报》、《财经》等全国性媒体实现广告登载,广泛传播贡润祥茶膏的健康养身价值和品饮价值。一系列打基础的工作获得强有力的执行,市场的表现也逐渐提升,2011年贡润祥茶膏年销售额突破1.4亿。
这是一个民营企业的产业新实践,这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家对产业发展所做的积极探索。几近固执的坚持,成就了张光辉的实业、事业。因此惠及的,不单单是企业、合作者,还有茶农。可以预见因茶膏而形成的庞大产业链必将拉动一方经济的崛起,这才是企业的根本,是云南贡润茶膏公司张光辉对“君德无声、养生悟道”企业文化的践行。
横县茶叶厂茶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