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紫笋茶品牌价值估价7.76亿
中国茶网资讯:初夏,正是长兴紫笋茶飘香的时节。
近日,张岭茶场的老板胡国华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浙江省著名商标的证书。“这可是我连续第三年争创浙江省著名商标,终于通过了,这下子发展的底气更足了。”看着证书,正在茶山上忙碌的胡国华感慨地表示。
据了解,胡国华种植的紫笋茶有着唐代宫廷贡茶的美誉,已有20多年的种植史。目前,长兴紫笋茶已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在“201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估价达7.76亿元。近年来,长兴县将品牌经济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地方文化特色推进文化品牌创建,以“一加一大于二”的简单算式开展文化品牌培育,为文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品牌+文化”:产业发展新气象面对县内知名文化品牌频被抢注的现实,如何有效地培育和保护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品牌,成了长兴县的一件大事。
为此,县工商部门将品牌培育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点,一方面对当地民俗民风、文化地名、民间传统工艺等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摸底,确定重点保护和培育名录,针对性开展品牌培育,从商标取名、设计、注册、运用、升级等方面提供流程式、跟踪式服务。工商干部定期“进村入企”,上门问诊,给文化品牌发展状况把脉,开出个性化“药方”。另一方面,开动脑筋,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农业、旅游休闲资源,开展茶文化节、茶点大赛等文化主题活动,对品牌进行推广,让企业从中得实惠,也让更多人了解长兴文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长兴县的地方文化特色品牌培育和保护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结出了累累硕果。据悉,百叶龙、仙山显圣寺、十里古银杏长廊、陈武帝故宫、大唐贡茶院、木板年画等一大批当地人耳熟能详的名字陆续注册了商标,印制在产品包装上。产品销售到哪里,文化宣传就跟到哪里,品牌成了当地对外宣传的“金名片”。
“品牌+科技”:转型升级巧借力有了品牌,长兴县的文化产品有了自己的“身份证”,长兴紫笋、显圣稻米……一批打上长兴地方文化烙印的“长兴出品”走俏市场,而科技元素的不断引入,也使得这些产品身价倍增。
“我们通过与农科院所合作,在水稻抽穗扬花期间,喷施一定量的富硒增产剂,产出的大米中就有了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硒,产品得到了升级,亩产效益也增加了,现在每千克稻米价格在16至20元之间,亩产效益超过2000元。”长兴泗安显圣稻米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际来说。
据了解,长兴泗安显圣稻米专业合作社的商标“显圣”来源于当地被誉为地藏王祖庭的“显圣禅寺”,该寺是素有“帝乡佛国”之称的长兴县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黄际来早在几年前就进行了注册,如今已经是浙江省著名商标。
在品牌加文化的基础上,近年来,长兴县同时推动当地文化品牌以“品牌+科技”的模式发展,鼓励企业在创建品牌的基础上,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在产品内涵上做文章,将产品的名声打出去。比如,和平镇的茶企通过与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对紫笋茶进行良种改造,好的茶叶品种卖出了每千克3600元的高价;林城镇的梅农在老梅桩上嫁接红梅,每年仅梅花一项就卖出10万株以上,产值达5000多万元,走出了农业文化品牌发展的新路子。
“品牌+保护”:品牌发展有靠山“现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仿冒‘百叶龙’商标的情况,有不少网站以百叶龙的名义销售舞龙道具,‘百叶龙’商标3个字的域名在网上炒作到了300多万元。”长兴百叶龙演艺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针对商标抢注、变相抢注、傍名牌等情况,长兴县政府核拨了26.7万元,对当地特色地名、旅游资源、农业资源等代表性的文化特色品牌进行集中注册,共注册了105件普通商标和2件集体商标,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地方特色文化。同时,工商部门加大文化类商标保护力度,建立维权绿色通道,多次派员分赴山东、河南、安徽、上海等地,协同企业打假维权,涉及侵权金额达3200万元。
溧峰茶叶乌岽单丛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