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用“一元早茶”还湖于民
中国茶网杭州站讯:很多老杭州的早晨是从“一元早茶”开始的。一块钱,开水免费、茶叶自带,吸一口西湖的新鲜空气,呷一口龙井的上品绿茶,笑谈家事、国事、天下事,成了他们每天的“必修课”。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西湖景区推出“一元早茶”,如今已成为杭州茶文化、茶民俗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清晨6点,花港观鱼公园的翠雨厅茶楼里就人声鼎沸。茶室北面临湖,老茶客们围坐一起饮茶、聊天,兴起时还会打上两圈麻将。81岁的高绮是国营厂的退休工人,她告诉记者,“这杯茶”她喝了快二十年。“从虎跑辗转到六和塔再到花港观鱼,因为这里风景好、茶便宜,虽然老板换了好几个,但这一元钱的早茶一直被保留下来。”
与翠雨厅一路之隔,太子湾的翠越会也是老茶客们的“根据地”。烧水工徐晓红每天早上四点起床,为了要烧满三、四十个茶客需要的水,她要在开水房里忙活近两个小时。“来这里的都是喝了十几年茶的老茶客,刮风下雨都雷打不动地来喝茶。虽然平时是个盈利场所,但每天早上都能闻到浓浓的人情味。”徐晓红说。
由于成本上升以及其他问题,2007年,西湖边不少“一元茶室”一度面临集体关张。在媒体呼吁和茶客挽留下,花港、虎跑、植物园等几处茶室坚持下来,但不少也提高了价格,真正的“一元茶”在逐渐减少。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花港管理处文物服务科科长来健说,提供“一元早茶”是花港景区保留十多年的传统,场地几经更变,最终定在花港公园和太子湾两处。来健告诉记者,管理处基本不对茶楼进行补贴,而是在招商的过程中,在租赁合同中明确规定,茶楼需在早晨五点至九点左右在部分区域内提供“一元早茶”。
西湖寸土寸金,一元茶馆如何经营?太子湾翠越会前厅经理蒋成祥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每天接待30个早茶客,每月“一元早茶”的收入大概在1000元左右,而算上人工、水电、开水瓶更换、桌椅维修等费用,翠越会每个月在“一元早茶”上的开销大约在五六千元左右。“不过相比起每月几十万的房租,这点支出是不单独计入成本核算的。”
因为拥有“一览西湖”的绝佳景观,翠雨厅茶楼每天接待的游客络绎不绝,茶楼负责人郝小明说,“正常营业的时候,我们最低价位的茶费是58元/位,提供‘一元早茶’不仅需要聘请专职茶水工,每天增开4个小时大功率烧水机,还要为茶客们提供放置茶具的场地和橱柜,其实为我们增加了一部分负担。不过,将心比心,老茶客们既然认准了我们,我们也愿意为他们服务到底。”
从盈利性商业行为到纯公益性服务行为,“一元早茶”的背后是西湖管委会多年的悉心培育。“对于商户来讲,一元茶的确是亏本经营。但‘水电人工涨,一元早茶不涨’,这是我们初衷,也是对商户的硬性要求。”来健说,随着“一元早茶”知名度的提升,不少新茶客慕名而来。来健说,如果现有茶室出现饱和,我们将会与新的商家进行协商,开辟新的茶室。
曾经,大批高档会所“寄居”在环西湖的名胜古建里,让游客望而却步,西湖一度被诟病为“富贵西湖”。对此,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范柏乃说,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西湖是大众资源,其公共价值的最大化应得益于全民共享才能实现。
“2011年西湖升级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后,我们更加坚持‘还湖于民’,坚持‘精品化’、‘平民化’两条腿走路。”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刘颖说,西湖能够顺利申遗,离不开百姓的支持,百姓理应享受成果。
哪种茶叶农药感冒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