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温州免费伏茶点冬日施粥夏天送茶坚持40年

2021-03-02 18:07:13热度:128°C

中国茶网资讯:1972年,几位退休老人在温州华盖山东篱的红日亭支起几张桌子,夏天让路人免费喝伏,冬天为人们供应热粥。这样的善举一直持续了40年。如今,500多个免费伏茶点遍布温州城乡,绘成一道独特的城市文明风景线。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在温州农村,人们习惯在村口凉亭里放些茶水给来往路人喝。如今凉亭很少见到了,几百年流传下的习俗却一直延续着。严冬时节,新华网记者来到温州,探访了这种独特的“伏茶现象”。

12月19日上午7点半左右,记者来到红日亭伏茶点。义工们正在给前来喝粥的人盛粥和小菜。小菜品种丰富,有咸菜、咸蛋,还有肉丸。义工是清一色的老年人,平均年龄超过70岁。

一名义工把一碗热腾腾的粥和小菜端到一位腿脚不便的残疾兄弟面前。他叫罗仁忠,今年四十岁,来自安徽。

“我流浪过很多城市,最后还是落脚在温州。”罗仁忠告诉记者,他每天早上都来喝粥,这里的粥稠,顶饱。吃过早饭后,义工老大姐还会再给他打包一碗粥,这样午餐就有了着落。

红日亭伏茶点负责人孙兰香对记者说:“红日亭每天平均消耗80多斤大米,有约600多人前来吃粥,大多数为收入微薄的打工者或流浪汉。很多好心人给我们捐钱、捐大米,我们能维持正常运作全靠好心人的捐助。”

瑞安万松山伏茶点是温州每天服务时间最长的伏茶点,从每天早上5点30分开始至下午6点30分结束,供应时间达13个小时。一年365天,天天供应茶水和白开水。

到万松山上山锻炼身体的人很多。茶亭负责人郑金土老人说,每天使用的一次性茶杯可以达7500个。“我们的茶水都是用万松山泉水和十几种中药熬制而成。”郑金土说。他把记者带到仓库,里面堆放着熬制伏茶的金银花、黄芪等药材。“我们的健康茶根据时令配方,都是去中医院开的方子,对身体有益无害。”

郑金土老人告诉记者,2011年,厚礼村一位80多岁的阿婆临终前叮嘱她儿子将平时积攒下的零钱全部捐给茶亭,阿婆的儿子儿媳将这些零钱送来,老郑和同事用了整整两个小时才数完这笔最大面值为10元人民币的捐款,共计1800元。

岁的画家郑家清用了5年时间走访近200个伏茶点,用自己画笔记录下温州伏茶的故事。“我每次去一个伏茶点都要待上半天,发现感人的事情就记录下来。”

郑家清老人打开画册,“西山前社区伏茶点的周子瑶5岁了,是最小的伏茶义工;胡阿志一次就捐助了八、九万块钱,一位姓夏的女士捐了六、七万元却不肯留名;瓯海梧田陈海珍家的伏茶点已经延续了三代;市区洪殿胡阿燕的伏茶点用中草药最多,一杯茶里包含了13种中草药;城西卖醋桥爱观亭老人协会伏茶点88岁的潘金香老奶奶是温州年龄最大的烧茶人……”

一杯热茶、一碗热粥,鼓励和感召了很多人投身慈善事业。在免费伏茶点的影响下,免费施粥、修桥铺路、助学助医、济困扶贫、抢险救灾……越来越多的民间力量加入到公益慈善的行列。“我们希望有更多人积极参与到民间慈善中,把温州建设成一座‘大爱之城。’”温州市委宣传部长胡剑谨说。

在红日亭伏茶点采访时,记者偶遇一位名叫孙新尖的摄影师。他跟拍红日亭伏茶点已有8年。“8年来,我从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成长为一个因拍吃粥者而获奖的摄影师,见证了红日亭的变迁。现在红日亭的规模扩大了,来吃粥的人多了,关注的人多了,但它乐善好施、做好事不求回报的精神仍然没变,我会继续跟拍下去。” 孙新尖对记者说。

清代茶叶罐生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