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蒲江县“绿色茶叶”背后的生态情怀

2021-03-01 17:35:12热度:265°C

中国茶网资讯:3月8日,距离“2013·蒲江中国第四届采节”开幕还有10天的时间,蒲江已经热闹起来,小镇上清早就有往来的客商,他们从天南地北赶来,为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抢到蒲江的春茶鲜叶。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近半、宜种性强——客商们看中的是蒲江这方水土里长成的优质茶叶原料。

蒲江的农民如今更愿意把栽种的鲜叶交给本土的龙头企业,理由很充分:多年的探索,蒲江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 “农户+合作社+基地+龙头企业”的茶产业发展模式。共享品牌价值提升的成果,带动了农民增收,同时也规范了茶叶的种植标准,进而促进了茶叶品质的提高。

品质的提升与品牌价值的提高,构成了蒲江茶产业的“双升”图。通过坚持走生态为本底的标准化路线,蒲江茶产业以健康有序的发展姿态驶入了前进的快车道。

不断提升茶产业生态品质

近年来,蒲江在全国首创了茶园托管经营模式和统防统治管理模式。“托管经营模式就是以农民专合组织为主成立茶园托管公司,茶农将自己的茶园交由托管公司管理,托管公司按加工企业生产要求实施管理,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技术。”蒲江县农村发展局副局长陈维新说。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从根本上解决好投入品管理和技术规范问题,在茶叶的规范化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统防统治管理模式则是以建立茶叶质量追溯管理体系为核心,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采用“三优两免一补一返”等激励措施与茶农建立合作双赢的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了一条基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加工集群化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双管齐下,蒲江开创了自己独特的茶产业发展天地,在这片青山绿水的土地上,书写了属于蒲江茶叶的浓重一笔。既保证了茶叶的规范化种植,又保证了农户的不断增收,让茶叶品质与民生效应同步提升。

不断耕耘,收获喜人的回报。数据显示,目前,蒲江县茶叶企业和加工作坊有80余家,茶叶生产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无公害产品6个。

此外,蒲江还拥有全省最大的茶叶蒸青生产线4条、名优茶生产线10条。先后被列为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区、全国三绿工程茶叶示范县、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和四川省出口茶叶生产示范基地。

不断发挥茶叶品牌效益

“前几天,从农户那儿收来的鲜叶,平均能卖到每公斤140元,好的能卖到16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左右。”陈维新说。

大幅增长的背后,是“蒲江雀舌”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目前,“蒲江雀舌”品牌价值为10.52亿元,已成为蒲江茶叶的支柱产品和特色品牌。

品牌知名度如何提升?蒲江“两条腿”走路——积极走出去推介“蒲江雀舌”,同时积极承办节会,吸引各级各地农业部门、龙头企业、行业专家走进蒲江,了解蒲江茶业发展状况,感受“蒲江雀舌”背后的丰富茶文化

去年,蒲江县委、县政府就曾先后组织茶叶龙头企业,多次前往北京等地参加大型会展活动,把“蒲江雀舌”的品牌送到公众眼中。“参展中,越来越多的人对蒲江有了认识,品尝到了‘蒲江雀舌’,并被‘蒲江雀舌’的优质口感征服。”一位曾多次参与展会的蒲江茶叶企业家说,“走出去”为蒲江茶叶与外界搭建了一座相连的桥梁。

此外,积极办会也为蒲江茶叶品牌的推广起到了关键作用。今年,中国采茶节已经第四次在蒲江举行,蒲江不断提升采茶节的办会规格,邀请众多国内“重磅”人物齐聚一堂,共商茶产业发展大势,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士走入蒲江,“蒲江雀舌”也因此被更多人认可。

蒲江还有更长远的打算——2014年,让“蒲江雀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在不断提升品牌效益的同时,推动茶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集约化发展。

黄山猴魁茶叶和平翠峰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