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十大名茶正在尴尬前行

2021-03-01 17:11:53热度:129°C

中国茶网资讯:数年前,一个名叫“立顿”的国外红茶品牌为国内企上了生动一课。盘踞在国内的6万多家茶企,其产值之和仅与立顿持平,成了十大名茶无可回避的尴尬。如今,提高品牌辨识度、走产业化之路,十大名茶正发生蜕变。

茶叶在我国历史悠久,也诞生了众多关于茶叶的故事。而这些颇具神秘色彩的故事,基本集中在十大名茶之间。

故事折射的是十大名茶曾经的光鲜,某种程度来说,亦象征着茶文化的繁荣。

然而,繁荣只停留在过去。数年前,在立顿红茶的冲击下,国内茶叶界幡然大悟。6万多家茶企的产值几乎只相当于一个立顿,这多少有点让人伤感。更让人感叹的是,曾经的十大名茶,正落入有名无实的尴尬。

让人欣慰的是,近年来,老茶人与新茶人、圈内与圈外都在努力,历经风雨的十大名茶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品牌尴尬

蒋同在茶叶圈内可以被划到后生行列,然而越来越多的老茶人却争着请他去讲课,以至于他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外地。蒋同是和君咨询合伙人、茶业事业部的总经理。最开始,他将业务重点放在较为宽泛的快消行业,却几乎找不到茶叶客户,这让从安徽黄山茶区走出的他十分困惑。

后经几年的市场调研发现,改革开放后的30年间,我国白酒、食用油、大米等产业的发展如日中天,身价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品牌比比皆是,而历史悠久并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茶产业却发展缓慢,几乎没有叫得响的品牌。

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我国茶园面积居世界第一,产量居世界第二。

“当年的十大名茶逐渐没落,包括我老家的黄山毛峰。”蒋同说,这曾让他非常失落。

不只是蒋同。此前,多位茶叶界的专家在受访时均表示:“中国茶业的处境比较尴尬,特别是中国十大名茶,大部分只是个茶名而已,没有形成品牌,不利于保护,更不利于做大。”

爱好喝茶的消费者还会依稀记得,三四年前去茶叶店购茶,商家更多的是介绍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或碧螺春等茶品,而不会说出具体品牌。消费者通常把茶名与品牌名混为一谈。

今年4月3日,《民生周刊》记者在马连道茶叶城采访时发现,大多数消费者依然如此,只有少数消费者会说出哪些品牌的铁观音或西湖龙井知名度高。

事实上,拿西湖龙井来说,目前有贡牌、狮牌、御牌等高知名度品牌;又如安溪铁观音,则有八马、华祥苑等知名品牌。

消费者只知茶名而不知品牌,最终反映的是茶企缺少叫得响的品牌,尤其是十大名茶。

此前,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印证了这一点,“茶业生产企业为数众多,但产值普遍不大,排在前几位的均为茶叶进出口公司。”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于观亭从事茶叶科研、茶叶加工茶叶贸易、行业管理数十年,走访了世界主要的产茶国和消费国。他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茶叶是农产品,产品地域特征和消费地域特征比较明显,因此缺少品牌辨识度。

“原因比较复杂,主要还是产业化不够,茶企品牌意识比较淡薄。” 品牌中国联盟秘书长王永如此解读。

蒋同表示,茶叶企业绝大部分规模较小,依托于中国十大名茶的知名度可以较好地实现短期效益,但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往往做不大。“同时,几十、数百甚至上千家茶叶企业经营同一名茶,如果控制不好,亦有可能伤害名茶本身的形象。”

产业化复兴

“十大名茶要复兴,产业化或许是条不错的路子。”蒋同表示,只有在十大名茶中间出现了知名度非常高的茶叶品牌,才是最好的复兴方式。

对于农耕文化气息浓厚的茶行业来说,这无异于一场革命。

蒋同发现,除了君山银针为一家企业在经营,其它九大名茶均为地域性品牌,表现为当地多家企业共同经营,规模有大有小,甚至包括个体户。“绝大部分茶叶企业抱着小富即安的想法,根本不愿意去做品牌,更别谈产业化。”

正在这时,和君咨询董事长王明夫私交甚笃的云南大益集团掌门人吴远之找上门来,双方达成了战略合作。

吴远之的经历非常非富,从事过金融与投资工作,因而他经营茶企的思路从一开始就跳出了固有模式。这与蒋同的看法正好不谋而合:中国茶叶必须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用现代工业思想生产优质茶叶,用现代营销手段树立知名品牌,这是中国从茶叶大国走向茶叶强国的必经之路。

双方合作的成功,坚定了蒋同致力于中国茶业产业化的决心。

他在多个场合表示:“中国的茶产业发展还处于原始阶段,我们在这时候进行独特的营销建设,一定会成为未来茶叶市场的主导者。”

加速整合

产业化意味着整合,而资本的推力非常有必要。

“企业如果要做大,就要从自己的碗抢到别人的锅,否则靠自己那点地盘的市场容量,绝对做不出一家龙头企业。任何产业,不管是牛奶、食用油、家用电器,还是茶叶,都摆脱不了这个规律。”蒋同表示,十大名茶同样如此。

在他看来,安溪铁观音在十大名茶之中产业化最为成功,这得益于一些大企业强烈的品牌意识。“比如八马、华祥苑和安溪铁观音集团等。”

对于中国茶业来说,整合、转型已经迫在眉睫,时间上每慢一步,企业被挤出市场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借助资本的力量,企业甚至全行业整合的脚步就能走得更稳、更扎实。

早在一百多年前,一个叫J.P.摩根的美国人就对此作了最生动的诠释。1871年,美国摩根集团创始人摩根与人合伙创办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从事投资与信贷等银行业务。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摩根控制的金融帝国曾覆盖了横跨全美的铁路、航运、电气等多个领域的上百家企业,总资产超过220亿美元(相当于当今的22000亿美元)。

客观地说,资本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一百多年后的中国,蒋同把目光投向古老的茶产业。

蒋同认为,茶企未来战略行动的进一步演绎,尤其是大力进行上游基地建设、工业流程效率提升、品牌推广与渠道建设,需要有稳定的资本供给,以确保企业的财务安全;与此同时,如能获得持续的资本供给,茶叶企业就能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茶叶产业优势资源展开搜索,寻找到和自身战略相匹配的各种资源,展开并购重组,通过产业结构的重组改变行业竞争秩序,并通过内部整合与管理优化实现协同效应,不断提升企业价值。

茶叶的效果茶叶六大类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42142083 20833591 35911872 18725393 53935258 52586247 62476246 62463916 39164848'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267904) and MATCH(title) AGAINST('42142083 20833591 35911872 18725393 53935258 52586247 62476246 62463916 39164848'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