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茶市风向:凤冈县茶叶产业发展素描

2021-03-01 16:29:47热度:175°C

中国茶网资讯:位于遵义市东北部的凤冈县曾经是国家级的贫困县,西部大开发之后,凤冈县一直坚持发展绿色产业,从传统农业直接过渡到了生态农业,并获得了“富锌富硒有机之乡”的称号,茶叶更是从零知名度到领回了四十多个国家级的奖项。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凤冈县现有茶园35.21万亩,投产面积15万亩,分布于全县14个乡镇,覆盖群众20余万人,种植有20余个品种,茶树良种化率达到80 %以上。经过认证的有机茶园面积3.18万亩,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2012年全县茶叶产量1.5万吨,综合产值达18亿元,茶产业已经成为凤冈的重要支柱产业。走进凤冈茶海之心,茶中有林、林中有茶,茶林相间,风景如画。

有机“突围”之路

凤冈,肥沃而神秘的富锌富硒土壤孕育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富锌富硒有机茶。在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的农户都知道,哪家的茶园被评定为有机茶园之后,茶叶的价格就要比普通茶叶贵上好几倍。

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魅力黔茶公司的总经理金祥生本是湄潭人,由于凤冈茶叶的发展势头在2000年以后正逐步强盛起来,加上凤冈又有着独一无二的富含锌硒的土壤,出于多方面考虑,于2007年与几位股东商议后在田坝成立了现在的公司。现在公司共有茶叶基地800余亩,并投资200余万元购进了各种机器设备120余套,年生产成品茶200余吨,年处理各类茶青1000余吨。

据了解,凤冈田坝茶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江浙茶商抢购,成为龙井、碧螺春的上好原材料。茶在凤冈不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与种植习惯,而且符合凤冈“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尤为重要的是茶兴民富,能为广大农民建立稳定、长效的增收产业。田坝村就是让凤冈人最早实现梦想的地方,为首批全国绿色小康村。在采访中,金祥生指着脚下的土地对记者说,这里缺水,土质疏松,种什么都不行,唯独种茶好。还在上个世纪末,村民们在两位当地能人的带领下,种下了数百公顷茶园,2003年,其中的近200公顷茶园通过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认证,这也是凤冈县发展富锌富硒有机茶的始发端。

时间在推移,田坝村的茶叶也在数倍增长。金祥生向记者介绍说,整个田坝村60个村民组不过近一万的人口,该村就有2万8千亩的土地在种植茶叶,人均近3亩茶园。而这其中又有1万8千亩经过认证为有机茶园,永安镇共有3.08万亩有机茶园得到了认证,田坝村就占了一半以上。在这里,农民人均收入8000多元,而其中95%的收入都来自茶叶。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这里已经有国营茶厂在种植和经营茶叶,在2000年之后才开始步入大发展的阶段,不仅规模在逐渐壮大,品质也在不断提升。金祥生说道:“在这个村里,只要是能排干的储水田都种植上了茶叶。”加上茶园面积,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5%。为了让生态得到保护,还有政府成立的执法队每天在茶园与街道上宣传。在2000年初的时候,政府就决定把当地的污染企业全部搬出,生产标准得到了提高,杀虫、施肥、加工、仓储、运输等流程都是按照有机茶的标准来进行。正因为如此,田坝村不仅成为了中国西部“茶海之心”,更是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之一。

田坝村新民组的周中举2003年的时候就开始种茶了,并在两年后修建了全组最大的一个沼气池,不仅给自家的10亩茶园提供了肥料,还在家里安装了沼气灶和沼气灯,沼气池的显示器上满格时能够足足用上一个周。最近两年,周中举与当地的一家茶叶加工厂签订了收购协议,现在一亩茶园每年最少能收入7000多元,每年家里光是靠茶园就能够收入5万多元。加工厂还出资在茶园里安装了6个摄像头,为了杜绝在茶园里乱施肥、乱打农药,现在在加工厂里就能直接监控到茶园的情况。周中举的儿子在电脑前打开监控摄像,一边给记者介绍自己的茶园,一边说道:“以后公司要在茶园里安装20个摄像头,负责邻近10家茶农100多亩的茶园。”

“因为使用有机肥种植茶叶,所以茶叶在生长起来后外形上显得有点‘瘦’,分量也就小了,产量就降低了,所以当地老百姓开始很不理解,但是看到购买有机茶的商家越来越多,才觉得提升茶叶的品质是有好处的。”凤冈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安清在2007年的时候正在田坝村当村支书,他回忆说,“那几年,村里大力发展有机茶种植,老百姓还是找了点钱的,当时村里就2000多户人家,而摩托车就有1300多辆。现在呢,货车、小汽车基本上都开进了农户家中。”

如今,田坝已成为一种模式,并在整个凤冈县得到推广和发展。

前卫理念 创造种茶新模式

采取什么样的茶叶栽培方式,既能推动新农村建设,又能提高茶叶单位面积产量和内在品质呢?回答和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又好又快地发展茶叶产业,确立贵州绿茶大省的地位尤为重要。凤冈县茶叶协会会长谢晓东认为:凤冈县最近几年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的“猪—沼—茶—林”生态建园模式应该是一种最佳模式,是解决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猪—沼—茶—林”生态建园模式,就是以农户为基本单元,以发展茶叶为核心,以建沼气池为基础,以生猪养殖为辅助,实施改厨、改灶、改厕和在茶园中有计划地配套植树。通过生猪产生的粪便为沼气池提供原料,沼气池中产生的沼气用于做饭照明,沼液沼渣用于茶园。通过这样一种循环链,达到生猪、茶叶双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提高茶园单位面积产量,关建是施肥和用肥的选择。什么样的肥料既节约成本又是高效的有机肥呢?凤冈通过茶园的对比试验,发现施用沼液沼渣的茶园,芽头饱满、壮实、均匀,单位面积产量提高10%以上。按这种建园模式,在茶园中有计划地配套种植桂花、杜仲、板栗等经济林木,构建林中有茶、茶中有树,林茶相间的相对封闭循环生态系统,使茶采林之精华,林吸茶之灵气,以养猪促进茶叶发展,以茶叶收入巩固生猪产业,达到茶叶、生猪双增收的目的。

“猪—沼—茶—林”在凤冈县蜂岩镇得到了集中展示,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该镇现有茶园面积40000亩,已经过认证的有机茶园就有7500亩。在该镇的巡检村里,1000多户村民中有700多户、近5100亩茶园在发展“猪—沼—茶—林”的生态循环经济管理模式。

黔韵福生态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林早在2008年便看中了这片“宝地”,并在这里创建了现在的公司。全村6000多亩茶园中,就有2800多亩属于该公司的茶叶基地。罗林说:“要稳定农村劳动力,必须增加他们的收入,并且要有产业留住他们,种茶、养猪就能将农村的劳动力留下来。茶叶喂猪就是在有机饲料中混入定量的茶叶边角料,猪吃了混有茶叶的饲料便来精神,不仅增加了猪的瘦肉量,也增强了猪的免疫能力。茶叶喂猪后改变了猪肉的肉质,经过检验,增加了普通猪肉三倍以上的维生素c。”如今,罗林的公司还注册了“黔茶猪”的商标,每年光是喂猪就能有200多万的产值。现在已经在遵义市区积极联系专门经营“茶叶猪”的饭店。

富了公司、不忘农户,今年年初,罗林还专门到湄潭县购买了母猪崽,村里凡是发展“猪—沼—茶—林”的农户家每户送两头。罗林还修建了8栋黔北民居农户管理住房免费提供给管理人员居住。现年40岁的陆恩常以前一直在外打工,五年前回到家乡后就把自己家里的20多亩土地流转给了公司,并成为了公司里的茶园管理人员,负责给茶园除草、施肥和采茶等工作。陆恩常说:“公司每月补助我500多元的管理费用,每年养猪的纯利润还有1万5千多元,加上土地流转费用、茶园管护工资和饲养家禽的利润,每年我家就有5万多元的收入。”

如今,整个巡检村建立了规范化生猪养殖场9个,修建了沼气池27个,铺设沼液输送管网7000多米。在罗林公司的生猪养殖场里,记者看到了一辆特殊的“货车”,在货车的车厢上放了一个很大的铁皮罐子,罗林介绍说,这是去年5月份的时候,县政府奖励给他们公司的沼渣、沼液抽排设备,现在已经获得了两台了。养殖场里的沼液能够直接输送到茶园,但是很多散户家中没能铺设管道的就只能把生物肥料收集到土地上,然后由公司派人去收购,而这样的抽排设备无疑为收集肥料帮了大忙。

凤冈在实践中探索了“猪—沼—茶—林”生态循环建园模式,不但提高了茶叶品质,同时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增加了群众收入,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在全县形成“茶中有林,林中有茶,茶林相间,茶行有树,树中有花”的生态茶园独特格局。

茶叶改变凤冈

凤冈近两年来因富锌富硒有机茶而声名远播。而不为人知的是,早在2006年初,国家质检总局就将凤冈富锌富硒茶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当地政府对这一荣誉极为珍惜,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凤冈茶叶并未使用“地理标志”的标识,就是担心相关的市场管理跟不上来,把这辛辛苦苦树起来的牌子弄砸了。

谢晓东认为,凤冈锌硒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这对后来全县发展茶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它使凤冈锌硒茶的品牌形象首次得到统一提升;另一方面,在申报过程中所建立的各种标准为凤冈茶叶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凤冈始终按照“有标贯标,缺标补标,无标建标”的原则,在标准化体系建设方面,不仅制定了“凤冈县有机茶园管理”等办法,而且尤为注重“凤冈标准”的建设。凤冈以标准为切入点,站在食品安全的高度,着眼于茶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凤冈标准”的建设。这不得不让人佩服凤冈人的精明与务实。

据了解,凤冈茶在上世纪畅销江浙一带时,只能是原料输出,作为“味精”成为品牌“殖民”。2005以来,凤冈因时因事连续举办了各种形式的茶事活动,成功地宣传了凤冈和凤冈锌硒茶,凤冈因茶而走出县门、因茶而获得人气、获得信息、获得项目和获得客商。进入21世纪,凤冈茶叶以“锌、硒、有机”三合一的独特品质,显示了强大的市场生命力,成为进军市场的法宝,实现了“黔茶出山”。2012年,贵茶公司与欧盟签订了3万公斤的“绿宝石”绿茶出口销售合同,国外市场进一步得到开拓。2012年,是凤冈茶业从“做大”到“做大做强”转型之年,这一年,凤冈茶业不仅在招商引资上再创新绩,茶园规模、茶叶加工能力进一步夯实,而且在品牌打造,市场拓展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绩。“凤冈茶在群茶万千、品牌林立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凤冈茶不再是品牌‘殖民’,而是在创业中创新,在创新中托起了凤冈茶品牌。”谢晓东感慨地说道。

从凤冈县茶叶产业发展大事记中可以看到,1949年,凤冈县茶叶年产量仅为1.7万斤。经过60多年来的努力后,如今凤冈县共有茶叶加工厂178家,其中规模企业35家,有机茶叶加工厂9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年加工能力1.7万吨以上,加工的茶类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其中以加工绿茶为主。

安清向记者介绍,凤冈县于2007年4月被贵州省财政厅列为全省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同年8月,被财政部列为贵州省唯一的全国试点县。该县积极向上争取各项发展资金,以实施茶产业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茶产业。截至2012年底,全县共争取财政支农资金8450万元,累计整合各类支农资金84626万元。支农资金的有效整合,有力推动了凤冈县茶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使凤冈茶叶面积快速发展到现在的35.21万亩,其中2012年完成新建茶园4.01万亩,计划在“十二五”期末实现人均1亩茶,达到50万亩。

近年来,凤冈茶业在基础脆弱的条件下一步一个脚印,一次又一次冲击,一年一个台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神速发展,创造了名不见经传到国人知晓的奇迹,创造性地完成了以“中国锌硒有机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贵州三大名茶”等为代表的诸多业绩,正如凤冈县委书记覃儒方在《茶叶改变凤冈》一文中断言和预测的那样:一个因茶叶而有话语权的凤冈,一个因茶叶而改变的凤冈,一个因茶叶影响着并正在继续影响,一个因茶叶骄傲着并正在继续骄傲,一个因茶叶梦想着并正在继续梦想,一个在全国举足轻重的茶叶大县、绿茶强县——凤冈,就将展现在我们面前。(编辑:贺小磊)

中国茶叶英文八马茶叶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18724248 42482371 23714782 47820326 03262379 23792452 24524756 47561872 18725022 50221890 18905021 50212302'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266231) and MATCH(title) AGAINST('18724248 42482371 23714782 47820326 03262379 23792452 24524756 47561872 18725022 50221890 18905021 50212302'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