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茶,走在标准化的道路上
中国茶网资讯:六月,福鼎的白茶栽培标准化示范区里,茶树郁郁葱葱。
一个月前,该示范区以97.5分的全国最高分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委组织的专家组现场考核。这些来自广西等4个省的标准化专家给出了“值得肯定和推广”的评语,是全国茶叶农标示范区的典范。
茶香四溢,誉满四海。茶产业,是福建的特色产业,无论是武夷大红袍、安溪铁观音还是福鼎白茶,都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盛誉。2012年6月1日,《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开始施行。作为全国第一部发展茶产业的地方立法,该条例涉及了茶叶标准化和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施行一年以来,我省在茶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茶叶标准制定等方面亮点频现。
示范区,使产量产值双提升
以福鼎白茶栽培标准化示范区为例,实施标准化管理后,核心示范基地的产量产值均有大幅度提高。2007年-2009年,福鼎品品香茶业公司示范基地白茶的年均产量为195吨,年均产值为2145万元。经过农标示范区建设,2012年该基地白茶总产量达207.6吨,总产值达3093.2万元。示范区内的白茶种植农户的收入也有了大幅提高,2012年亩产值较示范前三年平均增加了15%。
品品香茶业公司总经理邵克平高兴地告诉记者,根据目前状况,今年的总产量将有所增加,产值也将提高,白茶的发展将得到更大的提升。
与福鼎白茶栽培标准化示范区类似,平和白芽奇兰生产标准示范区实施标准化茶园管理后,积极推广采用高效低毒、残留量少的农药,摸索出一套用荧光灯诱杀害虫的方法,并施用豆饼等有机肥、生物菌肥,在茶园套种经济绿肥,在梯壁种植护壁作物,改善和保护了茶园生态环境,在茶园周围建立了生态林,将示范区建设与生态旅游观光结合在一起。项目建设期间,带动了平和县3000多公顷无公害茶园的建设,带动全县7000公顷茶园进入良性发展。
据了解,2012年,我省新批了“坦洋工夫茶叶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等1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目前,全省共有已建、在建国家级茶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3个,省级25个。
省质监局标准化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条例的施行,推动了茶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对规范茶叶的标准化生产和提高茶叶产品的质量起到很好的作用。”
定标准,强化闽茶品牌形象
6月初,经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红茶工作组落户福建,主要负责红茶领域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这是继白茶、乌龙茶工作组之后,在我省落户的又一个全国性茶类标准工作组,标志着我省茶产业标准化影响力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而就在一年前,在斯里兰卡召开的第24次国际茶业标准化会议上传来好消息。由我省提交的乌龙茶、白茶和茶叶化学成分分类方法等3项标准提案正式立项,并由我省承担制定国际标准。
有专家表示,这是我国茶业国际标准化工作的一次重大转折,扭转了我国长期以来在茶叶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被动局面。
据了解,截至去年年底,我省已制定了13个茶叶类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46个地方标准。其中,《茶园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填补了我国该类标准的空白,《生态茶园建设规范》等地方标准也已进入报审阶段。这些标准涉及到茶叶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形成了一个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相配套的产业标准体系,既为企业按标准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也为后续监管、打击产业产品的假冒伪劣行为提供了依据。
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标准化建设已促使我省茶产业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走更远,建议设立标准化专项资金
“下一步,我们还将组织制定《白茶加工技术规范》等一批具有福建茶叶特色的高质量、高起点的茶叶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新建一批茶叶标准化示范区,重点加强生态类茶叶标准化建设工作。”省质监局标准化负责人表示。
然而,在茶产业标准化建设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据了解,全省每年完成的标准化工作项目不断增加,但受资金总数限制,部分符合资助条件的项目不得不延续到第二年再给予适当资助。“希望能够呼吁建立茶产业标准化工作专项资金,用以资助全省茶叶类标准化的各项工作。”该负责人表示。
邵克平则建议,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加大对示范区生态保护标准的制定和政策扶持,从而使福建的茶产业发展越来越规范,打造好福建茶叶特色品牌。
茶叶歌五一三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