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乡第一村”龙井村的变与不变
中国茶网资讯:被誉为“茶乡第一村”的龙井村位于杭州市西湖风景区,村庄四面群山环抱,环境优美,全村有330户人家,人口666人。龙井村因盛产顶级西湖龙井茶而闻名于世,每年每到三四月份,去龙井村品茗论茶的人络绎不绝。
龙井村产茶历史悠久,据考证,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到了十四世纪的元明年间,西湖龙井茶开始在民间颇负盛名,逐渐被列为名茶之列。公元1762年,清朝乾隆皇帝来到杭州龙井村,钦点了“十八棵御茶树”,至此,龙井茶被推举为天下名茶之首。
在龙井村,处处洋溢着茶的气息,这里一切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围绕着龙井茶,村民们祖祖辈辈都在从事着与茶有关的事情。村民占婉珠家里有6亩的茶园,每天大早她都会到山上维护自家的茶树,依靠这些长在山坡上的茶树,她家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她说:“每年产100多斤的茶,差不多10多万块钱。春茶的时候最忙,一年靠那个春茶(挣钱)呢。”
龙井村拥有龙井茶生长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与自然环境:北面诸多山峰犹如一道天然屏障遮挡来自西北寒风的侵袭,南面溪水潺流,通风通气。这些天赐的礼物使祖辈生活在龙井村的村民生活富足,衣食无忧,另外,村庄地理位置紧靠杭州市区,村民仿佛生活在繁华城市一角的大公园里。
今年56岁的钱卫国从1982年开始担任龙井村村民委员会主任,他介绍说,龙井村村民生活真正改善是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实施的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之后,这项政策改变了以前集体管理的生产方式,转向由农民自我管理、生产、分配和经营,自此,村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
他说:“1984年承包到户以后,这个政策确实好。好在哪里呢?农民都富起来了,经济条件好起来了。以前有没有想过花三万多的钱我去买个摩托车?根本没想过,之后达到了,后来方方面面政策更加好了,我下次能不能有机会买个宝马汽车?(当时)想都不敢想的,可现在都达到了。”
依靠着生产、销售传统茶叶,龙井村逐渐走向富足,不过,回想起这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龙井村也曾经走过不少弯路。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开始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那个时候全国许多乡镇时兴办集体企业,而且许多企业办得有声有色,当时的龙井村也不甘示弱。他说,”我们开了五金加工、手套加工,办了差不多五年,后来全都关光了,没有了,以前的手套加工厂为杭州市手套厂、皮革厂加工,我们收加工费。这个村那个时候有好多企业的,还有电子、灯具厂,以前的饮料厂、灯具厂都是我当厂长的。”
包产到户之前,农村实行集体经济,农民自愿联合,将其所有的生产资料、土地等投入集体所有,由集体组织生产经营。经济虽然发展了,但是,钱卫国发现,创办企业是有代价的。
“饮料厂里面有糖分的,糖分多了,水到了水沟里面水会发红的,甜的东西时间长了把水汽都破坏掉了,地面上起来白白的粉,后来政府也看到了这个问题,我们这种企业要么搬迁,要么关掉,”钱卫国说。
渐渐地,钱卫国明白,创办企业并不是龙井村的优势,家家户户的茶园才是龙井村致富的根本。于是村子里陆续把先前开办的企业关掉,利用龙井村与生俱来的优势,专心致志地发展龙井茶经济。他说,“这么好的文化,我们的祖宗给我们留下这么好的(自然)遗产,这么好的茶文化,把我们的名气打得这么大,我们一定有责任把它管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成为中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到龙井村“学茶道、品龙井”茶文化旅游逐渐火了起来,到访游客也越来越多。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龙井村也开始转变。为了顺应市场变化,龙井村的许多村民除了对外销售茶叶以外,还纷纷在自家门前盖起了小楼,对外经营自己的茶馆和旅馆。他说,“旅游这一块,最近几年我们发展的还是可以的。特别是农家乐啊,客人到这边来休养啊,现在我有一百多家农家乐,游人来喝喝茶,吃吃农家菜。在我来讲,(村庄发展)主要以茶叶为中心,我们这一块产业永远不要扔掉的,只能进一步保管好。旅游开发出来以后,一个增加老百姓经济收入,第二个卫生上面也很好管理。”
钱卫国介绍说,以前,虽然到访的游客也不少,但是村子里并没有太多注意,直到近几年才真正尝到旅游带来的甜头,他为记者算了笔账。他说,“现在不是卖茶了,是卖杯了。譬如说1斤茶叶算得少一些泡150杯,算它1000块钱一斤茶叶,30块钱1杯,一算就算出来了,能卖4500块钱,减去1000块钱的成本,赚3500,这个利润比较高。好些的茶叶2000块钱一斤,我一杯卖80-100块钱,150杯的话就是15000块钱,赚13000块钱。那么,这个产值就是无底洞了。”
看到村子从一开始单纯的种茶、卖茶的第一产业,发展到现在向第三产业——服务业转变,村民们的收入越来越多,村子也一直保持着和谐的状态,老村长钱卫国很是欣慰。他说,“我的概念是这样的,我希望老百姓尽量钱多,我村集体的钱不要太多,这始终是我的思路。老百姓钱多了以后,他就不会想其他问题,我村子里多出来的钱对年纪大的在年底、每个月补助一些,所以这个村就会稳定、会和谐。”
最近,钱卫国一直在忙村里的一件大事,那就是注册“龙井村”商标,这涉及到全村的利益。
他说,“驰名商标我已经弄得差不多了,我再还有10项弄好,这个驰名商标有四十多种,这个东西我学了很长时间了,到北京的国家工商总局我去了多少趟。等我驰名商标弄好以后,所有下一次用我们这40多种都要通过我,他要偷用让我知道的话都要查封他的。这个驰名商标到今年年底我就拿出来了。”
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闻名天下,享有“百茶之首”、“绿茶皇后”美誉,随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市面上也出现了许多并非西湖产区的龙井茶。为了保护、发展西湖龙井茶,2011年,中国实行“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政策,保护生产地域为西湖风景名胜区和西湖区周边的168平方公里,其中茶地总面积为1391.7公顷。而茶园仅有1000亩(66.6公顷)左右的龙井村是龙井茶的发源地,商标直接关系着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和特色农业的发展,在这方面,历史上龙井村也是吃过亏的。他说,“因为前面龙井两个字给人家注册过的,注册掉以后他是卖钱的,被萧山的一个农民注册了,我们开始还不知道呢,我们吃过亏的了。开始的时候九十年代我们没这个(商标)意识,八十年代更没这个意识了,那时一年有5万块钱利润出来高兴死了,现在不是5万块钱的事情了,现在法制这条线路一定要跟上去了,不跟上去我们这些人就没用了。”
事实上,当了三十多年村长的钱卫国一直在努力适应着时代的变迁,除了在发展思路和法制学习上跟上现代化节奏,在村庄的日常管理中,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他说,“我三十年下来,我有三十年的体会,八十年代,我当村长的时候,我可以骂(批评)你(村民),老百姓做得不好的时候就骂,我脾气很爆的;九十年代,骂的事情要少一点了,要去做他们工作了;2000年以后,骂是不能骂了,我要给他们打工了,要为他们服务了,喉咙也不能响了。现在是服务型了,不是我喉咙响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人在变,社会在变,但是那片郁郁葱葱的茶园却依然保持着旧日的宁静,这份拥有独特自然条件、充满茶文化的土地时时刻刻保佑着龙井村村民的幸福生活。
研传茶叶茶叶蛋有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