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百年老白茶重现西泠印社拍卖会

2021-03-01 15:29:22热度:126°C

中国茶网资讯:福鼎盛产茶叶,兴于唐,盛于清,种制茶技术精湛。产于1914年的白毫银针花茶,参加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展荣获金奖。得奖茶样是用福州漆器箱作外包装,通体做工考究,每个茶箱面都有附文字说明,毛重:3100克,海外回流。此款参展茶福建白毫银针特级花茶产于福建茶区,采用精选芽尖制成,虽时光流逝百年,但其茶身白毫依然清晰可见,保存之完好令人称奇。

得奖茶福建白毫银针花茶外包装为脱胎彩绘漆盒,内配锡制茶叶罐,漆盒两侧配铜提把儿,另配有铜钥匙一把。木盒正面描绘蝴蝶花草,栩栩如生。漆盒正面钥匙孔下有英文说明,右侧的标签显示:此茶为“福建马玉记出品,计五箱,第二百三十一号”。从英文说明上可以看出这些漆器茶叶箱是专程为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生产的,外绘花卉图案,画工精雅;内配方型圆盖锡盒,面上浅刻图案,用红纸封口。配有原锁专用的钥匙,可锁合,匙口旁边贴有中文标签介绍,福建、出品者、马玉记、第二百三十一号等字样。背面贴中文标签介绍已破损,查对后应为“审查毕、入选”。

2011年7月19日,西泠印社拍卖场上对其评价极高:“此事铸入史册,国人目为无尚荣宠,至今仍津津乐道,追念无穷。史实归史实,惜旧物已渺,再难寻芳踪。有如‘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之憾。但本次西泠印社春拍场上却有数品参展‘精茶’原装登场,金山展会1915年英文印鋻宛然尤在。寥寥数品现身,能飨茶工世纪之思,能圆今人百年之梦,不啻‘西泠’本社难得幸事,更为中国茶界莫大光荣。重睹当年故物,各色箱茏装潢,极能憾动观者……中华自古茶国,佳茗割据,各领风骚,谁人擅敢独占鳌头?”西泠拍卖估价:50-70万元。

福建白茶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新工艺白茶。很久以前,白毫银针、寿眉、君眉(老茶片)在福鼎民间自始至终有茶农晒制,而白牡丹、新工艺白茶直至上世纪70年代后才盛行。因此,在福鼎人的心目中,白毫银针往往是白茶的代名词。

得奖茶白毫银针花茶整体感官黑褐暗淡,但依然可从茶叶上辨别些许白毫,为何估价如此之高,除本历史价外,本来的品饮价值也是非常高的。一般的花茶保质期为两年,过了两年的保质期,无人饮用。此茶却不同,是用福建白毫银针的早春鲜叶,按照白茶的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再加窨茉莉鲜花,制后成品,成茶外形芽条肥壮,条索紧细如针,匀齐挺直,满披茸毛,形似银针,色泽油润;冲泡时茶芽耸立,沉落时雪花下落,蔚然奇观。茶叶本身不含原花,只吸其香,经过百年了,即使保存的再好,茶的香气也已散失殆尽,变成了真正的百年老白茶了。

福建白茶与生普洱一样,储存年份越久茶味越是醇厚和香浓,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一般五六年的白茶就可算老白茶,十几二十年的老白茶已经非常难得。老白茶不仅在现代中医处方中可作药引,而且老白茶的功效是越久越显著,非新茶可比拟。白茶存放时间越长,其药用价值越高,因此老白茶价值不菲。老白茶收藏市场开始逐渐升温,2011年在上海举办的豫园国际茶文化艺术节的拍卖会上,一块存放20年、净重375克起拍价高达13.8万元的福鼎老白茶饼以18.8万元成交。这就是得奖茶福建白毫银针花茶如此之珍贵的原因之一。
茶叶时间青露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