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议:让“武夷茶”担纲打市场
这里是建阳市小湖镇双狮历茶山,是水仙茶原产地,百年以上的水仙老茶树随处可见。
中国茶网资讯:闽北有专家提议,闽北食品可以借助武夷山形象打品牌,得到省有关领导的关注。从各方面条件权衡,这一设想首先是对闽北茶打市场有意义。目前,闽北茶产业呈现市场看好、价格稳定、茶农增收、茶人满意的景象,但仍有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做大做强闽北茶产业,就要打 “武夷茶”品牌,在其之下聚集名茶序列,使之既有团体金牌,又有单项金牌,得以叫响市场,为地方发展和茶企、茶农赢得更大利益。
早在南宋时期,闽北就拥有“建茶”的先例。“建茶”,即“建溪茶”,是闽北茶的统称,即使“北苑贡茶”也称“建溪之贡”。时任福建茶事的陆游有诗赞曰:“建溪官茶天下绝”。建溪流域四周环山,境内山峦叠嶂,可谓水好山好,“其地产名茶,号建茶”。其实,当年闽北还有“建本”与“建盏”。“建本”即建阳书坊的雕版印刷,有“建本通天下”之说; “建盏”即 “兔毫盏”,是建窑的代表作,产地建阳。无论是“建茶”,还是“建本”与“建盏”,都是以地域冠名。可见,闽北先人就有为当地产品造势的意识。现在推出“武夷茶”,则是以名山为闽北茶冠名,这是顺应市场规律之举。
实践说明,单个好茶势单力薄,如同一粒小石子,投进水中只能溅起小浪花,很难产生轰动效应。一个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域好茶,只有通过打造统一品牌,才能赢得更大市场。武夷茶“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有“仙山灵草”之佳美,自商周面世之后,历经汉唐至历朝,享誉上千年,驰名海内外。现代武夷山茶同样著名,我国茶叶泰斗张天福1940年在武夷山创建 “福建示范茶厂”,后被重庆国民政府财政部贸易委员会授为直属的“全国第一个茶叶研究所”。可见其在中国茶界的分量。当下日益繁荣的武夷山旅游业,更将 “武夷茶”声名远播。为此,让久负盛名的“武夷茶”来担纲打市场,就是水到渠成的好事。
好茶得益于小气候环境。即使是同一座山,地形不同、坡度不同,日光辐射也不同。而茶叶内含有机物的形成,很大程度依赖光合作用。一般来说,南坡的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比平面多,比北坡更多。阴面山坡和山谷的太阳辐射就弱,所采制茶叶质量就差。正是这方面的原因,凡称得上精品的好茶,大多是小面积种植,产量都偏少。杭州西湖 “龙井茶”原产地“狮山”, 据说其冠名与那里的 “龙井泉”有关,其产量自然也受限。还要看到,开发茶山如果超出生态环境所承受的能力,势必造成水土流失,破坏茶叶的生长环境。显然,一味扩大茶园面积、以量取胜的做法不足取, 唯有以质取胜才是正道。把单个名茶与武夷山名气融合起来,无疑有利于扩大闽北茶的市场知名度,当然,也会提升单个名茶的声誉。
有人提议,武夷山茶适宜打造“大红袍”品牌。“大红袍”为武夷山茶王,名气是够大了。必须正视的是,原产地“大红袍”就是悬崖上的几株,无性繁殖的“大红袍”限于岩茶区种植。超出这个范围就可能失真。倘若在市场上遍见“大红袍”踪影,其可信度必受质疑。有人则认为闽北茶打“武夷牌”会伤害武夷山茶信誉,其实不然。闽北茶市场无序混乱状况本已存在,其因正是对茶叶市场疏于管理。人们不会忘记,冒牌“金骏眉”一度充斥市场,给“金骏眉”信誉造成了损害,目前这种隐忧未除,但又无可奈何。打造“武夷茶”品牌,必然伴随设立较高的市场准入门槛,凡要进入“武夷茶”序列的,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检验,从制度上堵塞漏洞,使冒牌造假无机可乘。这样,才能真正维护“武夷茶”的品牌形象。
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给闽北茶提供了发展机遇。但愿闽北茶人商家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克服“眼前有得吃”的心理,正视茶叶市场的隐忧,为赢得闽北茶品牌形象,作出矢志不渝的艰苦努力!
茶叶和菊花能一起泡吗绿芳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