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县茶产业快速发展,推动茶文化旅游产品(图)
湄潭文庙(浙大西迁旧址)
田家沟村民正在表演花灯歌谣“十谢共产党”
茶场遗址里陈列的原始木质制茶机器
导游为游客介绍老茶场的故事
游客吴小姐对湄潭茶叶十分赞赏
游客在茶场旧址合影留念
原题:“到湄潭当农民去!”印象湄潭——一个茶与人完美契合的地方
中国茶网资讯:近年来,湄潭县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茶文化旅游产品,目前已形成了“一海”、“一山”、“一壶”、“一馆”、“一城”、“一村”的茶旅游产品格局,吸引着四方游客。
在青山碧水之间,在茶丛深处、田野大坝,一栋栋风格独特、错落有致的“黔北民居”相互映衬,就像当地歌谣里唱的那样——“小青瓦、坡屋面、穿斗枋、雕花窗、转角楼、三合院、白灰墙”,村落里整洁精致的房屋点缀在绿野之中,犹如一幅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这是湄潭的新农村。
金秋十月,茶园滴翠。借第二届遵义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湄潭县举办的契机,记者在晨雾缭绕的茶园里,开始了湄潭印象之旅。
“到湄潭当农民去吧!”
“一谢共产党,翻身把你想,以前我们做牛马,现在人人把家当……”在热闹的锣鼓声中,我们抵达了著名花灯歌谣“十谢共产党”的发源地——田家沟。这里的村民在“新农村”发展的带动下,住上了新房,做起文化旅游产业,收入连番上涨。村民们自发创作了歌谣,名为“十谢共产党”。他们用老百姓最朴实的语言,融合具有当地特色的花灯歌谣,唱出、跳出他们心中的感恩和喜悦。
“到湄潭当农民去吧!”这是汽车驶入湄潭境内时,出现在视野里的一句标语,让大家都感到费解。但当我们到达核桃坝村,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我们村里共有6000多人,只有一半是本地人,另一半是外地来务农的。”当地村民告诉我们。在这个“中国西部茶叶第一村”,家家户户与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茶产业的带动下,不管是当地村民,还是外来务农村民,都过上了红火的日子。
历史让湄潭更显韵味
“1940年,浙江大学全体师生在校长竺可桢的带领下,经历两年半的路程,来到这里办学,一住就是七年……”在文庙中行走,一幅幅旧照片引人驻足观看,文庙不大,却诠释了这个小县城的厚重历史。如今的湄潭,正是依托这样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文化、经济等方面迅速发展起来。
行至国营湄潭茶场遗址,有一条用木料制成的红茶生产线。据介绍,这条线在抗战时期曾生产大量的红茶出口,为战时民国政府换取军需,至今已逾70多年。一间间古老的厂房,一台台木制的、叫不出名的制茶机器和一道道原始的茶叶生产工艺,让人顿感旧时茶叶的制作不仅是一道工艺,更是一种艺术。“湄潭茶文化是活的历史、活的化石,应该好好保留。不仅要让当代人参观、瞻仰,还要留着让后人知道,这些好茶是怎么制成的。”中国国际休闲产业协会高级顾问纪玉祥在参观后这样感叹。
茶与人的完美契合
湄潭是名副其实的“茶乡”,全县茶叶面积达40.3万亩,位列全国第三。
湄潭的茶好是出了名的,“湄潭翠芽”先后48次荣获国家级金奖,“遵义红”茶红遍天下。在我们品茶过程中,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吴小姐惊喜地端起透明茶杯告诉记者,“你看,这茶叶在水中全是立着的,代表这茶叶的确很好!”
在湄潭,喝茶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论年纪性别,湄潭人对茶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每顿饭之后喝一杯茶是最大的享受。”在他们看来,茶与生活是分不开的。这话不无道理,一抬头就能看到“天下第一壶”,一低头就把湄江河美景全数收纳眼中,在这样的氛围中,茶与人自然完美契合。
后记
一片片绿色茶海在归程途中越来越远,这趟湄潭之行,记者在红火建设的新农村中看到农民生活的大改变;在浙大西迁的历史故事中了解到几十年前一群知识分子在这里诞下的五彩斑斓的梦;在茶场遗址里触摸到经久不衰的茶文化……离开时,这个黔北小县让我驻足、回头,就像浙大附中毕业歌里唱的,“留得他年寻旧梦,随百鸟,到湄江”。
茶叶可以减肥吗茶叶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