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山头茶暴涨 茶商急寻出路

2021-03-01 14:10:28热度:139°C

市繁荣景象背后,原料价格急剧上涨。南都记者 徐盛伟 摄

中国茶网资讯:为期五天的2013广州秋季茶博会昨日在琶洲展馆降下帷幕。在云南著名茶区原料不断上涨、新茶价格持续走高的宏观背景下,各大普洱茶品牌展位人气爆棚,洽谈、交易异常活跃。但在普洱茶市一片“繁荣”景象背后,由于生茶成品终端存量快速增长与流通性变差的矛盾日益凸显,加上“山头”引发的原料急剧上涨,不少东莞茶商对明年的行情表示担忧。业内人士认为,热钱大量涌入古树茶炒作,山头品牌崩盘危机开始显现,向非知名茶区拓展原料地才是出路所在。

临沧、勐库“纯料”抢风头

在普洱茶界,最好的原料一向被认为出自西双版纳。以往国内各大茶展上,主打“老班章”、“老曼峨”等“山头纯料”概念的品牌也显得非常抢眼。但在本届广州展上,来自云南西部临沧、勐库等二线原料基地的“山头纯料”开始发力。

从圈子做起来的小众品牌行峰者胜,今年已经是第十次参加茶博会。老板许爱民特别在展位上标出了“纯料阵线”几个大字,他的“纯料”大都产自临沧、勐库等茶区。他说,“现在低端市场过于饱和,所以我们的定位是面向高端人群。”

与“圈子茶”起家的行峰者胜相比,同样立足于临沧、勐库茶区的津乔也计划利用本届茶展开拓华南市场。

“主打高品质勐库纯料古树茶,这是我们今年确立的新方向。”津乔总经理杨绍巍说,目前,临沧、勐库茶区能叫得响的仅有冰岛、昔归、忙肺等寥寥几个山头,厂商对原料的竞争激烈程度远不及西双版纳茶区。

事实上,临沧、勐库有不少山头的原料品质并不差。2011年广州秋季茶博会上,津乔参评的一款生茶拿到了特等金奖。近两年来,随着西双版纳茶区山头料的不断暴涨,包括行峰者胜等在内的众多茶商开始将目光转向西部。

杨绍巍表示,津乔目前主打产品有正寨古树、纯料古树等六大系列。由于原料价格优势明显,采用早春乔木原料的生茶定价只需100多元。此外,津乔从2011年起,已在冰岛设立了原料基地,每年可收茶500公斤左右,“在大量茶商涌向临沧茶区之前,打响自己的西部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是当务之急”。

摆脱“山头”困境 茶商的二次转移

一个多月前,主打古树概念的雨林古茶坊一款新茶“腾蛟起凤”开出了15300元/饼的天价。此次广州展上,七彩云南新发布的“作品壹号”也不甘示弱,以8.4万元/提(7饼)的定价紧随其后。

南都记者在展会上看到,西双版纳茶区今年新推的台地料生茶零售价大都进入了300元-600元的价格区间,标明“山头”“古树”概念的生茶价格都去到了千元以上,甚至超过了有一定年份的“老茶”。

韩国茶人金容纹创立的智默堂品牌,今年是首次在广州展亮相。“由于原料上涨过快,古六山一些山头只能收几百公斤原料,这两年一年只做十多吨茶,想多也多不了。原料价格再涨,只能想别的办法了。”金容纹表示。

“以前我也做过冰岛纯料,无奈原料太抢手,产品延续不下去。”行峰者胜许爱民说,从最热门的西双版纳茶区到相对冷落的临沧、勐库茶区,是第一次转移;从冰岛、昔归等山头转向一些非知名的山头,算得上第二次转移。他认为,一个新品牌如果没有原料作为支撑,一切都无从谈起,转移正是为了避免“无米之炊”的尴尬。

许爱民认为,由于今年部分品牌“领涨”古树纯料,一些小众品牌也跟风涨价,进一步推高了原料收购成本,“明年新茶的价格体系肯定会很乱,一些知名山头茶的价格会涨到一般消费者承受不了的地步。”

为了对抗西双版纳茶区纯料暴涨的困境,斗记数年前已开始向“高端拼配”转移。本届茶展上,斗记新推的“巅峰之斗”拼配生茶广受瞩目。

“‘山头主义’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竞争方式,厂商完全受制于原料。”斗记品牌创始人陈海标说,真正做品牌的企业,只能从拼配技术方面逐步奠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摆脱“山头”困境。

据南都记者了解,斗记近两年同时还开发了数个品质优异的非知名山头。由于担心后来者争夺原料,这些山头的初制所都未挂牌。

[茶商转移路线]

行峰者胜许爱民说,从最热门的西双版纳茶区到相对冷落的临沧、勐库茶区,是第一次转移;从冰岛、昔归等山头转向一些非知名的山头,算得上第二次转移。

[观点]

投机市场或将崩盘

《普洱茶营销》一书作者、知名营销专家吴疆

南都:我们在展会上看到,今年新出的生茶价格都定得较高,各大品牌普洱茶的展位人气也很旺,这是否意味着普洱茶行业迎来新一波发展机遇?

吴疆:表面看起来销量很大,实际上都堆在藏家、炒家的仓库里,被喝掉的很少。在2007年之前市场最热的时候,普洱茶交易都是实物进仓。这两年开始出现了茶票交易,以及类似期货方式的炒茶手段,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普洱茶最大的仓储基地广东仓已经爆满,有爆仓的可能。

南都:我们也看到,像88青、大白菜这些经典产品,的确创造了价格暴涨的神话,普洱茶是否具备投资价值?

吴疆:我们拿茅台酒和董酒打个比方,20年前同为“八大名酒”,地位并驾齐驱。20年后,一个卖到了2000多元,另一个几乎在市场上看不到了,增值空间可谓天壤之别。同样地,现在普洱茶市场品牌林立,若干年后,哪些品牌能活下来都是个未知数。尤其一些产品不成体系的小众品牌,藏家手上即使有货,流通性差、缺乏价格参照系也会导致变现非常困难。

南都:普洱茶产业的出路在哪里?

吴疆:现在多数普洱茶厂商都把精力放在利润高的生茶上,终端当下消耗不掉,导致民间存量逐年增长,这是个危险的现象。另外,近两年山头古树原料暴涨,热钱大量涌入古树茶炒作,山头品牌崩盘危机开始显现。从长远来看,品牌厂商、尤其一些大厂应着眼于广阔的消费市场,加大熟茶生产比重,同时注意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如果一个厂每年80%的产品都是熟茶,而且当年都被消费者喝掉了,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福建品牌茶叶茶叶精加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