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走进“中国西部第一茶叶专业村”凤冈田坝

2021-03-01 14:04:08热度:178°C

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有机产业基地。罗逸/摄

中国茶网资讯:走进凤冈西北面的永安,登高仙人岭,四处皆绿,让人心旷神怡。一片片茶园星罗棋布于松林之间,林中有茶、茶中有树、林茶相间的美景迎面扑来。这里是中国西部茶海、“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的核心地带田坝有机茶生产示范园区。

茶林翻绿浪,碧树摇青光。坐在田坝“茶海之心”广场,曾在凤冈县农业局领导岗位任职的苏平望着连片的茶海,轻抿一口绿茶,发出由衷感叹:“十余年如一日,绿色理念终于在凤冈开出了茶叶这片‘金叶子’!”

茶叶改变的村庄

日前,记者在田坝有机茶生产示范园区采访,走进田坝村老茶农孙德礼开办的贵州凤冈仙人岭锌硒有机茶叶公司里面,一边品茶一边与村民们摆谈,让人感到格外的欣慰。

30余年前,他承包3500多亩荒山,按“猪-沼-茶-林”模式发展有机茶基地,到近年公司年产值已达4000余万元,生产加工的茶叶更是抱回了多枚国家级金奖。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要带着乡亲们奔小康才算好汉。”最让孙德礼得意的是,他带领近300户农户成立了凤冈县十字茶叶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设备指导大家科学种茶,社员们种茶年均收入都在5万元左右,让大家都吃上了香喷喷的“茶饭”。

旁边的村干部们说,在田坝村,几乎家家户户有茶园,农民人均收入8000多元,其中95%的收入都来自茶叶。“要不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像我们田坝村这种干烧地,不要说奔小康,恐怕吃饱肚皮都难。”

据介绍,以前的田坝缺水、多旱、树少、草疏,曾是全县最干烧、最贫困的地方,农民主要靠救济粮救济款过日子。受人瞧不起的田坝常受人戏谑:“有女不嫁干田坝,三年两载吃荞粑。”

“为了发展产业帮助村民致富,政府采取行政措施,强制要求群众种植烤烟,结果反而恶化了干群关系,最终还酿成了在省里都挂号的‘九五田坝事件’。”今年60岁的村委会主任周朝义回忆往事仍感叹不已。

他说,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没有因地制宜指导农民走增收致富的路子,客观地说,上级干部的高压政策有点过左,刀无两面光,理无二面正。

“田坝人迫切需要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永安镇的一位领导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田坝就有人开始种茶,田坝多为酸性土壤,不太适宜种烟就引导村民调整结构种茶叶,“水路不通走旱路”,在政府的帮助下,田坝人大胆种起茶叶来。

时至今日,田坝靠种茶叶成为中国西部第一茶叶专业村,拥有中国西南最大的万余亩富锌富硒有机茶基地。全村发展茶园2.7万亩,经过国家认证的有机茶基地近2万亩,还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村、国家AAA景区和全省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典型之一。

“以前村民们到镇里赶集卖茶,周边村的村民还笑话说,只有挑起篮子卖米,哪有挑起篮子卖茶?现在我们靠茶致富了,他们也开始跟着种茶。”周朝义乐呵呵地说,现在田坝已成为一种模式,并在整个凤冈县得到推广和发展。

今天的田坝,成了凤冈人最早实现绿色梦想的地方,也是凤冈县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将绿色产业进行到底

“绿色点燃生命,绿色点燃希望。”田坝村老茶农陈世友说,“我们田坝人的住房10年发生大变化,从茅屋到庄园,再从庄园到花园。到处都是绿茶鲜花,子孙后代都享福,空气环境又好,大家少生病,这是金山银山都难买到的。

田坝的变迁,引发40多万凤冈人走上了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

早在上世纪的1998年,凤冈县委、县政府在西部大开发的讨论中,就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并写入了《凤冈县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见》。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和总结,在2003年元月份召开的凤冈县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的战略进行了战术的设计和内容的充实,提出了“四绿工程”:“营造绿色环境、培育绿色基地、实施绿色加工、打造绿色品牌。”

10余年间,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以“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绿色理念为主题。

10余年的坚持,缘于历届决策层对县情实际的充分认识:把凤冈置放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大背景上去比较和掂量,绿水青山无疑是我们最大的一笔财富。

从时代背景的大角度去观察,凤风的选择是与时俱进的选择。

凤冈县委书记覃儒方说,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对一个县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战略“是一项具有方向性、根本性、长期性的大抉择。这样的大抉择是需要长期付出艰苦努力不断实践,才能实现其目标的,其他任何事项都不能冲淡战略的实施。”

“凤冈基础条件不是很好,财政不强,地下矿产资源匮乏,在人们的眼中,是长期被‘边缘化’了的。”回望凤冈县的艰辛探索过程,在当地工作多年的县长廖其刚很是感慨:凤冈是一个矿产资源匮乏的地方,凤冈人曾就此沮丧、彷徨。从种植蚕桑到烤烟,从猕猴桃到野木瓜,从养鸡到养猪,曾付出多少人力物力无法计算,终因是同质化、特色不明显、优势不突出,受市场的挤压以及思路和方法等原因,除烤烟产业得以基本稳定外,其他产业均没有成功,提到发展,干部底气不足、士气不高、斗志不强,不是主动找出路,而是寻找退路。

2003年,凤冈县的决策者们富有远见地把茶叶作为契机来谋划凤冈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他们认真分析了县情后认为,凤冈矿产虽然少,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壤肥沃,富含锌硒,生态良好,物种多样,植被茂盛,这是最大的资源也是最大的优势。

事实上,凤冈发展茶产业之初,并不被外界看好,甚至当地的干部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当时的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只有2万来亩,实际可采收茶园不足5000亩,大都集中在田坝村,年加工能力就500来吨,甚至没有一个让凤冈人记住的茶叶商标。21世纪初,整个贵州的茶叶面积也不过100多万亩,其产值和税费对贵州GDP和财政收入的贡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当然也就说不上对茶产业的重视了。

在这样一种大背景和小环境下,选择茶叶产业,是要承担较大的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的。正因为如此,选择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尤为重要。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显然不行。

凤冈县委、县政府毅然决定:坚持“差异就是特色”的发展理念,坚持“猪—沼—茶—林”的建园模式,采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走“高端运作,抢占先机”之路,主打“有机”牌,突出“富锌富硒”特色。

2007年,凤冈县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50项优惠政策,县财政每年拿出大笔资金对茶叶企业、种茶农户进行扶持与奖励,并结合“打造诚信政府、服务型政府”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以茶为媒,招商引资,以超常规的力度推动全县茶产业的加快发展。

如今,茶园基地建设在全县11个重点乡镇、8个茶叶专业带紧锣密鼓向前进行,以田坝村为核心地带的凤冈县田坝有机茶生产示范园区更是被省里面列入全省“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

目前,全县茶园超过35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8万亩,通过国家认证的有机茶园3.2万亩,今年上半年产茶7030吨、产值近10亿元。生产的“凤冈锌硒茶”获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获得了“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特色产茶县”等称号,“凤冈锌硒茶”位列全省茶叶品牌前三甲,5年来获得全国或国际级金奖近40个。

实践证明,这条路走对了,凤冈用10年时间,完成了至少用50年甚至100年才能完成的事情,神奇的发展,瞩目的成就,被誉为中国茶业发展史上的“凤冈现象”。

凤冈县长廖其刚说:“如今,我们可以骄傲地宣布:绿水青山通往金山银山的通道,凤冈已经找到,那就是——凤冈锌硒茶。”

让有机产品成为靓丽名片

在全省“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的凤冈县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园采访,记者在进化镇中心村看到,一棵梨树上挂满了金黄的果实。当地村民介绍,这棵梨树过去曾有十多年没有结果,去年开始挂果,今年更是大丰收。虽然没有人进行考证,但村民们相信,这棵梨树结果与周围的稻田实施了有机种植有关。

在凤冈县另一个全省“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田坝有机茶生产示范园区采访时,特意前来“吸氧”的凤冈干部苏平说:“随着有机茶园基地的推进,当地的生态环境比10年前还好,常常能够看到老鹰在天上飞。”

深入凤冈乡镇采访,踏足各地农业园区,不得不惊叹于凤冈的绿——山川含黛,河水清澈,绿草如茵,一坡坡经果林,一片片茶园,到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这都是凤冈生态建设的成果。”县长廖其刚说,“凤冈从2002年6月开始进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2007年1月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近年来,凤冈进一步提升绿色战略理念,巩固和深化生态建设成果,提出“建设有机田园,发展生态经济”的新目标。

“为鼓励有机农业的发展,凤冈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每年县财政预算不低于2000万元投入产业扶持。”县农牧局局长陈波说。

目前,凤冈茶叶、大米、皮蛋、莲藕和烟叶等已获有机认证,其中有机茶3.18万亩,有机水稻2万亩,有机鸭养殖13000羽,有机皮蛋年加工1000多万枚,有机莲藕基地8000亩,全县有机产品产量、数量、质量都稳步上升。

如今,“兴阳米”、“锌硒茶”、“凤冠牌菜油”、“获免检进京标识的猪肉”等有机农产品纷纷走俏于贵阳、重庆、广东、上海、北京、山东等地。禽旺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的皮蛋获全国首家唯一有机皮蛋。凤冈锌硒有机茶成功走进200多家星级宾馆和民运航空领域,进入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及多个国家馆,与国酒茅台同赴意大利亮相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

在这些特色产业带动下,目前凤冈县又通过招商引资开始着手规划5000亩有机辣椒生产基地,新建辣椒加工厂1家。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二者是否可兼得?”凤冈以实际行动在求证这一命题: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3.7%,高残留农药全面禁销,沼气普遍推广。以食品安全为核心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向前推进,并且在茶叶、水稻、油菜、畜牧养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全民绿色理念生根发芽,各行各业谈绿色、谈有机、做绿色、做有机,不再视农业标准化为畏途。农业工业化的道路初见端倪,生态工业聚集区和西部有机食品城已经进入操作层面。

“如今,绿色生态、有机产品已成为凤冈的一张靓丽名片。”县委书记覃儒方说。

记者手记

“世上本没有路,路是从探索中走出来的。”贵州省委党校一位教授坦言:纵观凤冈县走过的生态文明过程,实则是一个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认识水平不断升华的过程。

经过10余年的艰辛探索,凤冈找到了科学发展县域经济的路子,全县人民不再“望煤兴叹”、“望矿兴叹”。他们探索发展道路的过程,实则是绿色战略挑战传统观念的过程。

凤冈的探索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充分用好后发优势,开拓发展的新境界,真正让发展增进人民的福祉。

茶叶米银毫茶叶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55632988 29880116 01165448 54482590 25904687 46871831 18312158 21585027 50271872 18725022 50225508'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260316) and MATCH(title) AGAINST('55632988 29880116 01165448 54482590 25904687 46871831 18312158 21585027 50271872 18725022 50225508'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