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笋茶品牌彰显长兴现代农业发展潜力与方向
中国茶网资讯: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走进位于长兴县泗安镇长潮村的张岭茶场,犹如走进世外桃源,顿时感觉心情舒畅。在800多亩的紫笋茶种植基地,抬眼望去,群山环抱,延绵起伏,成片的茶树彰显出长兴现代农业发展的潜力与方向。
开出个性良方 打造地方特色
走进茶场,茶场负责人胡国华便热情地沏上两杯自产的张岭紫笋茶,开水落杯间,顿时茶香四溢,弥漫整个屋子。“我们已经拿到浙江省著名商标了。”品着茶,看着证书,胡国华面露喜色。
这张证书也是长兴县培育紫笋茶品牌的一个真实写照。“十几年前,长兴把茶叶生产列入主导产业,拉开了紫笋茶的又一次产业革命。张岭茶场作为紫笋名茶开发示范基地,按照统一规划,将‘太子茶’更名为紫笋茶。”对茶场紫笋茶的发展,胡国华这样说。
自此,和张岭茶场的紫笋茶一样,长兴不少地区的紫笋茶都被重点保护和培育,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品牌培育工作。“从商标取名、设计、注册、运用、升级等方面提供跟踪式服务。”县工商局商标广告科工作人员说,工作人员还定期进村入企,上门问诊,给紫笋茶品牌发展把脉,并开出个性化的“药方”。此外,该局开动脑筋,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农业资源、旅游休闲资源,举办茶文化节、茶点大赛等文化主题活动,对品牌进行推广,让企业从中得实惠,也让更多人了解长兴“紫笋”茶文化。
“一手打造区域集群品牌,一手打造自主品牌是紫笋茶发展的主导方向。”该工作人员说,现在,紫笋茶行业中已全面确立以紫笋茶为“母商标”、企业商标为“子商标”的“双商标”管理理念,企业的个性化商标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紫笋茶区域品牌管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是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长兴地方特色品牌培育和保护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结出累累硕果。“现在‘长兴吊瓜子’等一大批长兴人耳熟能详的农产品已被陆续注册为商标。产品销售到哪里,文化宣传就跟到哪里。”该工作人员坦言,地方特色品牌如今已经成了长兴对外宣传的“金名片”。
引入科技元素 实现身价倍增
有了品牌,产品就有了自己的“身份证”,长兴紫笋茶、显圣稻米……一批打上长兴地方烙印的产品走俏市场,而科技元素的引入,则使这些产品身价倍增。
“我们通过与农科院所合作,在水稻抽穗扬花期间,喷施一定量的富硒增产剂,产出的大米中就有了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硒。随着产品升级,亩产效益也增加了,现在每公斤稻米价格在16~20元,亩产效益超过2000元。”长兴显圣稻米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
“这些年,我们一直鼓励企业在创建品牌的基础上,着力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在产品内涵上做文章,真正将产品的名声传播出去。”在县工商局工作人员看来,要让具有长兴特色的农产品真正走向市场,光靠宣传还远远不够,提升产品质量才是“硬道理”。
除了显圣,长兴县茶企通过与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对紫笋茶进行良种改造,部分茶叶品种卖出了每公斤3600元的高价。林城镇的梅农在老梅桩上嫁接红梅,每年仅梅花一项就卖出10万株以上,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
科技拉动特色品牌农业步入发展“快车道”。近年来,长兴以“特色品牌”引领现代农业集群发展,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按照基地支持、龙头带动、重点服务、特色高效原则,先后建成了占地近万亩的螃蟹养殖基地以及画溪街道150亩草莓示范园等,特色品牌农业产业化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加大保护力度 真正做大做强
在以长兴为地方特色的产品走出去的同时,也不难发现有一些仿冒商标的情况出现。“针对商标被抢注情况,在工商机关的努力下,前几年,长兴县核拨专项资金,对本地特色地名、旅游资源、农业资源等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品牌进行集中注册,共注册了105件普通商标和2件集体商标。”不仅如此,自2011年以来,长兴开展“护茶双打”专项行动,直击紫笋茶包装市场,理清并规范县内包装印刷企业及农村小家庭作坊的违法违规行为。并完善联合维权网络建设,依托县商标协会官网,建立知名品牌维权申诉平台,加强与产业集群行内企业联系,维护商标权益。截至2013年,共实施商标维权行政指导32件,立案查处证明商标、集体商标侵权案件5起,罚没款13.5万元。“如此一来,有效地规范了‘紫笋茶’商标标识的使用,维护了紫笋茶包装市场秩序。”该工作人员说,“这将全面推动长兴地方特色品牌工作,真正把具有长兴地方特色的品牌做大做强。”
卖茶叶的公司青川七佛茶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