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湄潭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
“一路艰辛,一路欢喜。”这是湄潭县抄乐镇落花屯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彭忠对自己创业之路的评价。回想创业之初,他感慨颇多,虽然历程艰辛,道路曲折,但在这过程中的收获也让他感到了欣慰。除了获得市级龙头企业、优秀茶叶专业合作社、贵州十大种茶能手、湄潭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荣誉,更多的是茶农们对他的信任与尊重。
很早之前,笔者就想预约彭忠做一个访谈,但他很忙。一年四季都在为茶叶忙碌着,修山路、跑销售、参茶展、办培训,奔跑在合作社的各个基地里。笔者到合作社采访他时,他正在楠木桥基地与茶农修山路。
早上十点,我们终于看到了他忙碌的身影,中等个子,身板硬朗,穿着朴实,笑起来还可以清晰看到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的痕迹。“今天天气好,要不我们去茶园基地看看?”彭忠提议。
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来到素有“小茶海”之称的接官坪。驻足眺望,莽莽苍苍的茶园如圈圈绿色的涟漪,涟漪上面又罩着一层薄如蝉翼的晨雾,在一个个小丘陵中飘动着、守望着,环绕着幢幢新颖别致的黔北民居,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悠悠茶香。
茶园有几个劳作的身影,那是郭福一家正在给茶园施肥。
“不要乱施肥”、“咱们这茶叶喜酸性的肥料,底肥施足,管的时间长,病虫少。”彭忠对茶农郭福说。
郭福告诉我们,肥料是由合作社统一采购,农药都是合作社免费提供的。每亩能采20、30斤清明前的独芽用于制作“湄潭翠芽”,之后的夏秋茶用来加工大宗茶。合作社还成立了机采队,加入合作社后,每亩茶园能增收1000元以上,如果茶园管理得好,一亩地纯收入将超过8000元。
股东之一的杨松说,合作社每亩每年给茶农200元补贴,茶农则按合作社的要求管理茶园,统一施肥,打农药,保证茶青质量;每一次施肥和打药都会有记录,如果哪一家违反规定,就会停止收购他家半月的茶青,确保合作社的每一颗茶青都安全。
“开着白花花,长着绿丫丫,绿了千千岭,富了万万家。”是茶农对茶园的真切描述。
目前,合作社有9000多亩基地,其茶青除自己加工外,还向湄江印象、天泰等多家茶业公司提供优质原料。
2008年7月,曾经在外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彭忠回乡创业,与乡亲们探讨发家致富的路子,大伙一致认为种茶是不错的选择。
由于自己是刚打工回来,以前未种过茶,群众还不信他,种茶怕得不偿失。为了打消乡亲们的顾虑,他拿出做生意的积蓄,以50元一天的报酬请人种茶,最终完成了184亩生态茶园基地的种植。
2009年7月注册成立了湄潭县落花屯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怎样解决茶园病虫害、生长与用药的问题。彭忠带着问题找到湄潭县茶科所,根据茶科所给出的解决方案,自己掏腰包购买有机化肥和生物杀虫剂,有机化肥按成本价卖给茶农。生物杀虫剂则赠送,要求茶农按时施肥、及时杀虫。由此一来,合作社入不敷出,面临着散伙的危机。
“我宁愿花更多的钱,也要干下去。”就在社员们相继退社的打击下,彭忠依然坚定地说。“只要心态放得正,就不在乎别人说什么,认定的路就得走下去。”这个朴实的汉子执着地认为。
在彭忠的坚持以及杨朝品、欧明香、陈萍等社员的支持下,合作社挺过了散伙的危机,赢得了新的生机。经过三年的开垦,茶产量增加,但也面临一个问题,茶青的销售问题也如期而至。那段时间里,彭忠一边跑基地,一边瞄准市场,由于合作社坚守茶青品质,多家茶企争相收购,茶青销售问题迎刃而解。
福州茶叶市场喝什么茶叶去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