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古树茶是最宝贵的资源?
这些天,一则新闻在茶行业和消费者那里都引起了一些争议。央视检测市场上的茶叶产品,发现很多农残不合格。当然央视在做法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上有所欠缺,但茶的农残问题并非虚构,足以引起大家重视。何况咱们的检测标准还比人家欧盟低那么多呢。
茶界出于保护自身企业的角度,对央视提出质疑,其中有些观点老生常谈:比如说茶叶的农药有一部分是脂溶性的,不容易被泡出来,所以即使查出来也没那么危险。这种观点倒是有些危险。我们要知道不光是中国这么检测,外国也是这么检测,原因很简单,你能保证茶叶没有渣滓碎末进入口中么?你能保证人家不想用茶叶做个抹茶什么的?或者咱老百姓如果因为聊着天,不小心嚼了两口茶叶,那是不是一整天心情都不好了?
话说回来,这个问题是整个食品行业的问题,不是只有茶有问题。伴随现代农业的工业化发展,农药和化肥已经被整合到整个工业体系的框架之中,只是多与少的问题,完全没有?那只能另辟蹊径,推倒重来。
人类不是没有关注这个问题,于是从“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再到现在逐渐被大家认知的“自然农法”。你说绝对没有农药化肥,那就只能是自然农法了。还记得日本大叔种苹果的故事吗?《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这本书有空可以看看,看看在现代农业的大背景下,返回自然农法是多么不容易,老头倾家荡产,濒临崩溃,差点自杀。当然这本书也告诉我们,因为自然农法所产出的苹果,辛苦付出仍然是值得的。
这本书还提供了两个重要的观点:第一,自然农法算不上是最高产的,但和现代农业的差别并不大。另外,不仅从食品安全的角度,从口感角度来看,自然农法也充分体现了它的价值。
所以,现在从欧洲到亚洲,自然农法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国内很多勇敢者在做这样的尝试,当然成功并不容易,因为即使微小的生态坏境调整,达到平衡也需要至少几年的时间,而其中也充满了未知。
如果有一种自然农法的产品,分布在广阔的区域,每年至少有数千吨的产量,而且是现成的,根本不用你多年的去恢复生态,那是不是重要的财富?
而且这种产品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绝对的安全,而且可以带给你其他产品难以比拟的丰富体验,那这个财富是不是更加宝贵?
但是很可惜,这种产品曾经被人为破坏,也曾经遭到封杀,因为无法体现它的价值。
古树茶当年之所以被大规模破坏,根本上说是价值无法体现,当时大家对茶的理解尚浅是一回事儿,更为重要的是当时茶农的销售渠道十分单一,只能卖给唯一的或者有限的大厂,大厂从成本考虑,肯定选择工业化的产品,古树茶亩产低而采摘成本高,完全处于劣势。古树茶后来为何兴起?除了大家的品鉴水平提升(其实不用提升,第一次喝的人也能喝明白),更为重要的是茶农的销售渠道拓宽了,有人认可古树的价值,古树得以保留下来。再后来有的茶农为了增加产量使用了化肥,为了省事儿使用了除草剂,但这只是小部分茶区,在台湾茶人和越来越多的古树茶爱好者市场的倒逼之下,茶农普遍有了生态意识,啥叫生态意识,其实那些茶树本来很好,不去破坏就好了。要知道,这都是市场自身的调节。
真正喝茶的人会明白,从香气和山韵的角度,生态坏境是决定因素,有时比山头更重要。为什么我们不选择太热的名山,不仅仅因为贵,也因为生态和过度采摘。能采三季的茶你少采一些,第二年、第三年你再试试?在高黎贡山,在文山,这些似乎和名山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你可以喝到绝佳的茶品,客观的说不低于一线名山(我说的可是前些年的名山品质),为什么?因为生态。
说来说去,希望还是有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让消费者自己做评判,这样古树才能体现他的价值。如何做到这一点,应该允许第三方农残检测,(比如前些年的绿色和平和最近的央视),无论别人目的是什么,要看有没有问题,不要讳疾忌医。不要对自然农法进行打压(前些年市场包装是禁止写古树的,当然写了也不一定是),让消费者有选择的权利。
道理很简单,只有好的东西体现出价值,大家向往好的东西,整个风气才会向好的方向转化。
我们不是说要求要让所有茶里都没农药,那不现实。但我们应该认可没有农药的茶的价值。当没有农药的茶理直气壮的比有农药的贵时,我们可以期待农药超标的茶越来越少,茶里的农药越来越少。反过来抹煞差异,总是给消费者洗脑,后果又是如何呢?别以为会有赢家,卖茶的难道不吃别的东西吗?
茶叶的词句写茶叶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