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行勇担扶贫重任 打造精准扶贫样板
初夏的五月,是油茶育苗的关键时期。在广西凌云县的油茶种植基地里,农户们正忙得不亦乐乎。油茶产量高、收益时间长,而且不挑地,是当地许多贫困百姓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这两年,国开行贷款给油茶公司,让他们以合适的价格收购我们的油茶,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大家现在积极性特别高。”一位姓李的茶农高兴地说。
凌云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家开发银行创新模式,发放4000万元贷款支持油茶龙头企业发展。同时,推动借款企业与农户签订协议,对农产品进行定点定价保量收购,让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开行近年来不断提高甄别扶贫对象、制定扶贫措施、加强扶贫管理等的精准程度,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截至2015年4月底,国开行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27万亿元,贷款余额7512亿元,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打造精准扶贫样板
武陵山片区位于湖北、湖南、贵州、重庆四省(市)交界之地,常住人口3080万人。2014年,武陵山片区人均GDP和农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1.3%和61.1%。《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提出,率先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为全国其他连片特困地区提供示范。
2014年5月,国开行董事长胡怀邦在会见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的时候指出,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和扶贫开发是国开行的责任和使命,国开行将继续加大对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支持力度,力争在机制体制建设、融资规划编制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为民族和贫困地区共同进入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2015年5月,国开行行长郑之杰在湖南省武陵山片区部分试点市县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国开行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是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的主力银行。他指出,做好老区扶贫要有大情怀、真感情、实做法、新机制,还要惠长远。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开行要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发挥先锋先导作用,与社会各界一起投身于武陵山片区以及其他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中。
对于大多数贫困地区来说,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是具有共性的“穷根”,武陵山片区也不例外。国开行发挥中长期融资优势,多年来先后向武陵山片区发放基础设施贷款1519亿元,有力破解了片区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制约。
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的有效着力点。国开行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编制针对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和系统性融资规划,支持片区打造多景区一体化的高品质旅游线路,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同时,国开行通过 “四台一会”贷款模式以及“公司+农户”等方式,累计向武陵山片区发放产业贷款59亿元,支持了高山蔬菜、茶叶、杜仲、特色养殖等产业发展,让当地百姓不用离开家乡就能有效改善生活条件。
据统计,截至2015年4月末,国开行累计向武陵山片区发放贷款1714亿元,成为这一地区脱贫致富的资金引擎。
以市场化方式推动各地精准扶贫
事实上,不仅在武陵山片区,国开行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构筑起了一套以市场化方式推动精准扶贫的综合体制机制。国开行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和优势,在市场与政府之间探索出一条支持扶贫事业发展的金融道路。
加强银政合作,构建精准扶贫新机制。机制建设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开行与国务院扶贫办签订《开发性金融扶贫合作协议》,与国家民委召开高层联席会,共同研究金融扶贫新模式,创新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形成了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精准扶贫中的共性问题。国开行创新运用PPP等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金,为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添砖加瓦”。2014年新增发放基础设施建设贷款1165亿元,夯实贫困地区发展基础;累计发放农村危旧房改造贷款147亿元,支持建筑面积1.2亿平方米,惠及621万贫困群众。
创新产业扶贫模式,丰富精准扶贫支持手段。国开行整合财政扶贫资金,推动建立新型融资主体和“四台一会”,2014年新增发放产业贷款179亿元,探索形成“贵州扶贫小额农贷”、“甘肃双联扶贫贷款”等产业扶贫成功模式,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教育是扶贫开发根本大计。国开行不断加大贫困地区助学贷款工作力度,积极拓展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覆盖面。2014年,国开行新增受理助学贷款147亿元,支持贫困学生244万人。同时,国开行与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和北京师范大学合作,累计为465名贫困乡村小学校长开展综合素质培训,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
大红袍茶叶树六安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