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青山变成“聚宝盆”

2021-02-28 12:10:22热度:94°C

安化县是我国黑茶发源地之一,也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据了解,去年,该县黑种植及关联产业从业人员35万人,实现总收入20亿元,其中贫困人口约6.7万人。黑茶给贫困山区农民究竟带来了多少收益?黑茶产业是怎样使原来的青山变成“聚宝盆”的?10月中旬,记者来到安化县贫困地区田庄乡高马二溪村,作了一番调查。

茶农:

一亩茶叶年产值最少6500元

高马二溪村位于田庄乡东南部,高家溪、马家溪穿村而过,离县城有50公里,处于大熊山腹地,比较偏远。全村人均0.5亩田土、20亩山林。2008年,村民人均收入仅2100元。但这里冬暖夏凉,云雾缭绕,特别适合茶叶生长。“千年黑茶出安化,高马二溪茶最佳”。高马二溪产茶、制茶历史悠久,被誉为安化黑茶之宗源。2005年以来,安化黑茶迅速复兴发展,从政策性“边销茶”变为市场追捧的“热销茶”,村里许多村民种茶尝到了甜头。

“我今年茶园里采摘的鲜叶卖了30多万元。”40岁的村民谌贵华家有80亩茶园,其中老、新茶园各占一半,新茶园都是近两年开辟的。他告诉记者,今年采摘的茶叶九成是老茶园的,算下来每亩产值最少有6500元。新茶园要3年后才能采摘。

村支书陈金华说,村里所产茶叶肥厚、耐泡、口味甘甜,价格比其他地方的高不少;茶叶鲜叶价格近年来一路走高,1公斤由8年前4元左右涨到现在50元上下,预计今年村里人均收入会达到3200多元。

茶叶合作社

毛茶加工每亩增值1000元以上

记者来到村民谌任岩家时,他正在将附近一个面积200平方米的加工作坊扩建为1000平方米的毛茶加工厂。茶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烘焙、干燥等加工工序,就成为制作黑茶的半成品毛茶。

“卖毛茶划得来,每亩鲜叶至少能增值1000元以上。”今年45岁的谌任岩朴实中透出一丝精明。他原来挖过药材,做过山货生意,从2007年开始专心做茶,是村里第一个用采茶机采茶的。

看到黑茶产业越来越红火,2012年,谌任岩发起成立了苏家溪茶叶专业合作社,现有26户村民入社,共有茶园900多亩。合作社统一苗种、培管、采摘、加工和销售。村民谌加岩入社后,家里茶园由2亩发展到6亩,每亩年收入也由6000多元增加到了现在的1.2万元。

现在,高马二溪村有28家毛茶加工厂。

茶业企业:

黑茶卖出了好价钱

51岁的村民谌吉云最早靠贩运木材谋生。在种茶、做茶5年后,2012年,他在村里建起了湖南皇园茶业公司。公司加工厂旁边就是自己的300亩茶园,村里还有合作基地200亩,所产黑茶销到了河南、天津和深圳、广州等地。

问起公司的效益,谌吉云回答说,办厂生产黑茶成品比起种茶卖鲜叶,至少提高效益1倍以上。原来在广东东莞做保安的儿子也回来帮他。这几年,靠搞黑茶加工,他给儿子买了车,还准备在县城买套商品房。而在2007年前,谌吉云家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现在,他每年给工人支付的工资就有30多万元。

茶园投资商:

看好黑茶升值空间

高马二溪村30%的地方在海拔1000米以上,最低处也有600多米。记者在一座山头见到了益阳赫山人李学科。他原是搞工程建设的,因为喜欢喝茶,且看好安化黑茶前景,去年投资400万元,在村里流转了500亩山地种茶。

“山高出好茶,好茶卖高价。投资茶园投到高马二溪是最好的。”李学科说,他考察了很多地方后,才选定高马二溪。这里海拔600至800米的山头最宜种茶,土壤、气候条件得天独厚。自从搞茶园的消息传出后,他的朋友纷纷向他订购黑茶。李学科说,在高马二溪投资茶园既使资产增值,又带富当地百姓,还满足了朋友需要,一举多得。

田庄乡人大主席团副主席王益辉说,近年来,安化坚持把茶产业作为富民主业来抓,围绕茶产业实施精准扶贫,县里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每开垦一亩新茶园,验收合格后补贴1000元。高马二溪村现有8000亩茶园,其中近年来新开垦的占80%。

茶叶视频香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