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茶北移”突破的背后
山西省在历史上虽多茶商,却素不产茶。史料记载,晋商率先在湘鄂培植和加工红茶,明清时期又通过国际茶叶贸易,把中国的茶文化传播到了海外。那时的晋商或许想不到,山西能有一天可以产茶。
山东客商陈厚珉和他的女儿陈晓园经过3年努力,攻克了高寒条件下茶苗越冬的技术难关,终于在黄土高原突破了北纬36度不能种植茶叶的界限,成功将“南茶北移”种植模式推进到山西省境内,目前已经在晋南的夏县初步形成规模种植。
前不久,记者一行自夏县县城出发,乘车沿盘山公路行驶40分钟左右,来到夏县的泗交深山。驻足山间,只见山清水秀、植被繁茂,新鲜的空气令人神清气爽。茶园就分布在山间的缓坡地带,而工作间就建在山顶。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早已等候我们的厚民茶庄的主人陈晓园。豪爽热情,精明强干,便是这位山东姑娘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记者问陈晓园为什么会在山西移栽茶叶,她介绍说:“我的家乡就在著名的北方名茶基地山东青岛崂山,2000年,我父亲陈厚珉初来山西搞旅游开发,发现这里的空气相对湿度适中,昼夜温差大,小气候条件好,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开始在山西试种茶叶。在经历3年失败后,终于将茶叶成功引进到华夏第一都——夏县的泗交深山。”
然而,试种成功后在项目大面积推广过程中,陈厚珉遭遇资金瓶颈。时值2013年,人行夏县支行在辖区金融机构中深入普及“普惠金融”理念,夏县农商行积极响应,首批200万元贷款支持该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方式集中使用附近农民的土地,大面积推广茶叶种植。
在陈氏父女的带领下,祖祖辈辈以种玉米为生的泗交人,如今已经初步掌握了茶叶的生长习性,让原本生长在南方的高雅娇贵物种在北方的大山里安家落户。
一提到茶,陈晓园立刻滔滔不绝——厚民晋茶生长在平均海拔1200米的深山里,喝着泗交的山泉水,吸收着山村群众农家肥的有机营养,呼吸着空气中丰富的负氧离子,远离现代工业侵袭和环境污染,尽管产量低,但品质却高于许多其它产地的茶。目前已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业产品,中国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委员会也授予厚民晋茶“中国优秀绿色环保产品”称号。
从试种一棵茶苗,到成活一亩茶树,从搭建一个茶庄,到培育300亩茶园,6年时间,陈厚珉和女儿陈晓园不仅熟悉了一方水土,还带富了一方百姓。
泗交镇党委书记樊艺兵给我们算了一笔账,过去村民主要靠种玉米为生,一亩地年收入不过300元,年轻人不愿意种地都出去打工或做生意了。现在,村民们以每亩地500元的价格把土地流转给厚民茶场。每年年初,他们就会准时得到土地流转的固定收入。每到采茶季节,他们还可以到茶场打短工。如果是茶场的长期工,每月还能拿到1200元工资。如今,王家河行政村大涧口自然村的百姓几乎都成了茶场的茶农。村民邢文学一家五口人在茶场务工,年收入超过10万元。此外,村民们自家养的家禽和家畜,排泄的粪便也全部卖到茶场作为肥料施用,每车农家肥连工带料可以挣150元。去年一年,当地村民就向茶场出售农家肥250余车。
随着茶场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村里还成立了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以承包的形式把茶场的活按亩承包回来,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时为茶树搭棚防冻,滴管防旱。这样一来,茶农提高了劳动积极性,茶场也节约了管理运营成本。“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大涧口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渐渐返回泗交,加入合作社学习种茶。
茶场逐渐走上正轨,伴随而来的是流动资金需求不断加大。2014年6月,陈晓园向夏县农商行再次申请流动资金贷款450万元。由于涉及金额较大,农商行本身有小额农户贷款指标考核约束,很难一次性支付这么大笔资金。夏县农商行董事长李荣生告诉记者,当地人行了解情况后,通过增加支农再贷款规模为农商行注入资金,从而调剂规模一次性满足了公司的贷款需求。今年5月,人行夏县支行又根据夏县农商行申请,在运城市辖区首笔投放“支小”再贷款1.2亿元。厚民晋茶又一次幸运地获得了500万元资金支持,且优惠利率每年可为企业节约利息支出20余万元。
“明年公司计划再扩大种植面积150亩,这下又要面临资金缺口。最近,人行和农商行的领导多次到这里调研,公司新申请的200万元资金听说已经立项,应该不久就可以到位了。”说到这里,陈晓园表示很感动。
“这里待我如家人,我视这里为故乡。”陈晓园说,经过6年的发展,当初公司对村民的承诺基本兑现。但是,这离他们心中的“厚民”梦想还有很大距离。下一步,他们还要建食堂、买专车,更好地服务在茶场务工的群众。同时,要更广泛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茶叶种植面积,把泗交镇适宜种茶的地方都种上优质厚民晋茶。记者了解到,在北方,每亩地大约年产干茶20公斤左右,每公斤一级茶2400元,每公斤精品茶5600元。如果泗交的大山都种上绿茶,其直接经济效益和旅游观光等间接经济效益无疑将十分可观。
陈晓园说:“支撑父亲和我扎根这里六七年,总投资超过2000万元,培育茶场300亩,并将继续投资在这里发展绿茶种植加工业的,是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坚守,对晋茶的坚守,对厚民的坚守,我们有这个信心。”为回报这片土地,陈氏父女决定将茶生产的全套技术留给这里的村民,通过辅导来企业打工的农户,将茶叶种植技术、采摘技术甚至制茶工艺无偿传授,使广大农户可通过剩余土地扩大种植规模,真正做到惠及子孙后代。
“南茶北移”,对陈厚珉和陈晓园而言,要移的不只是生长在南方的名贵茶种,还有一整套茶叶生产产业链。更为重要的是,要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代理念移植到当地农民的心里。
相信在当地金融机构的惠民举措支持下,陈氏父女的晋茶“厚民梦”很快就将实现。
茶叶刹青库尔札斯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