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达:千年茶王的野性基因
茶株都像菜地里种植的蔬菜 一般,排列成整理齐齐的方阵。但勐海人眼中的茶园,则是大巧不工的创意,茶树就像挑剔的仙家灵草,只长在灵气汇聚的地方。
勐海人之所以对茶树的认识如此别具一格,是因为勐海身处野性的热带雨林怀抱之中。而茶树,就像热带雨林中的原始物种一样,还保持着最纯正的基因。勐海人是幸运的,在其它地方的茶客味蕾只能接触到被人工驯服的台地茶时,勐海人却品尝到古色古香的“勐海味”古树茶,甚至在西双版纳人迹罕至的丛林中,还有保存完好的野茶树基因库。
巴达山正是勐海众多野茶树基因库中最有代表性的样本。
地处勐海县和缅甸交界处的西定乡曼佤村贺松村民小组,是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但是在茶痴们的眼中,这里却是一处圣地。因为,这里是世界最大野生茶树“巴达茶王树”仙逝的地方。
“2012 年 9月27日晚上,我正在家里吃晚饭,村民江搓神色慌张地跑到我家,气喘吁吁地说‘不好了,茶王树死了’。我听说后,连忙放下碗筷,拿着手电筒提着刀就和江搓一起进山,看到倒地后砸成三段的茶王树时,我和江搓都哭了!”壮 硕的哈尼族汉子则罗坐在古树根制作的茶台前,端着一杯普洱茶,神色凝重地回忆发现“巴达茶王树” 仙逝的情景。
“我哭了,江搓当时也哭了,我把这事向村人宣布时,全村人都哭了!”
一棵树倒下,全村人都哭了,生活在大都市中,还会有人相信么?除非这树是《阿凡达》中的生命之树。而这些朴素的哈尼族村民却发自内心地认为他们是古茶王树庇护的子民!
午饭过后,第一个发现“巴达茶王树”仙逝的江搓要带我们去寻访野生茶王树生长的地方。但正当我们准备起身时,天空却下起了滂沱大雨。则罗说,野生茶王树是有灵性的,不是什么人想见就能见到的。这阵大雨,也许就是为考验我们的诚意而下的。下大雨我们无法出门,只能在则罗家和他闲聊。则罗是贺松村村支书,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开设了村里第一个茶叶加工厂。
“你可别小看这只是家庭作坊,还藏在山沟沟里,但我的茶叶却是销往全国各地的。在你们北京也有我的代销点!”雨下个不停,则罗就不停地给我们品尝他家的各种物产:红茶、绿茶、生普、熟普、野生的蜂蜜,绝对不含任何添加剂;还有野芭蕉,刚从原始森林里采来的,味道绝对正……
则罗边让我们品尝这些自然的馈赠,一边讲述村庄和茶的故事:
贺松村,是西定乡 90 多个村寨中的一个。这个纯哈尼族村寨有 178 户 855 人。贺松村在巴达大黑山自然保护区边上,全村面积 4.47 平方 公里,海拔1600 米,年平均气温 20℃,年降水量1800毫米,虽然适宜种植 粮食以及茶叶、甘蔗等经济作物,但是因为太偏僻,像勐海其它的村落一样,千百年来一直贫穷而原始。
村庄命运的转变,要追溯到 1961 年。这一年,在巴达山中,发现了一株 1800 年树龄的野生茶树—这便是贺松村甚至整个勐海县引以为傲的“巴达山 野茶王树”。随后,在巴达山野茶王树周围又发现了10余万株野生古茶树。这是茶叶史上的一个“地理大发现”。那时,正值中国和印度为茶树起源国争得 不可开交之时。茶王树的发现,确定了茶树起源于中国。
从此,巴达山成了全世界茶人心中的圣地。
贺松,是距离茶王树最近的村庄,便成了寻访茶王者必到的村庄。“背靠大树好乘凉”,贺松背靠着的却是世界最大的野生茶王树,以及整个巴达山千年野生茶树群。
村里自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零星在原始森林周围种茶。但大规模种植, 还是在古茶王树发现之后。目前,贺松树茶园面积达到3200亩(不含野生茶),年可采摘面积达1107亩,年产量达32吨。巴达的茶叶和野生茶王树一样,属大叶种茶,有回甘好,耐饮耐泡的特点。
“西定乡90多个自然村,村村都产茶,但是贺松,却是茶叶品质最好的一个。因茶叶卖得好,贺松的经济条件也是西定乡最好的一个!”
“贺松的茶园就在原始森林周围,因而无虫害。更重要的是,贺松村是茶王树生长的地方,是受到茶王树庇护的!”聊起茶王树时则罗神色飞扬。他说他的客户选择贺松,或多或少是因为茶王树。
听完则罗讲茶王的故事,雨也慢慢停了,则罗要下山去接慕名而来的客户。野茶树似乎在呼唤着,在江搓的带领下,我们深入野性的巴达山。
前往野生茶树群是一条村民脚踩 出的路,以往村民在原始森林中开荒种地,或者牧牛放羊。但如今实行了森林保护政策后,进入原始森林的村民就少了。原始森林中,路只要没人走,一两个月就会长满植物。因而在前方带路的江搓,手提一把朴刀,边走边用刀开路。
在原始森林中穿行了大约两公里后,江搓偏离小路,开始往坡下的走去。在绕过了层层的藤蔓后,用手上的朴刀指着眼前的大树朝我们呼喊:“看到没,这是一株野生茶树 !”他用朴刀清理茶树周围的杂草和茶树树干上的藤蔓。
“1705,是这棵野生茶树的编号!”同行的勐海县茶叶局副局长陈强指着挂在古茶树上的标牌让我们看。
野茶叶图片茶叶和山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