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为何被严重低估?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白茶,或者说福鼎白茶,仍然是无可争议的小品类茶。近几年白茶被炒得火热,知道白茶的茶客也渐渐多了起来,但在这个过程当中,误解、扭曲也发生了。如此这般,更衬托出白茶被严重低估的无奈事实。这背后,是茶客的不知道、不了解,茶企的不本分、不敢讲和无可奈何。白茶渐渐热了,但依然险象环生。抛开这些不讲,本文将对白茶目前处境的原因作出粗浅的探讨,如有异议,欢迎讨论。
【正文】福鼎白茶的发展轨迹,基本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养在深山人未知、墙内开花墙外香、集体迷失不知所向、教会徒弟饿死师傅、险象环生步履维艰。
第一阶段:养在深山人未知
白茶起源于何时?先前有种说法,认为福鼎白茶始创于1857年。这种说法近两年已经很少有人提起了。为什么?明显不符合逻辑。抛开陆羽《茶经》中的论述不讲,也不谈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单单从工艺上考究就很能说明问题。白茶只有两道工序:萎凋、促干(甚至只有萎凋),是六大茶类中最少的。所有事物,基本上都遵循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路径,尤其是茶叶,算得上正儿八经的一门手艺,难不成先难后易?而且在福鼎深山?
2009年,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碑林博物馆的吕氏家族墓里发掘出了一种茶叶——极品白毫银针。经过鉴定,这份茶叶距今已经超过千年。这恰巧印证了上文中的观点,白茶当为茶中先辈,乃至鼻祖。之后的千年之间,虽有陆羽和宋徽宗的论述,但白茶却并未进入茶文化的主流范畴,颇耐人寻味。直到19世纪中后期,可以成为白茶“养在深山人未知”的阶段。
第二阶段:墙内开花墙外香
19世纪中后期,晚清的大门被列强叩开,中国被侵略、被蚕食,中国人也因此开始走向世界,这距离郑和时代已经很久了。中国是沿海国家,但却不是海洋强国。在民间,出远洋贩卖货物无非为了生计,福鼎白茶也正是这时开始走向世界的。
晚清至民国时期,福建茶人相当活跃,走港澳、下南洋,越洋过海,为中国茶的辉煌一时贡献颇多。在他们当中,梅伯珍、梅秀蓬、梅世欢等福鼎茶商、茶人分量十足,他们要么在福州,要么在福鼎均有相当的声望。他们把福鼎深山的白茶贩运到香港和东南亚地区,第一次使福鼎白茶走出国门,也奠定了此后白茶换外汇的基础。这一时期,可以称为福鼎白茶的“墙内开花墙外香”阶段。
第三阶段:集体迷失不知所向
初建共和,中国与苏联交好,茶叶在这份情谊的民间层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从晚清开始,湖北羊楼洞老青茶开始大量出口俄国。而建国之后,因为苏联人同样喜爱红茶(俄国是传统的欧洲国家),福建的茶叶产业也被牵住了命运是绳索。直到1957年中苏交恶,红茶出口受阻(福鼎白琳镇的白琳工夫是著名的福建红茶品类),福鼎当地开始大规模的“红改绿”,也就是从生产红茶转为生产绿茶。白改红,红改绿,改来改去,福鼎白茶,再次滑向没落的深处。
第四阶段: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就在这几天,到福鼎深山仍能看到茶苗培育的场景,虽然较之几年前已经很少见,但在冥冥之中似乎仍在提醒当地人:教会徒弟饿死师傅。1984年,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毫被认定为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定名华茶一号、华茶二号,并向全国推广。
如果时间再往前追溯,福鼎白茶第一次向外传播,应该是建阳和政和,以至于现在仍然有人讲白牡丹是建阳水吉人创制的。笔者以为这同样是错误的,不合逻辑,当然,在此不做细细探究。从1984年到2000年,福鼎向全国各地输送的茶苗数量数以亿计。如今,很多地方看到白茶活了,也开始制作白茶,殊不知茶苗变异、小区域气候的不同、工艺的差别从根本上决定了,白茶,还是要看原产地。
第五阶段: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
新世纪初,福鼎政府层面开始推动白茶产业,支持力度空前,效果也非常显著。白茶在短短十年时间里,迅速从鲜为人知变为茶界新宠。这里面有白茶本身的产品优势,也有资本的逐利追捧。奈何福鼎茶企并不争气,直到现在,福鼎仍然没有一个强势品牌,反倒是盲目跟随,导致发展受阻。这其中的原因不多讲,只希望白茶能有好的发展,只希望福鼎茶企明白:产品是一切营销的基础。白茶虽好,还要坚守工艺。
从“养在深山人未知”到“墙内开花墙外香”,从“集体迷失不知所向”到“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白茶一直被严重低估。最近十年,眼看白茶开始扬眉吐气,却又因为各种原因被误解、被扭曲,实在是无奈而又让人惋惜。
正天下茶叶牛奶煮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