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茶之美让捷克友人沉醉其间
近日,“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全球推广系列活动— 爽爽贵阳文化旅游(捷克)专场推介会走进捷克玛丽亚温泉市,来自省内的文化行业专家一同随行,参与了这次特别的文化旅游推广之旅。
有着“贵州最年轻茶博士”赞誉的贵州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施海就是其中一位。在捷克,随着怀古访幽的古筝声,黔茶经过施海娴熟的茶艺,展示了其独特而耐人寻味的魅力。
“真棒!”喝下清新淡雅的黔茶,捷克友人竖起大拇指。
“待茶如待人,对之用心则报以甘醇,反之则苦涩,故曰茶情人意。”与其他有着“茶艺师”的同行不同,施海认为,茶处处透着学问,散发着诗意。他称自己是一名从事茶文化的茶师。尽己所能推广黔茶,传播茶文化。
精湛的茶艺吸引捷克友人
从捷克飞往北京,7000多公里的旅程。施海笑言,在飞机上,眼睛一闭,天就黑了。眼一睁,还身处天际。从北京再飞回贵阳。施海坐在自己的办公室时,坦言已记不清飞来飞去多久。
作为本次“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使团中的文化使者,施海在捷克展示的自然是他最拿手的绝活— 茶艺。
施海兴奋地回忆,他在捷克的玛丽亚温泉市表演的时候,与他同台表演的是贵阳西子琴舍掌门人吴曦。那边,是充满诗意而柔和的琴音,宛若深山的小溪,潺潺地在宽敞明亮的屋子里流淌着。这里,是正襟危坐的他,熟练地不断在茶具间移动的手指。当捷克友人沉醉其间时,转瞬,一杯散发着清香的黔茶“出炉”。外国友人缓缓接过黔茶一杯,轻喝一口入胃,不禁赞叹黔茶之美。
一年办了20多场不同主题的茶事活动
相比称呼他为“茶艺师”,施海更喜欢记者称之为“茶师”。他说,其实茶师是一个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职业。“茶讲‘积’、‘寂’‘清’、‘静’,需要懂书、艺、礼等等,要求是很高的。”他坦言,自古以来,中国茶就与诸多文化融合在一起,处处透露着学问。“冷水加热水,其实就是道家阴阳之学。”
不光有娴熟茶艺,施海讲起所泡的茶的相关文化,也是滔滔不绝。这次捷克之行,施海展示的是黔西南州的普安红茶和历为贡品的贵阳市开阳县南贡河茶。
“普安红茶茶味道独特,与众不同,特有的花果香气是其他茶没有的,这也许与他古老的茶龄有关,吸收了多年的日月精华。再者,它琥珀色的茶汤透亮洁净,其滋味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今年33岁的施海,受聘于北京工业大学客座教授,是贵州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团省委春晖使者。从28年前与茶结缘起,如今他已在贵阳开了5家茶馆,并利用所能,从事茶文化推广。仅2013年,施海就举办了20多场不同主题的茶事活动,且深受好评。
2015年3月,在贵阳孔学堂,施海举行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茶艺表演,在赏茶品茗间,还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平淡朴实的茶文化讲座。
“茶者,人于草木。或可解为‘人在草木间’之意,饮之畅灵达境;瑜伽,行者动静。入之即心内观。”精彩的演讲,让参与的聆听着记忆深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黔茶推广还需茶人才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谈及自己亟待推广的黔茶,施海意味深藏地表示,茶其实也需要工匠精神。茶需要好品质,从事茶事业的人依然,也需要好品质。
众所周知,随着贵州省旅游井喷式发展及种茶面积全国第一,近年来,贵州茶产业风生水起。
当前,贵州茶叶种植面积实现后发赶超,面积排名全国第一。这是贵州省茶产业从2006年以来,经过8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的结果。
“贵州的土壤、气候、原生态培育了贵州茶的优良品质,随着航空、高铁、高速公路等快速交通时代的到来,贵州茶叶伴随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文化,越来越被世界认知,贵州茶叶产业将会迎来磅礴发展的花样年华。”此前,施海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贵州茶产业发展信心满满。
可是,面对全国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作为省会贵阳又只有茶馆300多家,各市县的茶馆也不多,与茶产业发展不匹配的现实,施海又表现出自己的疑虑。
“茶虽好,还不行啊,还要有懂得欣赏,品鉴,冲泡的茶师。”因此,施海认为在黔茶推广上,还需要茶人才,尤其是拥有工匠精神的茶人才。
“如果可以,我愿意贵州有很多很多像我这样的茶师,大家一起推广黔茶,推广茶文化。”施海说,在贵州旅游业火爆的今天,要在城市发展适合各种消费群体的茶馆,让茶馆从“阳春白雪”阶层走向平民化,这就需要很多茶师的共同努力。
茶叶铁盒包装碎茶叶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