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看武夷,学岩茶,我有姿势我自豪——你没看到过的武夷山识茶之旅(一)

2021-02-28 11:15:00热度:166°C

如若不为工作,我不会轻易来到武夷山,来了,心里就不容易走开;如若不因工作,我会来武夷山,在兰汤村落租间小屋品,赖在岩骨花香里去雨淋日晒。

武夷山,好一片碧水丹山之地。在脑中思索了一遍如此俊山秀水之地,大抵都打上了“避暑胜地”的烙印,然而武夷山却没有——这里的夏天,热得并不轻松。会在七八月份来到武夷山的,都是真爱。

偏偏,但是,又真的有那么一大群真爱,带着憧憬来,爬山,喝茶,暴晒。


相较,有那么一群“生活不止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格调大咖们,定要屹立于西藏辽阔天空的暴晒下自然萎凋,扎堆于丽江仅有一米阳光的人堆中捂汗,最后在朋友圈里完成心灵的洗涤与解放。


他们大部分人永远都不会明白,为什么这些真爱会想要赖在武夷山,为什么要一边喝茶一边暴晒。

因为生活真的不止有诗和远方啊,还有茶汤里的岩骨与花香,山涧里的溪流与生态。


对这些真爱来说,武夷山水有情,更是因茶生情,缘由茶起,茶在岩生——“武夷岩茶”是也。

一、缘起,一片丹山一泡茶

在脑海中搜寻一遍所知道的茶名,“武夷岩茶”大抵是唯一一个加了产地土壤特质还不觉突兀的,它特有的“岩骨花香”更是让人上瘾般的喜爱。

当下午的火车从厦门开始北上,坐在9排的我们一行便已经开始构想今晚是喝肉桂还是水仙。

这一次武夷山之行,缘于孝文家茶“跟非遗大师一起做茶”活动,从上百名报名者中挑选出的6位各行各界的茶人,需要从认识山场起,并在孝文家茶董事长、非遗大师陈孝文的指导下完成一泡岩茶的所有制作流程,直至焙火完成。


这注定是一场让爱茶之人激动得内心抽搐的旅程。当高铁到达经停时间仅有3分钟的武夷山北站后,他们在15秒内便鱼贯而下,大口地呼吸着武夷山雨后湿润的空气。


6月底,正是武夷岩茶晚春茶制作的尾声,复焙的时节。

坐上孝文家茶安排的车,穿过武夷市区、桂林新村(天心岩茶村)、三姑度假区,最终来到休憩地“彝山兰若”的众人,早已被一路上多到眼花的岩茶厂中传出的焙火香迷得七晕八素。纷纷流着口水早早进入梦乡,因为第二天,将会赶着大早正式走上武夷山场的寻茶之旅。

二、初遇,水叔带咱去巡山

对于大多数非资深岩茶粉来说,即使亲身游历,也是很难弄清武夷岩茶的正岩、半岩、外山(丹岩)区别的。

所幸,这一次的向导非常的不一般,他正是武夷山的老茶人,天心村第一个民办茶厂的创始人、孝文家茶董事长的父亲陈墩水,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墩水叔。


孝文家茶董事长陈孝文是武夷山年轻茶人中的翘楚,而其父陈墩水则是武夷岩茶中老茶人的优秀代表之一。从小在武夷山长大的墩水叔本身,就是一本“武夷岩茶近现代史”。


跨过崇阳溪,4辆汽车沿着武夷山景区外沿的环道逆时针绕行,左手边是一座又一座的巨大岩壁,右手边却又是大片丘陵山地,抑或是溪边沙洲平地,并没有裸露在外的巨大风化岩石。地貌如此显著的区隔,也正是世界遗产武夷山景区的分界。


武夷山景区


与景区一路之隔的丘陵山地

沿着这条路,墩水叔开始讲起了这对于山场划分的要点所在。

要讲山场,先得了解武夷山,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属于南平市下辖县级市。与江西接壤,总面积2798平方公里。

而武夷山风景区位于武夷山市区西南方位,范围东至崇阳溪,南至南星公路,西至高星公路,北至黄柏溪围成的面积70平方公里范围,它199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仅有的四个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之一。


整体上看,武夷山景区处于武夷山山脉怀抱中,冬季冷空气南下,受到武夷山山脉阻挡,冷空气到达武夷山景区已经被暖化了,同纬度地区,武夷山气温略高。

春夏季,暖湿气流北上,云层遇到武夷山脉,易产生降雨,武夷山降雨量较福建沿海地区高出不少。年平均降雨量约2000毫米,年均气温19.7℃,年平均相对湿度78%-84%,早霜10月份,终霜3月份,无霜期253-273天,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三、相识,正岩、半岩、外山(丹岩)找不同

正如墩水叔所讲,如若了解了区域环境,那么界定正岩、半岩、外山(丹岩)便更加容易。

传统正岩的划分,其实就是景区道路左手边被拔地而起的巨大石壁围起来的武夷山景区内核心区域山场,而半岩山场虽然也在景区内,多在景区边缘区域,比如小竹林(坜屯)一带,是典型的半岩山场。

正岩与半岩山场最显著的区别是土壤,正岩土壤多为岩石(紫色砂砾岩)风化土,土壤含砂砾量较高,半岩山场的土壤更接近于壤土,土壤含砂砾量明显低于正岩。


牛栏坑茶园


星村码头附近茶园

至于外山,传统意义上的概念是除去正岩和半岩以外的山场,比如星村附近的山场,在传统概念中属于外山山场。

以上,都是墩水叔等武夷山老一辈茶人,在传统意义上约定成俗的概念。这些概念,是在你与武夷山老一辈或部分资深岩茶行家交流时,会听到的话。

但是,2002年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实施(GB18745-2002已作废),国标提出了丹岩的概念。因此,你或许会在不同的场合听到一些不同的定义,它们或许都是对的,也或许都是忽悠,所以对于山场划分传统上和国标上的概念区别,你还是得摸清楚为妙。

在国标中,丹岩,也就是福建省武夷山市所辖行政区除去武夷山风景区以内的山场。正岩就是指所有武夷山景区内的山场,而外山就指武夷山市所辖行政区以外的山场了。

当然,即使在武夷山景区的正岩区域内,更是因为复杂多变的小环境,有众多的著名坑涧山场。这些,都是要等到下午进入山场,才去细说的了。


四、相知,核心正岩得天独厚

沿着景区外沿逆时针转了大半圈,从半岩山场,看到壮观的遇林亭窑址,再到武夷山最大的岩茶集散地星村镇,已是到了午饭时间。


用过午饭,驱车直入景区,从水帘洞外刚下车,众人便被这俊耸的巨岩美景所震撼。

山里的风掠过,夹杂着山野的阵阵幽香,不晓得这香气是隐身何处的野花在吐露芬芳。深呼吸一下,幡然醒悟,仿佛这香气熟悉已久,正是平日里静静品出的茶的香味,然而这带着“岩骨花香”的气息独独是这里才有的。


茶与山,山与水,水与茶,总有剪不断的绵绵情缘。茶从山中来,水也从山中来,以山中水泡出山中茶,恰如其分,相得益彰。


这一次的路线,途经慧苑坑、流香涧、倒水坑、九龙窠,最后再驱车途经大坑口,由天心永乐禅寺往下走入牛栏坑。武夷山正岩产区很多好茶都出自这一区域,这条线路,可谓武夷岩茶核心产区中的核心。

一路上一块块巨石映衬着晴朗的天空,一片郁郁葱葱的茶园展现在两侧巨大石壁的山坳里,绿色的茶叶在阳光下泛着亮光。


除了悟源涧,著名的“三坑两涧”都在这条路线上。说起武夷岩茶,当然不得不提这“三坑两涧”,因为这些小区域产出的武夷岩茶,可以代表其最高水准。譬如市场上大热的“牛肉”,就是指牛栏坑肉桂。


田茶叶杭州龙井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