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茶业:老品牌 新突围
报告摘要
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福建的特色和优势,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环境的相互协调。
学习心得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安溪茶产业和其他一些传统行业一样,遭遇“成长的烦恼”,亟待转型突围。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要求,安溪政府、茶商、茶企正齐心协力,把目光转向资本运作、技术创新、延长产业链、茶旅结合……一步步迈进,一步步突破。期待这些发展新路径能为我省茶业发展提供更多思路与借鉴。
——摘自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东南网1月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何祖谋 通讯员 吴清远)安溪茶业,面积、产量、产值、涉茶人口全国第一,品牌价值1424亿元,蝉联中国茶叶类首位。
然而,历经多年高位运行,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经济新常态、茶市竞争激烈、产业天花板等都在考验着安溪茶业。
如何转型与突围?
资本淘金
2015年12月8日,八马茶业在新三板正式挂牌上市。
“必须从单纯的自我积累滚动式发展向资本市场淘金式发展转变,企业才能做强做大。”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说,如今公司直接融资比重大大提高,资金成本大幅降低,资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品牌价值一路攀升。去年5月揭晓的“2016年第十届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榜单中,八马茶业位列其中,评估品牌价值76.15亿元。
在安溪,茶企登陆资本市场,八马并非孤案。2013年3月,昭德茶业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交易;2013年8月,坪山名茶借壳上市公司“华丰集团”,正式登陆港交所……
当下,茶企借助资本的力量进行发展,已成共识。据了解,2015年以来,已有和君资本、深圳创投等20多家投资机构,先后与安溪茶企洽谈,开展相关的业务。“安溪茶企的发展和转型需求与投资机构的投资需求形成了共振,这将有利于茶企扫清上市障碍,尽快登陆资本市场。”当地一位金融业人士表示。
为推动茶企的资本化,安溪加快培育茶企上市梯队,目前还有12家上市后备企业。此外,当地还在财税、融资、用地等八大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成立茶叶企业改制上市专项基金,鼓励企业加快改制步伐,引入战略投资者,最终登陆资本市场,尽快形成资本市场茶领域的“安溪板块”。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创新驱动。对于安溪传统的茶产业来说,创新驱动,除了依靠自身奋力突围之外,对外寻求现代资本支持,借力转型,是一个现实选择。资本来了,融资问题解决了,还带来了多元的股权结构、先进的管理模式、完善的内控机制和领先的市场运营能力。”安溪县委书记高向荣说,将推动更多茶企与资本结合,实现产业突围。
随着安溪中国茶业交易中心的动建,今后,该县还将推进茶园确权颁证、流转交易及抵押融资,唤醒沉睡山头的产业资本。高向荣介绍,按平均每亩8000元收益抵押融资,60万亩茶园可撬动近50亿元的金融资本,加速安溪茶业资本化、现代化进程,为产业发展插上金融的翅膀。
有效供给
近日,记者走进安溪华源茶业生产区,包装生产线满负荷运行,工人们忙着装箱发货。2011年以来,公司销售额都保持20%以上增幅。
而在八马茶业,春节将至,订单更是从各地飞来。
近年来,茶市低迷,八马和华源缘何能逆势而上?
“这一切,与调整产品结构不无关联。公司产品几十个,价格从100元到1万元不等。这两年‘量多利少’的低端产品和‘量少利丰’的高端产品销量下降,中端产品销量剧增。”王文礼说,针对市场变化,公司主打“有量有利”的中端产品,销售额大幅攀升。
在安溪,过去,很多茶企茶商将主要精力放在政商务和高端消费群体的市场。但是随着消费者回归理性,这一市场遇冷。同时,中产阶层的安全意识和消费能力不断提升,低端茶也逐渐被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淘汰。
“当前,安溪茶业供给结构新与旧、供给水平高与低相互胶着、角力,唯有调优产品结构,才能打破旧供给结构的路径依赖。在矫正供需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上先行一步、率先突破,才能抢占发展先机。”高向荣说。
除了去“两头”(减少低、高端供给),重点发力“腰部”产品(中端茶),安溪县还以消费者的口味为标准,依铁观音发酵程度和制作工艺,推出“一茶三香”(清香、浓香和陈香)三大类型产品,分别可与绿茶比鲜香,与岩茶比甘醇,与普洱一样可收藏。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研发出迎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再根据潜在客群的行为属性,巧妙地将同业乃至异业的资源整合进来,实现精准的跨界营销,有望给走在十字路口的茶产业引领新的方向。 如八马茶业先后与安踏、七匹狼、三安光电、三棵树等开展集团茶叶定制业务,实现跨界营销,精准有效地覆盖了客群。
铸长链条
查阅华祥苑茶业的销售清单不难发现,精美茶食品、糕点、茶具等一系列茶配套产品销售也十分火爆。“2015年茶食品销售额占营业总额近50%。”华祥苑茶业董事长肖文华告诉记者。
安溪县茶园面积60万亩,茶叶总产量6.5万吨,涉茶总产值148亿元。如今,安溪充分发挥茶叶的“酵母”作用,大力发展茶包装、茶机械、茶配套、茶食品、茶文化创意、茶休闲旅游、茶会展等,延伸产业链,推动“接二连三”、集群发展。
据了解,目前,该县茶机械企业300多家,年产值超30亿元;茶包装、茶具企业260多家,年产值30多亿元,以“一叶”带动“众业”的共振效应令人惊叹。
走进冠和现代茶庄园,仿佛在画中行走一般。绿树成荫,层层叠叠,远山近水间别有一番素雅的韵味,没有了城市的繁杂与喧嚣。“2015年开园以来,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接待2万多人次。”冠和茶庄园负责人吴世强告诉记者。
行走在安溪,记者一次次看到这样的景象:一个个茶庄园点缀在青山绿水间,如一幅幅优美的油画,铺展在安溪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据了解,安溪现有茶庄园22家,分为综合体式、驿站式、会所式、怀旧式、众筹式五种类型,管控茶园28万亩,占全县茶园面积47%。
“茶庄园是茶产业的最高业态,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也是安溪铁观音突围的战略重点和新引擎。今后五年内,安溪茶庄园要达到50家。”高向荣说,下一步,将捆绑整合涉农资金项目,大力发展庄园经济,打通金融资本进入茶山茶园的通道,确保茶庄园发展“供血”充足;链接“清新福建”“海丝泉州”,催熟茶庄园旅游。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贵州茶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