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喝的茶,就一定是“好茶”吗?
一位朋友正在和一位名人喝茶,茶是名人的某位朋友送的,据说是20年的班章王。晒出的照片如下:
看到这两张图,我不由得愣了好几愣:
1、产品棉纸上所显示的出品公司,“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退出运营与成为历史已经很久了。不过,正是因为这个名号曾经代表着普洱茶过去的一段重要历史,而名号本身又退出了运营,所以这个名号被大量冒用,市面上充斥着标示着这个名号的各式茶饼。
2、棉纸上的国标,GB/T 22…,是2008年时才发布的普洱茶国标吗?因为照片上没有完整显示,只好存疑。
3、棉纸上有“古树”字样,这说法20年前应属罕见。
4、棉纸色调与风格,如果是20年前的设计与印刷,那么应该领先时代许多年。
5、茶饼上有不少小白点,应为菌落。因不明具体储存过程与状况,所以还是建议小心为是。
6、如属云南中茶系统公司(准确讲,应该是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旗下在云南的分支机构)规范出品,应有“中茶”或“吉幸”商标。
7、说明书的英文翻译,版式挺江湖;同样是“七子饼茶”的翻译,体现在棉纸与说明书上,一个是英语,一个是拼音,表达不一。
8、20年前的班章,也即1997年时的班章,作为一个大山深处的偏僻山村,远远没有目前的知名度,应该梦里无王。那个时候如果有人将班章称之为“班章王”,那么现在这人早就应该是江湖中声名显赫的大师,否则就被埋没了。
综上,仅仅从产品包装信息,就至少可以看出若干疑问。虽然,这款茶的具体产品口感如何,可能挺好,本人不得而知。但产品包装所存在的疑问,显然难免让人对整体产品产生疑问。
一名人喝的茶,就一定是“好茶”吗?
笔者首先要说明的是,这样问,并无一丝半毫对于“名人”的不敬。此处“名人”一词,主要是用于指代诸如名流政要、达官贵人、精英人士等这样一个“高端”群体。这样一个群体,我们通常会直觉的认为,他们消费包括日用,包括喝的茶,理所当然都应该是“好的”,因为他们肯定不缺购买力。
现在看来,这还真是个问题。
为什么?
第一、这款茶是怎样到达名人手中的?名人的朋友送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茶叶在中国,经常被用来作为表达心意的一种礼品。“买的不喝,喝的不买”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作为“名人”,作为有影响力的人士,有朋友送茶,是普遍现象。
第二、既然是作为礼品,那自然就不是名人自己去选购,去鉴别。茶品的质量如何,有赖于送茶的朋友的选择或鉴别。
第三、有些名人,可能是茶叶的发烧友,甚至经常为茶叶发声代言。但绝大部分名人,也只是茶叶的普通消费者,并无兴趣成为专家级的消费者。这实际上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种现象——试想,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期待或“要求”一个消费者,为了喝口茶,而要先成为“茶叶行家”呢?消费者看电视,有电视机厂家去期待或“要求”消费者成为“电视机行家“么?消费者喝口酒,有酒厂去期待或“要求”消费者成为“酒行家“么?
以上三点结合在一起,“名人喝的茶,就一定是好茶”这样一个结论,在逻辑上就未必成立。
事实也是如此。不时能看到一些名人晒自己喝的茶,实际上略略推敲的话,可能就有若干疑点。也即,这并非孤例,而是一种并不鲜见的现象。
二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何在呢?
第一、中国茶叶种类繁多,复杂多样,标准化程度低,品牌化程度低,这是中国茶叶行业目前的客观状况。在这样的产业现状下,消费者选择和购买的难度大。不少消费者买茶,要么先找自己身边相对熟悉茶叶的人咨询咨询,要么买得不放心——质量是否可靠?价格是否公道?等等。
第二、这种状况下,容易出现价与值的背离、鱼目混珠甚至泥沙俱下的现象。各种并不承载具体价值的概念与说辞,离谱的忽悠,甚至是直接的假冒或者伪劣,比比皆是。这就更进一步增加了消费者选择和鉴别的难度。
第三、“名人”群体的高端,一定程度上也使得能够接触到这个群体的人在为他们选择茶礼时,因为“重视”和“在意”,而更容易为各种概念与故事所吸引,反倒是忽略了品质的可靠性。
三针对这一现象,从品饮消费和选择茶叶作为礼品的角度,笔者有如下建议:
第一、尽量选择相对知名品牌的产品。品牌的本质,是基于产品价值和消费体验所建立和积累起来的信任,是企业的一种承诺和系统保障,是一种公开宣示之后的规范操作。
中国茶叶,目前农产品特点还很明显,工业化程度低。从茶园到茶杯,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又有各种可能,组合在一起也就有了多种路径,但规范程度不一。
1、茶叶种植、茶园管理:茶园基地,是茶叶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这个环节,目标是要出产安全的鲜叶和优质的鲜叶。是否合理施肥?所施用的肥料,对茶叶综合品质影响如何?如需用药,是否合理选用高效低残留的农药?用药之后是否在安全时间之后采摘?农药在现代农业生产上是正常现象,我们无需谈农药而色变,关键是将农药残留控制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范畴。
2、鲜叶采摘:采摘的相对规范与统一标准,关联到后续的初制加工。
3、毛茶初制:是否做到清洁化生产?是否做到鲜叶不着地?制茶人员的技术能力如何?生产加工的效率,则与后续的消费价值相关。
4、精制加工:是否有技术措施与装备保障茶叶品质?一些品牌企业,在精制环节,已经引入了静电拣梗和色选设备以提升茶叶品质,而一般的家庭作业和小作坊式茶叶加工场所,则无力做到。
5、研发拼配:这不仅仅是茶叶,而是食品加工中的一项重要工序,有助于形成特定的产品风格、相对稳定的产品品质以及创造更好的消费价值,但在茶叶中经常被各种有意或无意的误读甚至贬低。
6、生产管理:是否有专业技术团队?是否有体系保障?是否规范作业?
以上只是简单列举,未作详细展开。而各个环节各种可能性的组合,形成了品质的参次,造成了选择背后所潜藏的风险。
品牌背后,是一群人,一套体系,对于整个茶叶生产链条的管理,以保障产品安全与质量。一款优质的茶叶产品,远远不仅仅是设计一个包装,然后再从农户或批发市场买来一点毛茶包装成品那样简单。
毕竟,品质可靠,是一款“好茶”的最为基本的一个方面。品牌,则可以为消费者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引。而送茶送的是心意,传递的是情意,表达的是敬意——所有这些,都应该是建立在一款靠谱的茶品上。否则,就尴尬了。
当然,选择品牌的时候,也要防止冒牌货。
第二、不要轻信和盲从于五花八门的概念,盲目追稀求异。市场上,千年古树百年老茶三百年老字号,层出不穷;盲目的追早求老,蔚然成风;动辄“大红印”、“文革砖”,泛滥成灾;迷信年份喝“老茶”,唯“老“是从;手工古法私房茶,漫山遍野;产自全国各地的“正宗武夷山桐木关金骏眉”,比比皆是;恨不得将一款产品说成灵丹妙药神仙水,并不鲜见;脚踩布鞋身穿土布衫的各路大师,多如过江之鲫。概念本身不是问题,但只是以本身并不承载消费价值的概念来谋求一己之利,可能就是问题。
你是不是只喝“大红印”和“文革砖”?
茶叶作为商品,离不开消费价值。一杯好茶,首先是种出来,然后是做出来,最后是泡出来。一款好茶叶,离不开好产区的天时地利,离不开专业制茶技师的精工细作,离不开从茶园到工厂的安全生产与品质保障。因此,从消费者角度,笔者建议为健康生活而喝茶,不要为虚无的概念而喝茶,不要为了稀奇或炫耀而喝茶,不要拿“绳命”去冒险,不要因为痴迷于口腹之欲而有意无意中成了“小白鼠”。
同时,从茶叶从业者的角度,笔者建议合理看待茶叶的健康价值与文化属性。健康饮品是茶叶价值的根本,而文化则是一种附加。从茶园基地到成品,如果不知来路与出处,仅仅是几两毛茶原料穿上文化名义到外衣,那么无论这外衣是如何的华美,那也还是不够的。中国茶叶现阶段非常普遍的农产品底色与轻易罩上的文化外套,再加之以“茶文化”的名义,容易陡然间从田间地头腾云驾雾而起,而消费者则往往在烟笼雾罩之中被迷失。
第三、尽量选择可靠的渠道。产品的流通环节,与产地和品牌结合在一起,为产品的可靠性提供保障。例如,如果你作为一个身处北京的普通消费者,打算购买正宗西湖龙井送人,上哪儿购买会可靠一些?选择经杭州市政府相关部门认定过的西湖龙井专卖店,或者张一元、吴裕泰这样的老字号。如果你身处广州,要去芳村茶叶市场购买几饼15-20年左右的老茶饼送人,该怎么选择?在芳村这个茶叶的汪洋大海中,选择可靠的经营商户更是非常重要,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选择了一种信用背书。
第四、不要一味追求低价。“产地直销”的口号,强调的并不是品质;“没有中间商挣差价”,实际上是脑残广告——中国茶叶的经销商中间商,实际上在为消费者提供者众多的价值与服务。
第五、结合“产区品牌+企业品牌”进行选择。中国茶叶种植范围广阔,但产区的资源条件不一,可划分为普通产区、适宜产区、优质产区和小产区四类,它们出产的茶叶品质也有显著差异。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可根据自己的消费需求,选择不同产区;锁定产区之后,再选择正宗产区的可靠的品牌。
最后,如果你问,对于“名人”,对于“VIP”,什么茶比较搭?那么我会建议:
小产区,大经典;大品牌,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