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蛇眼蚧

2021-02-08 16:05:38热度:174°C

蛇眼蚧又称樟盾蚧、樟蚌圆盾蚧、橘黑点介壳虫、橘丸介壳虫等,是树的重要介壳虫之一。国内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福建、江西、云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陕西、山东、台湾等省(自治区),国外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日本、原苏联等国。除危害茶树外,尚能为害柿、桃、梨、葡萄、杏、樟、柑桔、柚、橙、无花果、杜鹃、蔷薇、山茶等植物。蛇眼蚧是一种食性杂的害虫,全世界已记录的寄生植物有200多种。
1、形态特征 此虫介壳圆形,背面隆起,直径2~3毫米,暗褐色,边缘浅褐色,2个黄褐色若虫蜕皮壳偏在一边。雄虫介壳长椭圆形,褐色,仅一个蜕皮壳位于介壳一端的中部。
雌成虫卵形,体长1.1~1.2毫米,紫色,前胸与中胸之间有深沟分开。雄成虫体长约1毫米,紫褐色,具白色半透明的前翅1对,后翅退化,胸足3对,腹末有淡黄褐色的交配期。
卵椭圆形,淡紫色。
若虫共2(雄)~3(雌)龄。1龄若虫淡紫色,椭圆形,具触角及3对足,腹末有尾毛2根,固定后足缩于腹下。2龄雄性弱虫淡紫黑色,体长0.9~1.5毫米,宽0.3~1.2毫米,宽0.65~0.80毫米,介壳圆形,背渐隆起,1龄蜕皮壳在介壳中央偏向一边。
雄蛹长椭圆形,紫色腹末有一较粗短的交配期。
2、习性及规律 蛇眼接在浙江、湖南等长江中、下游茶区一年发生2代,在广东一年发生3代。发生2代的茶区,均以受精的雌成虫主要在茶树枝干上越冬,发生3代的广东茶区,则以老龄若虫、雄蛹及雌成虫多种虫态越冬。
雌成虫交配后,陆续孕卵,卵产在介壳内。
初孵若虫活泼,活动能力较强,经2~5小时后选择合适部位固定,并分泌蜡质腹于体背,15天后可辨认雌雄。若虫在茶树上的分布,因代别而异,一般越冬代大多寄生在茶树枝干上,非越冬代则大多寄生在叶片上。第一代若虫寄生在叶片上的占97.64%,其中雌虫占34.37%;第二代(越冬)叶片上仅占23.68%。寄生在叶片上的若虫,雄性虫大多寄生在叶片正面主脉两侧,而雌虫则大多寄生在叶背面主脉两侧及叶柄部。
蛇眼蚧以若虫及雌成虫吸取茶树汁液,其为害特点及茶树受害后对茶树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同长白蚧。
影响蛇眼蚧种群消长的主导因子有气候条件及天敌因子。在气候条件中影响最大的是长期阴雨,特别在孵化期,若与长期雨天,卵的孵化会暂时中止,已孵出的若虫也不爬出介壳,时间一长则均自然死亡。已爬出介壳的若虫,若遇大雨或暴雨,则严重影响若虫的固定,并可导致大量若虫被雨水冲至地面而死亡。
蛇眼蚧的主要天敌有红点唇瓢虫、单带巨角跳小蜂、腥红菌等,对蛇眼蚧的种群密度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梅雨季节腥红菌寄生率较高。茶园用药频繁,杀伤了大量天敌,招致蛇眼蚧种群密度迅速上升。
3、防治措施
(1)加强对茶苗的检疫,防止把有蚧的苗木传入新区。
(2)受害严重、叶片稀少、树势衰老的茶园可进行合刈更新,合刈后应加强肥培管理和喷药防治,以预防残留在树椿上的少量长百蚧虫口迅速蔓延滋长。天津茶叶茶叶怎么入账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41634959 49598227'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173003) and MATCH(title) AGAINST('41634959 49598227'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