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茶 > 青茶知识> 正文

武夷山岩茶十大茶厂

2022-11-06 23:40:09热度:113°C

太多了,四大名枞: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十大名枞: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妖,白牡丹,金桂,金锁匙,北斗,白瑞香

武夷山岩茶十大茶厂

中国十大名茶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及其产地?

十大名茶 一、西湖龙井;二、洞庭碧螺春;三、黄山毛峰;四、庐山云雾;五、六安瓜片;六、君山银针;七、信阳毛尖;八、武夷岩茶;九、安溪铁观音;十、祁门红茶。

武夷山比较好的岩茶品牌

十大名茶在中国哪些地方

一、西湖龙井 二、洞庭碧螺春 三、黄山毛峰 四、庐山云雾 五、六安瓜片 六、君山银针 七、信阳毛尖 八、武夷岩茶 九、安溪铁观音 十、祁门红茶

1、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 2、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 6、武夷岩茶,产于福建武夷山; 7、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祁门县; 8、都匀毛尖,产。

武夷岩茶 产于福建崇安县武夷山。 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武。

武夷岩茶白牡丹是白茶吗

武夷岩茶白牡丹不是白茶。“白牡丹”是武夷山的珍贵名丛之一,曾是武夷岩茶十大名丛之一。原产福建省武夷山马头岩,已有近百年栽培史。香气浓郁芬芳似兰花,滋味。

武夷山大红袍红花村牌价格怎样?

武夷山茶叶价格相差非常大,从几十到几千不等,贵的甚至更高,武夷岩茶以三坑两涧为正岩,价格普遍在3000往上,武夷山其他地方的茶叶叫半岩,大概200至3000不等。

铁观音讲音韵,武夷岩茶讲岩韵.这东西只可意会.铁观音目前是汤色绿,黄绿到金黄… 低档茶就一般般了,没什么花香果香,但口感总体偏清.简单讲铁观音发酵轻偏向于绿。

武夷山高端茶叶品牌武夷山大红袍和金骏眉最大的区别:大红袍是半发酵乌龙茶;金骏眉是全发酵红茶. 所以金骏眉不是大红袍;大红袍也不是红茶.

竹隐是个品牌吗?我听过竹窠,是武夷山的一个山场,单说水仙茶,这个品种茶现在已经大面积种植,不单单在武夷山,福建周边的山区也有种植的,价格区间几十元到几。

大红袍与天心永乐禅寺的佛缘

武夷山,茶的踪迹,和山水的走向,和人文的脉络几乎重合。茶因山水而来,更因三花并蒂、三教同山之奇观,生出诸多不同的香气。

“千载儒释道 万古山水茶”这两句中,“茶”是最后一字,缓缓道来,正是前面九字精、气、神的最终结晶。在这里,茶是杯底那抹香,解谜的关键还在于山水人文之中。

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

大红袍是武夷山古往今来最负盛名的茶叶,历史之久远让它身上的传奇故事愈加扑朔迷离。在前往武夷山大红袍景区入口的途中,经过弥勒佛岩雕,一条山路蜿蜒而上,通向比大红袍历史更悠久的天心永乐禅寺,它是大红袍传奇的制造者。

天心永乐禅寺始建于唐代贞元(公元790年)年间,因坐落在武夷山方圆120里的景区范围中心,初名“山心永乐庵”。坐拥“千叶莲心”、“五象朝圣”美景,是武夷山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佛教“华胄八名山”之一。明永乐十七年(1419),明成祖朱棣赐封寺院禅茶为“大红袍”,同时敕封天心寺为“天心永乐禅寺”,寺庙的名称从此沿传至今。

寺院不仅地处“千叶莲心”之处,这里也是武夷岩茶产区(俗称“三坑两涧”)的核心地带,旧殿的山脚下可以看到著名茶学家张天福题写的“大红袍祖庭”五字。据说,从唐朝贞元年间邑僧结草为庵起,此处的僧人就开始培植茶叶。建国初期,因为历史原因,寺院一度为周围山民所占,不过茶叶的制作并未中断。宗教政策恢复后,山民向外迁移,便有了天心岩茶村。

在全国,如天心永乐禅寺这般,集禅茶之闻名,又兼具历史、规模的寺院,说得上来的只有寥寥几处,大红袍更加让天心禅寺脱颖而出。天心禅茶从茶树生长到茶叶的加工制作均由寺内的茶僧专门负责,并有寺院的居士一同参与成品的外观设计,形成了享誉海内外的禅茶品牌。

在天心禅寺,茶的历史,就是寺院的历史,同历史上的各位高僧,寺院的兴衰起落,乃至武夷山理学的形成、发展,都脱离不开。名山、名寺、名僧、名流、名茶交相辉映,正好印证了刘禹锡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天心禅茶的大红袍共有袈裟大红袍、一合相、扣冰、无我、香云盖五个品种。其中的扣冰就是专为纪念寺中的唐代名僧扣冰古佛。相传,扣冰古佛于此望月而豁然启悟,留下诗句:“欲会千江明月,只在天心一轮光处,何用捕形捉影于千岩万壑?以踏破芒履为耶?”这便是后来“天心寺”一名的由来。

南宋绍兴年间,朱熹常来此问禅,并以一首《天心问禅》道明禅学对自己的影响。

寺内至今还可以看到不少鼎盛时留下的碑石崖刻。康熙大帝御书“佛”字赐予铁华上人,今刻在大弥勒佛雕像后的岩壁上。在铁华上人修行期间,天心禅寺接近鼎盛,武夷山跻身佛教“华胄八名山”之列。

天心永乐禅寺在近现代的几十年中一度衰败,所幸,今日的天心禅寺重振宗风,扩建新殿,旧殿亦在修缮当中。在天心主殿附近的天心禅寺茶堂,游客可了解到天心禅茶,尤其是大红袍的历史典故,幸运的话,还可以一睹 “天心禅茶十二道”的风采,漫享禅茶滋味。

林馥泉的大红袍采制记录

武夷茶驰名天下。其中尤以山中大红袍一茶脍炙人口。大红袍,人称为茶中之王,好事者,且以无稽神话相互传闻。未知底细者,则人言亦言,将大红袍说如神药仙宝。外间对大红袍之传说甚多,有谓:茶野生绝壁,人莫能登,每年茶季,寺僧以果饵山猴采之。有谓:树高十丈,叶大如掌,生削壁间,风吹叶坠,寺僧拾制为茶,能治百病。当地传说谓大红袍为岩上之神所有,寺僧每于元旦日焚香礼拜,泡少许供佛前,茶可自顾,无须人管理。有窃者,立即腹痛,非药不愈,此因系神所栽,凡人不能先尝。又传昔时大红袍计十株,于贡茶夹少许入贡,为元时某帝所尝识,认为贡茶中之上品,赐名大红袍,复敕使回山采制,全数入贡,每年贡额十斤,一年寺中僧侣商议避贡,随由一僧,亲持斯茶三斤见帝,帝骇然,询其故,僧告以大红袍受天灾,十已枯其七,仅存三株,贡额逐减。僧归果见树枯七株,仅留现存之正副三株。凡此种种传说,均属无稽之谈。后人因此茶名已彰,来山游客,无不一睹斯茶为快。于是大红袍之声誉,逐与日俱增。闻一九三二年间,东路剿匪总指挥蒋鼎文氏,因得闻茶名,愿一尝真味,曾于大红袍树旁,特建一小木屋,茶季中派人日夜守护,值采制完毕,费巨金悉数购之已去,但闻仍为得真货,今木屋犹存,是以大红袍之奇妙,更难明白。今人一提武夷茶,无一不连带提及大红袍者。大红袍予好茗者印象之深刻,可以想见。笔者在山,尝愿避免人云亦云之主观,拟对斯茶作比较精确之调查研究,以材料奉告世人。曾费大心神,幸得机会,一睹大红袍之真树(寺僧因游客观大红袍,每不爱惜,任意采摘,故以另一茶名—此茶即称奇丹,生于九龙窠半崖山,由坑脚凿石为阶,攀登而上—代之,真正之大红袍则知者极鲜);对大红袍树态,曾有较详细之调查(参阅第四章第一节第一段)。至于采制也曾二次参与其事,其制作记载,亦附录于后,笔者个人,对大红袍之成名,其见解如下:

1、树种—大红袍树种,实为菜茶之一种,惟其叶较普通菜茶为厚,质地也较肥润,外形似小叶水仙(参阅第四章第一节),幼叶色呈紫红。正因叶质厚润,采制成茶,较其他茶种其气味芬香。
2、种地—大红袍产于九龙窠中,是处系一岩罅,岩顶终年有水自上由岩罅滴落。随水流落者有无数苔藓类等之有机物,种地因而较他处润泽肥沃。且两旁岩壁直立,日照不常,气温变动不激,凡此种种,均为茶树生长理想条件,亦即大红袍得天独厚之处也。

3、产制—大红袍平时只耕作管理而至采制,均较他茶认真,尤以采制,更尽人工制茶之能事,除采制时举行种种迷信仪式外,(即采日僧人全体焚香礼拜,设坛念经等等)使用特制器具,调技术最精炼茶师为之。各项制作处理,力求尽善尽美。若以一普通之茶,其产制如许认真,其成茶品质,当亦较一般者为优。

4、宣传—大红袍之成名,一半系好事者之过分宣传、附会。自然大红袍之品质有其独立之处(笔者一九四一年曾获真茶五钱,尝以与岩中其他有名名丛对照品评,并邀请对岩茶认识颇精之茶师共评,结果大红袍竟可冲泡第九次,尚不脱原茶之真味—桂花香。其他名丛,则经七次冲泡,味已极淡),但亦决不如世人相传之如许奇特神妙。

大红袍采制记录

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七日

茶树地点:天心岩九龙窠。

采摘时间:上午八时三十分。

茶青重量:二斤四两。

晒青筛数:分摊四筛。

晒青时间:自九点三十分至十点三十分共计一小时。

晒青翻拌次数:九点五十三分翻拌一次。

晒青温度:由摄氏三十二度半升至三十五度半。

凉青筛数:有四筛拢作两筛(是时茶叶颇为柔软,仅微有响声,用手平举叶柄,则叶之前端与两边向下垂)。

凉青时间:自十点三十分起至十点四十五分止共计十五分钟。

凉青温度:摄氏二十五度。

茶青进青间时间及筛数:十点四十五分移入青间,由两筛拢作一筛,并拢时摇动十二转是时茶叶已无烧气。

青间温度: 摄氏二十一度半(至夜深尚无变动)。

茶叶在青间放(随机推荐:白茶是绿茶吗,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访问:茶文化,:www.guniangcha.comm)置时间:十七日上午十点四十五分移入青间,至十八日上午一时二十五分取出交炒,共计十四小时四十分)。

做青次数:共计七次。

第一次十二点二十七分,仅摇十六下,未曾用手,惟叶摊放于筛中面积缩小,在筛沿内三寸左 右,是时茶叶与进青间时无甚差异。

第二次下午二时八分,约摇八十转,亦未曾用手,是时茶叶已微有发酵现象,能看出一、二片边缘有似猪肝色之紫红色。

第三次四点四十五分,先摇一百转,然后用双手握叶,轻拍二十余下,拍后复摇四十余转,是时发酵程度增加,嫩叶边缘多现紫红色,并略恢复生叶原有之生硬性。摊放面积大小如前。

第四次八时五分摇四十下,未曾用手,茶叶有半数成所谓绿叶红镶边且颇硬挺,摊放面积再缩小,约在筛沿内五寸左右。

第五次九点十分,摇一百四十四转,茶叶形状与前无异,惟更坚硬耳。

第六次十点四十五分,先摇一百转,然后用双手握叶轻拍三十下,再摇五十转,拍三十下,又摇五十转,是时茶叶已全部坚挺,叶边褐缩,叶心凸出捲成瓢形,并有一股香气,芬芳馥郁。摊放面积更形缩小,直径约一市尺七寸。

第七次十二时正摇六十下,做三十五下,是时茶叶红绿相间,香气益浓。

十八日上午一时二十五分,处理适度,取出交炒。

炒青时间: 初炒一分半钟,翻拌八十六下,温度估计约摄氏一百四十度左右(因时间来不及未用温度计)复炒二十分钟,解块两次翻两转,温度估计约摄氏一百度(因时间来不及,未用温度计)。

烘 焙: 初烘二十分钟,翻三次,温度摄氏八十度。

复烘二点十分,温度摄氏六十八度。

成茶重量:八两三钱(茶头焙茶在内)。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46685036 50364129 41294950 49501872 18724214 42142083 20831872 18721907'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87092) and MATCH(title) AGAINST('46685036 50364129 41294950 49501872 18724214 42142083 20831872 18721907'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