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茶 > 青茶知识> 正文

复方大红袍止血片几天止血

2022-11-06 16:50:07热度:113°C

吃中药3个月未见好转,西药吃复方大红袍止血胶囊、醋酸甲经孕酮片,吃后。

这种情况用中药可能会好些,不是太重,不要郁闷,绝望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金志春主任医师

不一定

大红袍吃几天能止宫血

用创可贴

通完水后5天,按照医生的要求,打了五天的点滴,吃了复方大红袍止血胶囊。

我通液后医生给开了,妇科千金片,头孢羟氨苄甲氧苄啶胶囊,止血药。

治疗月经不调,医生给我开了“三七止血胶囊”维生素E,我自己买了复方阿。

你应该买云南白药创可贴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做人流手术,医院开的复方大红袍止血。

把胶囊拆开看 只要里(推荐阅读:竹叶青是好茶吗,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访问:茶文化,:www.guniangcha.com)面的药粉符合描述就行了

我月经来有20多还没有好每天就一点点

您这样的情况大多是存在气血两虚的问题引起的。可以自己买点益母草膏和复方大红袍止血胶囊来服用。

需要吃中药妇还丹治疗

吃中药3个月未见好转,西药吃复方大红袍止血胶囊、醋酸甲经孕酮片,吃后。

多插些时间

大家对复方大红袍止血片了解多少

有出血是不能取的 ,你可以下载一个阳光妇儿上面有好多的医生可以免费问诊的 ,你听听专业医生的建议

好用

去药店买药,卖药的给拿了《复方大红袍止血片》是土黄加红包装的珐孩粹绞。

当然不行了,所谓的止血,和云南白药的意思是一样的,指的是内出血而不是经血。推迟月经用避孕药就行了,是目前来说最安全的方法。依照指示服用避孕药,然后在适。

拉肚子吃什么能缓解?

高血压有哪些饮食禁忌?

糖尿病可以吃哪些食物?

掉头发该吃什么缓解?

便秘吃什么可以好些?

咳嗽不宜吃什么?

脱发吃什么比较好?

痛经吃什么能缓解疼痛?

鼻炎饮食要注意什么?

胃疼能吃水果吗?

感冒应该怎么吃?

血糖高能不能吃苹果?

烧心吃什么能缓解?

贫血吃什么能补血?

高血脂不能吃什么?

口腔溃疡吃什么好?

高血糖能吃什么水果?

胃病不能吃什么?

血脂高吃什么比较健康?

低血糖要吃什么?

脂肪肝还能吃肉吗?

手机扫码免费体验

出血量不多但时间长服用大红袍止血片多长时间能好

是医生开的吗,3天左右,这个药不可以常期服用

西方传教士们的茶路

1560年,葡萄牙传教士加斯帕尔·达·克鲁斯(Gaspar da Cruz)在一封信中提到中国人喝一种“有益健康”的草药饮料,就是指茶。1583年,意大利人利玛窦(Mattew Ricci)以“番僧”身份到达肇庆,开启了耶稣会在中国内地传教的历史。他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帝国的富饶及其物产”中描写到:

“这种饮料是要品啜而不要大饮,并且总是趁热喝。它的味道不很好,略带苦涩,但即使经常饮用也被认为是有益健康的。”

葡萄牙人曾德昭(1585~1658年)也是一位传教士,他1613年后在南京、杭州、上海、西安等地传教,在中国生活了22年。这位中国通,留给世界的书籍是一部详细记录了中国各省情况的鸿篇巨制《大中国志》,其中就提到了中国茶。有意思的是,书里提到的产茶省并没有江浙闽,而是陕西。

“茶有好多种类,按质量,一磅的价钱从一克朗到四法丁,由若干差别。接待来客,即使生客,只说些客气话,太寒碜小气,至少必须请茶。”

传教士们的记录为西方传播了中国茶,葡萄牙商船随即前来贸易,茶于是进入了葡萄牙,进入皇室,成为凯瑟琳公主的一生最爱。并在1662年,随着嫁妆带到了英国。

1678年(康熙十七年),路易十四任命李明(Louis Le Comte 1655-1728年)等6名法国教士为“国王的数学家”,前往中国传播天主教。李明随后进入中国,访查民情地理,在1696年出版的《中国现状新志》中详细记录了福建茶。福建“茶之产不一,崇建延泉随地皆产,惟武夷为最”。在当时的欧洲人眼里,“福建”是茶叶的代名词,武夷茶(Bohea)开始享誉世界。

由于清朝闭关锁国,只准许在广帅I口岸进行对外贸易。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加强了对中国沿海一带茶区的探险活动就有3次,每次传教士都参与其中。第一次是1832年的“阿美士德号”,当时随行传教士郭士立(Gutzlaff)记录了看到福州时的兴奋心情,“现在我们已可到达那个供给欧洲人消费的最大宗的茶叶出产地了”。由于阿美世德号不能北上到达武夷山区,1834年11月,郭士立再次与英国鸦片商人戈登(G.JGordon)前往福建,并进入武夷茶园。戈登还采集了标本,并带回了茶种。1835年5月,他们再度前往茶区,美部会传教士史蒂芬(Edwin Stevens)也加入了此次探险。这些记录成为了向英国外交部递交调查报告中的内容,引起英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842年,罗伯特福均(Robert Fortune)受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派遣来到中国。1848年,他再度接受东印度公司派遣,深入中国内陆茶乡。植物盗猎者,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改变了中国茶对世界茶叶市场的垄断格局。

从某种角度来说,正因为传教士的记录,为西方列强的政治和贸易做了先期侦查,间接成为日后华茶在世界市场没落的“帮凶”。不过,传教士们对中国茶的认知还是全面的。茶,不仅是一种新奇的中国饮料,也是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元素。正因茶的双重属性,华茶进入西方世界后,从药店开始发展到“茶杂货店”(Tea Grocer),并自上而下传导成为一种社会风潮,甚而引发社会大争论,众多宗教界人士卷入其中。一种异质文化的跨国传播,从来没有如茶一般这样激烈轰动。

斗茶,从宋代到今天的茶届争霸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檐,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荬。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全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

赢得珠玑满斗归。

范文正公这首诗全名《和章岷从事斗茶歌》,简称《斗茶歌》,堪称有宋一代茶诗的奇制,远承卢仝《七碗茶诗》,后开杨诚斋《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黄山谷《煎茶赋》,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全诗共六韵二十一联,一气呵成,首尾相应,读来畅陕淋漓。前七联两联一转韵,从建溪茶产地、种植、采摘、制作,到北苑民间斗茶,一路写来,如春日行山阴道中,自是风光无限。诗歌开篇即说建溪茶得来不易,是“武夷仙人”移栽过来的,因此称作“奇茗”。建溪茶产于宋代建安,即今福建建瓯壑源、凤凰山一带,因临近建溪口,因而称作建溪茶,又称壑源茶。唐末五代时北苑为南唐宫苑,主要用来为宫廷监制贡茶。入宋之后北苑、壑源、凤凰山一带均称北苑,成为宋代御用贡茶园,所产茶总称北苑茶,又称建溪茶。

宋代设福建路转运使,负责贡焙之事。丁谓、蔡襄、宋子安、贾青、郑可简等先后漕闽,专修贡焙,北苑茶从此成为茶中绝品,有大小龙团、密云龙、龙团胜雪等名号。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记载说:“建安北苑茶,始于太宗朝,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遣使造之,取像于龙凤,以别庶饮,由此入贡。”“至道间,仍添造石乳,其后大小龙团,又起于丁谓,而成于蔡君谟。”北苑贡茶专供帝王“玉食”外,也分赐大臣。据欧阳修《龙茶录·后序》记载:“茶为物之至精,而小团又其精者,录叙所谓上品龙茶者是也。盖自君谟始造而岁贡焉,仁宗尤所珍惜,虽辅相之臣未尝辄赐,惟南郊大礼至斋之夕,中书、枢密院各四人共赐一饼,宫人剪金纸为龙凤草贴其上。两府八家分割而归,不敢碾试,但家藏以为宝,时有佳客,出而传玩尔。至嘉佑七年,亲享明堂,斋夕,始人赐一饼,余亦添预,至今藏之。”当时一饼小龙团,值中产人家半年的收入,可见其珍重程度了。苏轼曾有诗云:“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旧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是直指时事的,不无讽喻之意。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这两句描写北苑贡茶制作情况。宋代制作团茶尤其讲究,茶叶经过蒸青之后,要经入榨、研磨、过黄等程序,去除茶叶草青气和茶膏,惟留馨香甘淡。因而唐宋时期茶叶以甘香为主,被誉为“甘露”。据《福建通志》记载:宋代北苑贡茶属蒸青茶饼类,有龙团、凤团等名号。压制茶饼用模,模具有银模、铜模,圈有银圈、铜圈、竹圈。模形有圆形、方形、棱形、花形、椭圆形等。模具上刻有龙凤、花、草等图纹。其中方形茶饼称“铸”,圆形茶饼称“团”。《斗茶歌》中的“方中圭兮圆中蟾”,是说方形的茶饼如玉圭,圆形的茶饼如月蟾,都是用来形容茶饼形状的。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两联四句,具体描写斗茶过程。宋代斗茶煎水用瓶,取火用炉,鼎是炉的雅称。《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茶炉用首山铜磨制,足见其珍贵了。中泠水,也称中泠泉。中泠水由南泠、中泠、北泠三眼泉水组成,而以中泠涌水最多,三眼泉水总称为中泠泉,汇聚于扬子江中的金山寺旁,又称扬子江心水。清人潘介《中泠泉记》文章中记载说:取水应在辰时,须依时乘船至江心,用专门的取水器具伸到石窟中取水,“若寻千尺,始得真泉;若浅深先后,少不如法,即非中泠真味。”“瓶携江上中泠水”,是用来形容水的珍贵。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具体描写点茶景象。关于这两句诗,还有一段轶闻呢。据宋人刘斧《青琐高议》记载:范文正公《斗茶歌》为天下传颂,蔡君谟暇月与希文聚话。君谟谓公曰:“公《斗茶歌》脍炙士人之口久矣,有少意未完。盖公方气豪俊,失于思虑耳。”希文曰:“何以言之?”君谟曰:“公之句云: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翠涛起。今茶之绝品,其色甚白,翠绿乃茶之下者耳。”希文笑谢曰:“君善知茶者也,此中吾诗病也,君意如何?”君谟曰:“欲革公诗之二字,非敢有加焉?”公曰:“革何字?”君谟曰:“绿、翠二字也”。公曰:“可去!”曰:“黄金碾畔玉尘飞,紫玉瓯心素涛起”希文喜曰:“善哉!”又见君谟精于茶,希文服于议。

宋代饮茶,最重点茶法,由此又有分茶、斗茶的区分。分茶,是点茶的艺术化呈现。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云:“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欧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缥姚……”可见分茶是讲究“技法”的,通过汤瓶注水的控制,在盏面上幻化出“怪怪奇奇”的画面。又据陶谷《清异录》记载:“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茶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幻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分茶也称茶百戏,又有水丹青、汤戏、茶戏等名称,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幻化成物象的分茶技法。关于分茶法,陶谷《清异录》里还有这样一段记载:“沙门福全能注汤幻字成诗一句,如并点四碗,共一首绝句,泛乎汤表。檀越日造门求观汤戏。”福全曾有诗咏道:“生成盏里水丹青,巧画功夫学不成。却笑当年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可见分茶是通过汤瓶在茶盏中注水,运用茶匙(匕)击拂,“别施妙诀”,使茶纹水脉成为各种物象者、以及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甚至可以幻化出诗句来,堪称绝妙。南宋时茶筅取代茶匙,分茶技艺尤为精妙,我们观看南宋刘松年《斗茶图》、《茗园赌市图》,就可了解其大概了。近几年随着传统文化的逐渐归复,宋代点茶法也随之复兴。据说有用笔头蘸水,在盏中“点画”出各种图案,并标为“斗茶”“茶百戏”者,纯属臆造,殊失古意,不足为法。

斗茶又称茗战、点试、斗试、斗碾等,和点茶技法接近。通过对茶汤香气、滋味以及是否“咬盏”的较量,来斗出高下。蔡襄《茶录》里说:“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范仲淹诗中所描写的就是建安民间斗茶状况。根据蔡襄《茶录》,斗茶可分为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焙盏、点茶、斗试这几个步骤。煊盏,就是以开水烫盏,保持茶盏温度,这样容易击拂出汤花,以“质厚难冷”的建盏最受推崇。《茶录·茶盏》条:“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烧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然后放入一茶匕茶粉,冲入少许沸水调膏,然后一边注水一边击拂,用茶匙或茶筅击拂茶面以出汤花,以汤花咬盏、如疏星淡月为佳。汤花即沫饽,滋味甘香,饮之宜人。《桐君录》:“茗有饽,饮之宜人,虽多不为过也。”赵佶《大观茶论》描写“汤花咬盏”的形状说:“结浚霭,结凝雪。”“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旋而不动,谓之咬盏。”又据李邦彦《延福宫曲宴记》记载:“(北宋宣和二年冬)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群臣日:‘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宋徽宗亲自注汤击拂,斗茶试茶,并分赐群臣,可见宋代茶文化是何等兴盛发达了。

斗茶除了“相较水痕”之外,最重要的是比试茶香茶味。《大观茶论》论茶香味道:“夫茶以味为上,香甘重滑,为味之全。”“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宋代斗茶首重香味,以香气清幽、滋味甘滑为尚。然后再看汤花“咬盏”的情况,已定输赢。

宋人斗茶,除了民间“武斗”,也有文人雅士“文斗”。斗茶无关输赢,仅仅是一种闲雅逸趣和精神寄托。宋人唐庚《斗茶记》说:“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取新水,烹芳名,以品评茶品高下。

宋人江休复《嘉佑杂志》中记载了一则蔡襄与苏舜元斗茶的故事:“苏才翁尝与蔡君谟斗茶,蔡茶精,用惠山泉。苏茶劣,改用竹沥水煎,遂能取胜”。可见斗茶时用水很重要。

苏轼《天际乌云帖》记载了另一段蔡襄周韶斗茶的故事:

杭州营籍周韶多蓄奇茗,常常与君谟斗,胜之。韶又知作诗……韶援笔立成曰:“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韶时有服,衣白,一座嗟叹,遂落籍。

这一次蔡襄的茶品、水品都预先准备,均为上乘,无奈“杭人多惠”,周韶用的是“奇茗”,自非常品可比,于是蔡襄又落北了。而周韶则因为临席赋诗,自比“雪衣女”,而得落籍,成为一段佳话。

我们继续赏析范仲淹的《斗茶歌》。“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茶味如甘露,饮罢如醍醐灌顶。茶香氤氲,斗试时如入芝兰之室,身心俱清。两句极写斗试茶汤香味景象。至于输赢结果,诗人则以幽默的笔触描写道:“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斗胜后如同登录仙籍,志得意满;斗输后则如同降将一般,含垢忍辱。这些都是描写民间斗茶场景的绝妙好词,不同于文士雅斗,不同于蔡君谟同苏才翁、周韶的文斗,决定是要分出胜负的。

接下三联述说饮茶的功效。佳茗异?多产自山岩,论功不愧瑞草。可清神,可醒醉,可为屈子招魂,能令刘伶清醒。三联一气呵成,如金盘走珠,饶有趣味。接着诗人笔峰一转,从七言换作五言,恰如平地起波澜一般,赞叹说:“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诗词之趣味、之气势、之奥秘,在此和盘托出,真乃的是个中妙圣手也!

范文正公不但文韬武略超群,而且胸怀坦荡,有古仁人君子之气度。我们读他的《岳阳楼记》,读他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词,无不散发着一种豪迈儒雅之气节。正是因为这样的胸怀和气度,才能将诸如点茶、烧香、挂画、插花这样的闲雅之事做到极精微处。唐宋时期,四般雅事不仅是文人墨客雅事的日常生活内容,也是籍此修养身心的途径。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念,乃是历代士子的人生准则。而籍茶修禅,又是这一儒家理念的升华,如同一朵优钵罗花,盛开在历史云烟和生命泥沼之中,吐露芬芳。

接下三联换韵,又转为七言,继续说饮茶的功效。结尾一联不换韵,但出句增至十字,大有长波逐浪之意。却不料诗人忽然煞笔而住,轻轻吟诵道:“君莫羡花间女郎,赢得珠玑满斗归”,如同惊涛骇浪之中,忽然风平浪静,水波不兴,停楫罢橹,任意西东。文章之妙,于此尽矣!

古代民间素有斗草之戏,又称斗百草,是汉族民间流行的一种游戏,属于端午民俗,最早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献中,唐代称“斗草”或“斗百草”。《刘宾客嘉话》云:“唐中宗朝,安乐公主五日斗百草。”宋代斗草之风与唐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北宋词人晏殊《破阵子》词写道:“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将一双小儿女斗草赢后的娇态描写得惟妙惟肖。

宋代女子斗草,男子则斗茶。范仲淹这首《斗茶歌》,艺术再现了宋代民间斗茶场面,也是历代画家们所钟爱的茶文化题材。南宋刘松年“斗茶图”、“茗园赌市图”、元代赵孟頫“斗茶图”等,都是描写唐宋时期男子斗茶场面的佳作。

自元明以来,随着异族频繁入侵和专制统治,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出现断裂,诸如唐代煎茶、宋代点茶这样的传统艺能早已湮没无闻,稍稍有几分恢复者,观者往往惊怪不已,以为是“日本茶道”、或“韩国茶礼”,正所谓“数典忘祖”者也,令人唏嘘不已。这些其实是唐宋时期“四般雅事”之一,后来东传至日韩,并得到保留,在大陆却渐次式微甚至淹没了。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复兴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了传统艺能的优雅和深奥,认识到了蕴藏其中的传统文化底蕴。仅就茶文化而言,如果要复兴中华茶道文化,就应该从唐代煎茶、宋代点茶开始,从煎茶、斗茶、分茶开始,这样才能找到中华茶道文化的源头。正如宋代理学家朱熹《观书有感》一诗所吟诵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本清源,反朴归根,这样中华茶道文化才真正有了“根本”,有了生命力,才能开放出美丽的花朵。

这大概是范仲淹《斗茶歌》带给我们今人的一些启示吧?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24202329 23292083 20832676 26763759 37595425 54254910 49103812 38122824 28244476 44765425 54254910'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86278) and MATCH(title) AGAINST('24202329 23292083 20832676 26763759 37595425 54254910 49103812 38122824 28244476 44765425 54254910'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