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茶 > 青茶知识> 正文

乌龙茶的特征与基本冲泡

2022-11-05 17:15:11热度:41°C


一、乌龙茶的概念

乌龙茶经过采摘、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制成。主要产于福建省、广东省和台湾。1.萎凋:将采摘的茶叶晒干,挥发茶叶中的草气,散发出茶叶的香味。2.杀青:将茶叶放入煎锅中,在高温下杀死茶叶细胞,从而稳定茶叶质量。3.揉捻:将茶叶用布包裹,揉成球状或半球状。4.烘干:将茶叶烘干,使水分流失。

二、乌龙茶的品质特征


乌龙茶的制作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做法,品质也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所以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香气,有“绿叶红棱”的美誉。1.发酵度:半发酵2。特点:原料与对应物叶子相反;绿色;花果香味;汤是绿色的;味甘蜜,舌香。3.茶叶品质:乌龙茶不冷不热,清凉甘甜,属于中性茶,适合大多数人饮用。

4.功效:具有美容、减肥的功效,在日本被称为“美容茶”、“保健茶”。a .乌龙茶有消脂减肥的功效。因为乌龙茶的主要成分——单宁酸,有利于脂肪代谢,从而促进减肥。b .乌龙茶有美容作用。乌龙茶能降低血清中性脂肪和胆固醇,增加SOD活性,对皮肤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比如皮肤湿润,有弹性,有张力,血液循环好等等。

三、乌龙茶的代表性名茶

1.安溪铁观音安溪是中国乌龙茶的主产区。铁观音不仅是茶树品种的名称,也是茶的名称。自从它问世以来,就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成为乌龙茶的代名词。安溪铁观音春茶品质最好,其次是秋茶和夏茶。安溪铁观音的品质特点:形状卷曲、结实、打结,绿根绿腹蜻蜓头型;颜色是绿色;香气浓郁持久,兰花香气明显,有“七泡更香”之说;汤色金黄明亮,滋味醇厚甘甜,带着蜜枣的味道,有一种令人神往的“观音韵”;叶底厚实,光亮有光泽。铁观音按香气主要分为清香型铁观音、浓香型铁观音和韵香型铁观音。2.大红袍武夷岩茶产于福建武夷山。大红袍、铁罗汉、白芨关、水金桂是武夷冷杉中最珍贵的。边肖今天在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大红袍。

人们常说的大红袍,是指生长在武夷山腹地怪物猎人悬崖上的六棵茶树。因为生长在悬崖上,温湿度适宜,泉水湿润,由枯叶、苔藓等腐烂植物形成的有机肥滋养,使得大红袍独具一格,品质非凡。大红袍可以冲泡七八次而不失去原有风味。3.东方之美

东方美人,产于台湾,是半发酵乌龙茶中发酵最多的茶,发酵度在70%左右。它也被称为白浩乌龙茶,因为它有突出的芽。东方美人大致在端午节前后的六七月采茶。原料最特殊的地方是采摘的茶叶必须被小绿叶蝉咬吸,因为小绿叶蝉的咬吸程度决定了东方美人茶的香气,即小绿叶蝉(推荐阅读::云南白茶,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访问:茶文化,:www.guniangcha.com)的唾液与茶叶酶的化学反应会使茶叶产生一种花香和果香。所以采摘的茶树不能用农药,原料来之不易,茶叶极其珍贵。此外,茶叶需要经过二次发酵,然后烘干后进行揉捻和干燥。

据说东方美人的起源是英国茶商送给维多利亚女王的东方美人茶,品茶后受到女王的称赞。因为茶叶来自东方,所以得名“东方美人”。4.乌龙茶基础冲泡1。设备选择:宜选用小盖碗或宜兴茶壶。2.暖杯:冲泡前将开水倒入锅中,以提高器皿的温度。3.酿造水温:100

4.出汤时间:第一泡可以泡15秒左右,然后出汤时间可以是

乌龙茶的制作方法

乌龙茶制作方法

乌龙茶制作方法十分讲究,采摘青心乌龙等良种芽叶,经晒青、凉青、浪青、炒青、揉捻、初烘、多次反复的团揉(包揉)、复烘、再焙火而制成。【站长 推荐:普洱是黑茶吗,学习茶知识请关注:www.guniangcha.com]

而乌龙茶制作方法中茶叶的采制也很有讲究。冻顶茶一年四季均可采摘,春茶采期从3月下旬至5月下旬;夏茶5月下旬至8月下旬;秋茶8月下旬至9月下旬;冬茶则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采摘未开展的一芽二、三叶嫩梢。采摘时间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最佳,采后立即送工厂加工。其制作过程分初制与精制两大工序。初制中以做青为主要程序。做青经轻度发酵,将采下的茶菁在阳光下暴晒20~30分钟,使茶菁软化,水分适度蒸发,以利于揉捻时保护茶芽完整。萎凋时应经常翻动,使茶菁充分吸氧产生发酵作用,待发酵到产生清香味时,即进行高温杀青。随即进行整形,使条状定型为半球状,再经过风选机将粗、细、片完全分开,分别送入烘焙机高温烘焙,以减少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

按上述乌龙茶制作方法制作的茶叶,其上品外观紧结弯曲,呈条索状,色泽墨绿鲜艳,并带有青蛙皮般的灰白点,干茶具有强烈的芳香;冲泡后,汤色略呈橙黄色,有明显清香,近似桂花香,茶汤入口生津富活性,落喉甘润,韵味强。叶底边缘有红边,叶中部呈淡绿色。

以上就是对乌龙茶制作方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乌龙茶的制作方法有所帮助。

乌龙茶知识连载一

乌龙茶指的是制茶分类中的半发酵茶类,其制作特点是茶鲜叶未经杀菁;一面萎凋,一面振动、搅拌,进行有控制的一定程序的发酵即现代称之为“做菁”的工序,然后高温炒揉烘焙而成。庄任在《乌龙茶的发展史与品饮技术》中说“迄今我们见到的叙述乌龙茶制作方法的最早文字,以1717年曾任崇安县令陆廷灿《续茶经》(1734)所引王草堂《茶说》最为明确。”忽视了早于《茶说》40年的武夷茶僧释超全《武夷茶歌》(约1685-1700)云:“景泰年间(1450-1456)茶久荒,嗣后岩茶亦渐生。凡茶之产惟地利,溪北地厚溪南次,平洲浅渚土膏轻,幽谷高崖烟雨腻。凡茶之候视天时,最喜天晴北风吹,苦遭阴雨风南来,色香顿减淡无味。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时候天气,鼎中笼上炉火红,心闲(一作专)手敏工夫细”概括了乌龙茶的这一条经验:茶叶采制期间,干燥凉爽的气候有利于茶叶形成香多味浓的上乘品质,而气温湿度的“南风天”则难于制作好茶。名僧茶诗中的制作过程,正是如今乌龙茶做菁工艺的前提。王草堂于康熙乙丑(1711)至武夷,隐居于武夷山庄,整理《武夷志。》阅读了释超全《幔亭诗稿》,见到《武夷茶歌》极为赞誉地说:“释超全《武夷茶歌》‘如梅斯馥兰斯馨,心闲手敏工夫细’形容殆尽矣”可知王草堂是受《武夷茶歌》之启示,于是才写出《茶说》可见乌龙茶做青艺应在《武夷茶歌》所说之前。

古代武夷茶采制特点:陆廷灿在《续茶经》引《随见录》云:“凡茶见日则味夺,唯武夷茶喜日晒。武夷造茶,其岩茶的僧家所制者最为得法。”又引王草堂《茶说》得到证实。武夷茶自谷雨采至立夏,谓之头春。约隔二旬复采,谓之二春,又隔又采谓之三春。头春叶粗味浓,二春、三春叶渐细,味较薄,且带苦味矣。夏末秋初,又采一次,谓之秋露,香更浓,味亦佳。但为来年计惜之,不能多采耳。”《茶说》论述乌龙茶制焙方法更为详细。“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岕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萝龙井,皆炒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摝(振动)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老叶及枝蒂,使之一色焙之以烈其气,汰之以存精力。乃盛于篓乃鬻于市”。《随见录》作者把武夷岩茶加工方法简炼的写出,殊为可贵。其制法特点,要经过晒、炒、焙和拣。文中谈到乌龙茶独特的“晒青”工艺(包括摊与摝的工序)及待到茶叶香味发起后即行炒与焙,两者之手法、火候均须恰当掌握,其次将乌龙茶冲泡后的茶叶色泽半青半红的特征都简要备至,由此可见,武夷岩茶的采制与现行乌龙茶各色品种的采制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

1671年苏格兰栏人林萨(Auen Ram Say)。《茶歌》云:“称家乡之殊珍兮,而百草之尤,称奇茶兮,武夷之名最优。”当时国际上只有绿茶和红茶两类,故以汤色分武夷茶为红茶。(不能说是今之红茶)由于武夷岩茶名扬四海,声震环球,销量剧增。方圆百十里外茶农(包括江西的“江西乌”)争先把茶运至星村墟市冒充岩茶出售。为适应外销市场日益扩大的需求,闽南乌龙茶是最早仿制武夷岩茶。泉州安溪一带茶农先到闽北向寺庙的“闽南人为茶师”学习制茶工艺,这种制茶工艺便从闽北传入闽南。于是“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真伪混杂人聩聩,世道如此良可嗟”(释超全《安溪茶歌》)。阮旻锡是武夷山茶僧,对武夷岩茶制法有亲身经验,才能理解安溪茶农的仿制。安溪乌龙茶异军突起,达到真伪难辨的地步,形成闽北、闽南两大乌龙茶产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