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绿茶 > 绿茶知识> 正文

双井绿茶产地

2020-12-11 10:45:50热度:160°C

双井绿茶产地

双井绿产于江西修水县杭口乡双井村。双井茶已有千年历史,宋时列为贡品,历代文人多有赞颂,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曾有“山谷家乡双井茶,一啜犹须三日夸”,并曾把该茶送给他的老师苏东坡。双井绿为修水县恢复历史名茶,历史上该茶谓之双井茶。因该茶起源于修水县杭口镇双井村,茶取地名。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了。据史载,修水县产茶始于唐盛于清,有1200多年历史,是江南著名的茶区之一,是“宁红”和“双井绿”茶的原产地与主产区。清光绪31年(1905年),茶园面积达43万亩,年出口茶叶30万箱,茶叶收入占农业收入比重51.64%。至上世纪90年代,修水县仍有茶园面积8万亩,年产茶6万担,茶业财税收入2000多万元,占全县财税总收入的五分之一。

早在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将家乡精制的“双井绿”茶推赏于京师,一时名动京华,被欧阳修誉为“草茶第一”。苏东坡、欧阳修、司马光、梅尧臣等文豪诗人赞美双井茶的诗多达百余首。

县志载,1958年修水茶厂特制的超级宁红工夫茶和修水茶科所特制的双井绿茶向庐山会议献礼,作为会议的专用茶获中央领导同志好评。同年,修水茶科所研制的高级宁红“山谷红”人选为国务院招待外宾礼茶。

茶产业虽是修水县的传统产业,但也是在曲折中发展前进,20世纪末一度走入低靡,茶园面积由80年代的10万亩锐减至不足2万亩,企业经营艰难。2002年,修水成为全国首批20个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达标县后,县委、县政府抓住这一机遇,将茶叶列入农业产业化“1116”工程,作为全县农业四大支柱产业来抓,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与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使一段时期处于低谷的茶业得到了恢复性快速发展。茶园面积迅速扩大,产量产值连年翻番,名牌知名,市场扩大,茶农增收,财税增长。

双井绿为修水县恢复历史名茶,历史上该茶谓之双井茶。因该茶起源于修水县杭口镇双井村,茶取地名。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了。据史载,修水县产茶始于唐盛于清,有1200多年历史,是江南著名的茶区之一,是“宁红”和“双井绿”茶的原产地与主产区。清光绪31年(1905年),茶园面积达43万亩,年出口茶叶30万箱,茶叶收入占农业收入比重51.64%。至上世纪90年代,修水县仍有茶园面积8万亩,年产茶6万担,茶业财税收入2000多万元,占全县财税总收入的五分之一。

早在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将家乡精制的“双井绿”茶推赏于京师,一时名动京华,被欧阳修誉为“草茶第一”。苏东坡、欧阳修、司马光、梅尧臣等文豪诗人赞美双井茶的诗多达百余首。

县志载,1958年修水茶厂特制的超级宁红工夫茶和修水茶科所特制的双井绿茶向庐山会议献礼,作为会议的专用茶获中央领导同志好评。同年,修水茶科所研制的高级宁红“山谷红”人选为国务院招待外宾礼茶。

茶产业虽是修水县的传统产茶叶展柜摆设图片大全顺丰台湾寄茶叶到广州需要多少天业,但也是在曲折中发展前进,20世纪末一度走入低靡,茶园面积由80年代的10万亩锐减至不足2万亩,企业经营艰难。2002年,修水成为全国首批20个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达标县后,县委、县政府抓住这一机遇,将茶叶列入农业产业化“1116”工程,作为全县农业四大支柱产业来抓,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与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使一段时期处于低谷的茶业得到了恢复性快速发展。茶园面积迅速扩大,产量产值连年翻番,名牌知名,市场扩大,茶农增收,财税增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