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主要产区包括
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很多茶叶的命名都和地名有着很大联系,而安吉白茶的产地就是在浙江省安吉县的溪龙乡,在这里从几百年前就出现了白茶,由于地理优势的缘故,让这里的白茶有着很高的养生价值,并且也陪伴安吉人们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也成为了当地一个主要的经济来源,因此,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安吉白茶的产地吧!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北部,这里山川隽秀,绿水长流,是中国著名的竹子之乡。安吉白茶,为浙江名茶的后起之秀。白茶为六大茶类之一。但安吉白茶,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其白色,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
安吉白茶产地环境
安吉地处天目山北麓,这里群山起伏,树竹交荫,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安吉还有“中国竹乡”之称,植被覆盖率为60%,而茶竹之缘,值得品味。“川源五百里,修竹半期间”,安吉白茶生长于原始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70%以上的浙江西北部天目山北北麓,地形成“畚箕形”的辐射状地内,天目山和龙王山自然保护区为产业区筑起了一道天然屏障。
安吉全年气候温和,无霜期短,冬季低温时间长,绝对低温一般在10度以下,空气相对湿度81%,直射的蓝紫光较少。土壤中含有较多的钾,镁等微量元素。这些特定的条件,为安吉白茶返白过程和物质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安吉白茶中氨基酸等氮化合物及营养物质的形成和积累,为茶叶香郁味鲜的品质奠定基础。
安吉白茶历史记载
安吉最早于1930年在孝丰镇的马铃冈发现野生白茶树数十棵,“枝头所抽之嫩叶色白如玉,焙后微黄,为当地金光寺庙产”(《县志》),后不知所终。安吉白茶树为茶树的变种,极为稀有。春季发出的嫩叶纯白,在“春老”时变为白绿相间的花叶,至夏才呈全绿色。如此珍奇的茶树品种,孕育出品质超群绝伦、卓而不群的安吉白茶,使中国的茶类百花园更为多姿多彩。
1982年,在天荒坪镇大溪村横坑坞800米的高山上又发现一株百年以上白茶树,嫩叶纯白,仅主脉呈微绿色,很少结籽。当时县林科所的技术人员刘益民、程雅谷等大号茶叶罐在4月4日剪取插穗繁育成功,至1996年已发展到1000亩,可以采制的只有200亩,年产干茶不足千斤。因其氨基酸含量高出一般茶一倍,为6.19%—6.92%,茶多酚10.7%,在1989年浙江省第二届斗茶会上以“玉凤”茶名获99分的最高分,次年又获99.3分,1991年再获浙江省一类名茶奖。安吉白茶,1996年每500克售价1500-2200元,因数量少,供不应求。
安吉白茶的采摘标准
第一点:安吉白茶要分批多次
其中包括了:早采、嫩采,要勤采、净采,不漏采。
第二点:安吉白茶采摘的要求
1、要求一芽一叶,芽叶成朵,大小均匀,不能采碎叶,不带蒂头、老叶,不采奶叶、鱼叶,留柄要短。
2、鲜叶要提手采,轻采轻放,用竹篓盛装、竹筐贮运,防止重力挤压鲜叶,确保鲜叶质量。
第三点:采摘安吉白茶要做到五分开
1、幼龄茶树叶与成年茶树叶要分开。
2、长势不同的鲜叶要分开,特别受过冻害、病虫害,老叶少的茶树。
3、晴天叶与雨水叶要分开。
4、不同地块的鲜叶分开。特别阳坡与阴坡茶叶,山上和水田的要分开。
5、上午采的叶与下午采的叶要分开。
第四点:采摘安吉白茶五分开的原因
因为不同的安吉白茶鲜叶,它们的芽叶大小、叶张厚薄、颜色深浅、茎梗粗细、水分含量都不一样。
1、成年茶树的鲜叶,梗子细、叶张薄,炒制时要求温度低一些。
2、如果将它与幼龄茶树的叶张厚、芽头大、梗子粗的鲜叶混在一起炒制。
3、结果会使前者由于温度太高而出现焦边,后者由于温度不够高而出现红梗红叶。
安吉白茶是独特的茶树种类
安吉白茶是天然形成的茶树叶色可逆性白化变异材料,当发现时,已经仅剩单株,面临绝种危险,为了抢救这一珍稀资源,做了研究。
通过研究证明,安吉白茶是一个温度敏感的自然突变体,其白化性状得到表现的必要条件为芽萌发时的环境平均温度不高于20℃。而白化后复绿的启动温度约在16~18℃之间,在田间表现为日均气温需稳定通过15℃达10天。
该结果为确定安吉白茶的适宜推广区域确立了理论依据,并阐明了安吉白茶叶片白化的直接原因为叶绿体膜结构发育遭遇障碍,色素蛋白复合体消失,叶绿素合成受到阻滞,叶绿体退化解体。
而伴随叶绿体结构的异常变化,出现蛋白水解酶活性升高,导致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是安吉白茶特有品质性状的主要成因。
以上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安吉白茶是一种非常特异的茶种,它是特定的优良生态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茶树,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物种,属绿茶类,与中国六大茶类中“白茶类”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是不同的概念:白毫银针、白牡丹指由绿色多毫的嫩叶制作而成的白茶;而安吉白茶是由一种特殊的白叶茶品种中由白色的嫩叶按绿茶的制法加工制作而成的名绿茶。它既是茶树的珍稀品种,也是茶叶的名贵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