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的采摘工艺
相信爱喝茶的朋友对碧螺春并不陌生,情有独钟,因此碧螺春在市场上往往都是供不应求的。碧螺春除了自己饮用外,还是一种非常拿得出手的送礼佳品,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制作工艺才能孕育出如此上好的茶中佳品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碧螺春的采摘工艺吧!
碧螺春的采摘时间一般在春分至谷雨这个时间段之间,特别是在清明节前采制而成的明前茶的品质最为的好。通常采摘的原料为刚刚长出来长度为一两厘米左右的嫩芽。采摘回来的鲜叶不是全部都是可以用的,还要经过精心的挑拣才行,要将那些不符合标准的挑拣出来不要掉,使得要进行制作的芽叶能够保持整齐一致。
碧螺春的产地
碧螺春的产地在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区。洞庭山分东西两处,洞庭东山为三面环水的半岛;洞庭西山则为太湖上的小岛。东西洞庭山均为果茶间种。这里,太湖碧水,烟波浩渺。茶树与批把、桔子、杨梅等果树交错相间,枝叶相连,根脉相通;从果树枝叶中透过来的稀疏的阳光,浸透着花果之香。真是:“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由于太湖地区土壤质地比较松疏很适合茶树的生长。因为茶树种植与果树交错种植,所以生产出来的碧螺春带有特殊的花果香味。洞庭湖的历史也是比较沧桑的,大自然带着沧桑可谓碧血丹心下孕育出碧螺春,具有独特的幽韵。
在金庭镇当时称之为西山镇,在西山镇中有十二个行政村都种植茶叶。主要的茶区在东村、衙甪里、缈村等一带。剩下的其他各个村落也有所产量。而东山镇中以碧螺、双湾、杨湾、陆巷、莫厘五个村为主要产区。两个针产出的产业越有294.7吨,其中碧螺春产量有152.3吨。
碧螺春有消炎杀菌的功效
洞庭碧螺春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此外,碧螺春有很好的消炎杀菌的功效。研究表明,碧螺春含有较多的多酚类物质,能使蛋白质凝固沉淀,茶多酚与单细胞的细菌结合,能凝固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如危害严重的霍乱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放在浓茶中浸泡几分钟,多数就会失去活力。因此,我国民间常用浓茶治疗细菌性痢疾,或用来敷涂伤口,消炎解毒,促使伤口愈合。现在有以茶为原料制成的治疗痢疾、感冒的成药,疗效也比较好。在过去打仗士兵受伤后,因缺医少药,部队很多士兵都用以上方法消炎和治疗。汉代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病杂论》中记载:“茶治脓血甚效”。用绿茶浓煎汁,清洗擦创伤性伤口,能杀菌、消炎、生肌。民间人们不慎创伤和长疖子后都用绿茶治疗。其方法是:将绿茶浓煎,用茶汁反复清洗伤口或长疖子部位,再将茶叶放在嘴里嚼烂,敷在伤口或长疖子的部位包扎好,两三天后即可见效,效果十分显著。
碧螺春有很好的提神功效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所以碧螺春扑鼻的香味和口感有很好的提神功效。唐代诗人白居易《赠东邻王十三》诗曰:“携手池边月,开襟竹下风。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说明古人已知道茶有很好的提神功效。碧螺春在提神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洞庭碧螺春独特的将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其成品茶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饮之让人神清气爽,精神百倍。洞庭碧螺春较好的提神功效还归功于茶叶中较高含量的的咖啡碱。咖啡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增进思维、提高效率的功能。茶叶知识学习网建议茶友睡前不宜饮洞庭碧螺春茶,这同样是由于茶叶中含有的咖啡碱能够刺激人体的神经中枢鹤俸茶叶标准,让人精神振奋,不能入睡。
碧螺春有清热降火的功能
碧螺春是典型的炒青绿茶,尤其是叶片比较粗老的绿茶,有很好的清热降火的功效。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茶苦味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借火气而升散。”是古人对茶叶清热降火功效的明确肯定。洞庭碧螺春的制作特点很大程度上保存了鲜叶中的茶多酚类,咖啡碱等营养物质,在清热降火方面功效更好。在盛夏三伏天,酷日当空,暑气逼人的时候,饮上一杯清凉的碧螺春茶,都会感到身心凉爽,生津解暑。这是因为茶汤中含有茶多酚类、糖类、氨基酸、果胶、维生素等与口腔中的唾液起了化学反应,滋润口腔,不仅能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同时,由于绿茶中的咖啡碱作用,促使大量的热量从人体的皮肤毛孔里散出。据报道,喝一杯热茶,通过人体的皮肤毛孔出汗散发的热量,相当于这杯茶的50倍。
相关介绍:
碧螺春茶外形尚有螺状,色泽深绿,稍有碎片,香气淡薄,滋味浓厚,汤色黄绿,叶底也欠匀整,价格基本保持在每斤100元上下。甚至有些碧螺春价格低至5、60元,则属于边缘茶品,非本地所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