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将打造成“中国黄茶之乡”
今天,岳阳市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透露,将在5年内投入10亿元,做实“中国黄茶之乡”,做大黄茶基地、做强龙头企业、做响黄茶品牌,促进经济发展、茶农致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于培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力峰出席。
岳阳是黄茶之冠君山银针的主产区。2010年,岳阳市生产、销售黄茶1.5万吨,产值5.6亿元,均占全国黄茶产销量的六成以上。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君山银针被国内茶界专家评定为中国黄茶标志性品牌。今年10月12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岳阳市“中国黄茶之乡”称号。
新闻发布会上,岳阳市表示将大力支持以君山茶业公司为代表的黄茶龙头企业,未来5年将投入10亿元,将全市茶园面积发展到100万亩,实现年产黄茶10万吨、黄茶综合年产值100亿元。目前,君山茶业公司已规划投资1.58亿元,在岳阳市君山区兴建一座集产学研于一体的黄茶产业园,并进一步挖掘、创新黄茶紧压茶工艺,在君山黄金砖、黄金饼等紧压茶的基础上,推出更多规格、更多形式的黄茶紧压茶,以独特的品饮、保健价值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蔡力峰指出,岳阳获得“中国黄茶之乡”称号是水到渠成、名副其实,希望岳阳以此为契机,科学规划,协同配合,从黄茶生产、加工、营销等各个方面落实措施,促进黄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并以此带动全省茶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雅安黄茶简介黄茶是六大茶类之一且我国独有的茶类,历史悠久,因加工过程中的“闷黄”作用,成茶汤色、叶底黄亮而得名,其基本品质特征还包括甜香明显,滋味醇爽回甘等。主要出产于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和广东等省,因加工原料不同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现代工艺的黄茶由绿茶加工发展而来,基本工艺为杀青—闷黄—干燥,不同黄茶闷黄条件不同。
雅安黄茶杀青
尽管我国黄茶产地多,但由于其工艺复杂,茶叶品质不稳定,生产效率低,统计显示,2013全国黄茶总产量仅179吨,仅为全国茶叶总产量的0.01%,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蒙顶山是世界茶源,蒙顶山黄芽是中国黄茶的代表,雅安黄茶因原料不同分为黄芽茶(蒙顶山黄芽)、黄小茶、黄大茶。
1 历史沿革
“黄芽”名称最早来源有借名之意,道家烧丹以铅华为黄芽,铅外黑内怀金华,金华即黄芽,乃铅之精英也。故茶之黄芽,取义茶之精华也。而“黄芽”一词最早为茶名见于唐敬宗年间李肇《国史补》“寿州有霍山之黄芽,蕲州有蕲门团黄”。但彼时“黄芽”是指茶树品种,以自然发黄的茶芽蒸制为的团茶。
关于饼茶制作,陆羽《茶经》记载“若茶之至嫩者,蒸罢热捣,叶烂而芽笋存焉”。“蒸罢热捣”四字道出当时蒸青后的茶叶根本不降温干燥。“如同无意之中添加了在现代被称为“闷黄”的工序,使茶、茶汤发黄”。南宋赵汝砺《北苑别录》有关于宋代饼茶加工的记载也表明,饼茶在蒸青后加水研磨,随后干燥,经历反复入火,过水的湿热环境,稍有不慎,茶色发黑。
再者从品饮方面来看,陆羽《茶经五之煮》有品茶前,将干茶“持以逼火,屡其翻正”的记载,“在唐代的干燥技术与贮藏条件下,饼茶含水量很高。饮用之前,如没有烤茶的手续,则很难将饼茶碾碎成末,也很难保持茶的香味”。成都考古研究所根据宋代出土茶具认为宋代的茶叶主要是发酵茶。
由此可知,无论是茶叶蒸青后趁热捣碎,还是加水研磨,并反复焙火等,均无疑促使茶叶中多酚类物质氧化,茶色发黄,滋味醇化,只是古人无现代生物化学意义上“黄茶”的概念,多从外形上定名蒙山茶,其中蒙顶石花是最早(825年左右)有确切记载的,最富盛名的蒙山茶名品,可视为如今蒙顶黄芽的肇始。且就蒙顶山而言,黄茶发展早于绿茶。
雅安黄茶初包
到了明清,散茶逐渐流行,炒青绿茶工艺日渐成熟,人们开始认识到加工及存放不当产生黄变对绿茶品质的影响,张源《茶录》提到炒制过程“久延则过熟,速起却还生,熟则犯黄,生则著黑”。闻龙《茶笺》有“散所炒茶于筛上,阖户而焙。上面不可覆盖,以茶叶尚润,一覆则气闷罨黄”,又“松萝法”“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色黄,香味俱减”。
随着人们不断(随机推荐:一斤茶叶,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 关注:www.guniangcha.com)认识与实践,最终发现黄变的“绿茶”有独特的滋味,加之绿茶长途运输进贡过程难免吸湿变质,进而探索发展了“闷黄”工艺,开始形成具现代意义的工艺黄茶,并以其工艺制作“仙茶”入贡。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真茶性冷,唯雅州蒙山出者,温而祛疾”。可知当时蒙山确有茶经轻微发酵。清代名山知县赵懿《蒙顶茶说》“每芽仅拣一叶,先火而焙之。焙用新火燃猛火,以纸裹叶熨釜中,侯半焉,出而揉之……所揉均摊于纸上,绷于釜口烘令干,又精拣其圆润完洁者为正片贡茶。茶经焙,稍粗则叶背焦黄,稍嫩则黯黑……”,中文工艺可见现代黄茶“闷黄”雏形,一用纸包好后,用竹叶包好放到釜中;二闷烘,放到釜中,绷紧釜口,再烘干。
然而,黄茶制作程序繁复,成本高昂,主要供应皇室,不适合平民饮用,故百姓多只闻其名,未见其形,也是后来蒙顶黄芽技术失传的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先后建立了蒙山茶厂,茶树良种繁育场等茶叶生产发展企业,1958年,梁伯希等指导恢复蒙山传统名茶,1962——1965年间,杨天炯等结合现代技术,将蒙顶黄芽定为黄茶类,并系统总结了其制作工艺。
2地理环境
四川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也是我国最早茶叶市场的形成地,蒙山作为四川产茶的中心,有我国最早人工植茶的文字纪载,被誉为“世界茶源”。
蒙山位于北纬30°地带,海拔948-1551米,因“雨雾蒙沫”得名,古代蒙山地跨雅、邛、名、芦四县;唐时起,“蒙顶”特指贡茶产地,在今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其山有上清、菱角、井泉、甘露、玉女五顶,形如莲花五瓣,最高上清峰,海拔1456米。
蒙山茶区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年平均气温13.4℃,年降雨量2000-2200mm,雨季达半年之久,有“西蜀漏天”之称。土壤肥厚,棕、黄壤土居多,PH4.5-6,富含有机质,渗透、储水性好,适宜植茶。
3品质特征
雅安黄茶干茶色泽黄绿,汤色黄绿明亮,香气甜香带花香,滋味甜醇,叶底黄绿明亮。
4冲泡方法
1取雅安黄茶3-4g,投入玻璃杯或盖碗中
2以茶水比1:50,80-90℃水温冲泡
3 30秒左右饮用即可。
雅安黄茶茶汤可溶性糖类、氨基酸,水浸出物含量较高,多酚类、咖啡碱含量也相对较高,茶汤滋味协调,表现为醇爽回甘,带甜香,汤色明亮。
对于雅安黄茶而言,冲泡时间越长,香气略有下降,且温度越高,随冲泡时间延长茶汤汤色、滋味下降趋势越明显。而水温的较低时,香气、汤色较好,但滋味稍显淡薄。
5保健功效
由于黄茶独特的“闷黄”作用,多酚类物质发生非酶促氧化,刺激性和收敛性大大降低,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增。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人们对黄茶功效有了更多的认识。众所周知,自由基含量过高对茶叶品质、抗氧化功能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消极作用。刘国根等研究表明六大茶类自由基含量高低为:黑茶>青茶>红茶>黄茶>绿茶>白茶。黄茶加工中,由于多酚氧化酶活性在鲜叶高温杀青过程中已基本丧失,从而减少了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过程。因此就消除自由基、抗氧化、防衰老的角度而言,黄茶相比目前市场热卖的普洱茶、乌龙茶、红茶等,具有更好的抗癌效果和更高的保健价值。吴艳艳[7]提出,黄茶维生素C含量高于白茶。釜山国立大学赵欣等采用MTT法对黄茶进行体外抗癌效能比较实验,提出黄茶对HT-29结肠癌细胞有较强的诱其凋亡的能力,比绿茶具更好的抗癌预防效果。邓潇潇等研究了黄茶对SD大鼠胃损伤预防效果,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黄茶(1000mg/kg灌胃浓度)具有良好的胃损伤预防效果。此外,黄茶还富含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具消食、增强血液循环、防治心血管疾病、利尿解毒等功效,并非常适合肠胃功能不好的中老年人群饮用。
雅安黄茶中黄大茶鲜叶
6素问雅安黄茶
《素问雅安黄茶》是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联合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雅安市茶叶学会、蒙顶山茶业、川黄茶业集团、蒙顶皇茶集团、宽和茶业、茶旅世界、临风(厦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追溯雅安黄茶之源、探寻雅安黄茶传统工艺、弘扬雅安黄茶品格,大力推广雅安蒙顶山茶和茶文化。
荆楚文化,浸染了一座城市,渗透了一个茶类。一个茶类,又包罗着一座城市的气象,从此千丝万缕,深深关联。
黄茶,似乎很符合岳阳的气质。温润,醇厚,退去了入口的苦涩,化为一种醇和的甘甜,启人心神。如同那一个个时代苦痛的知觉者,从屈原到杜甫到范仲淹,虽饱经忧患与无常,却在挣扎与战斗中欲显敦厚,终而把志趣安放并坚固在生活的细节里,悲伤而不消沉。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漂泊,贬谪,流放……岳阳,几乎是历代失意之人南下的必经。范仲淹也不禁开篇感慨: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而正是这两千多年的三苗南蛮之地,却因原始与闭塞而另有着一个个浪漫的符号:巴陵,云梦,君山,洞庭……
八百里洞庭
南湖北港
对岳阳茶的印象,唐人便有,“茶出潭、岳、辰、澧州”,李肇的《国史补》,已然把岳州“灉(yōng)湖含膏”(饼茶加工时,茶叶液泡中的内含物质经挤压附着在茶叶表面,久之成为膏状物,是茶叶品质好的说法)作为其中名目。中唐时期(建中二年,781年),即使远在吐蕃的赞普,也洋洋得意地向唐使炫耀着自己也喝着包含灉湖茶在内的多种茶叶,可见其影响范围之广。
华容县胜峰乡簸箕山茶园
唐时的灉湖,如今称作南湖,是由洞庭湖派生出来的自然湖泊,倚山而卧,和城而生。我们到的时候下起了微微细雨,水闲如镜,烟霭朦胧。伫立湖边,任时光倒退,不知是否正与千年前园中的茶农擦肩,或是品尝着新茶初制的热闹。
岳阳南湖
灉湖茶,便是最早的岳阳茶,虽不能肯定是否属如今的黄茶类,但从唐宋茶名“岳州之黄翎毛、含膏冷”(明张谦德续《茶经》)中,似乎可窥知一二。若根据唐代蒸青饼茶加工及存放的史料推测,蒸青过后饼茶在含水量相对较高的情况下,经趁热捣烂,蒸压,以及温火焙藏,已具备使其中多酚类物质湿热转化的条件,不排除使叶色黄变、滋味醇和的可能,只是古人无黄茶的概念罢了。
唐代饼茶藏焙( 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南湖的主要支汊,也就是当年的北港,是灉湖茶的演变,北港在今天岳阳楼区王家河附近,西岸便是老城。“岳州北港之茶甚佳,最受蒸,愈蒸愈佳……”,成为了宋人对前朝味蕾的延续。 ▲当年的北港,岳阳王家河( 图片来自网络)
帝子白鹤
战国前,洞庭湖有一个诗意的名字:云梦,是当时楚国方言“湖泽”之意,“云在江之北,梦在江之南”,统称云梦。后来,由于泥沙的沉积,只长江以南,还保持一片浩瀚的大湖,后人便以湖中君山(原名洞庭山,洞庭盖神仙洞府之一)之名,命名此湖为洞庭湖。
君山岛(图片由岳阳茶协提供)
岛上的茶,因那段故事更加动人,不知白鹤寺前的茶苗可还记得二妃的模样,明知传说神话,我们总还是愿意相信娥皇女英的播撒,不然为何岛上如今,多斑竹与茶林,小径穿行,似乎帝子眷恋的守护。
岛上茶园
抛开演绎的成分,洞庭湖心,君山岛屿,在偏南季风和洞庭湖水体暖湿气流双重作用下,形成了岳阳茶得天独厚的生长小气候,到了宋代,灉湖茶虽已不甚种植,而君山僧侣在白鹤寺等处又有了新的开辟,所种之茶,取名白鹤茶,“味极甘香,非他处草茶可比并”,用白鹤井水冲泡,茶如白鹤在水中行走,起落不定。
白鹤泉
岛上的茶,因“嫩绿似莲心”,如“白银盘里一青螺”,到了清代更作为极为尊贵的皇家贡茶供太庙之用。君山岛产茶有着独一无二的地域优势,然而传统的工艺的黄茶,大名鼎鼎的“正宗的”君山银针,似乎更多存在于我们的臆想中。据说这是世界上唯一“会跳舞的茶”,泡在杯中可三起三落,却不知有多少人真正见过。
骚客黄茶
我依然坚信黄茶有它独特的,无可取代的魅力,闷黄,始终是黄茶的核心,但闷黄程度难以掌握,难度极大,导致好的黄茶一泡难求。而闷黄的程度,决定着滋味的高度。纵使如今途径多样,但不变的,还是多酚经湿热氧化,含量下降,保留了绿茶的鲜爽,又不似绿茶苦涩,且糖类物质有所上升,滋味更加甜醇,黄叶黄汤,透着一种温润的明亮。
传统君山银针
但如今,黄茶,在这里,又是否面临着同样的流放?我们固然鼓励创新,然而街巷茶店,触目所及,虽都叫做黄茶,却有着百般花样,有做成饼状的,有形如千两的,紧压,加花,发花,变化的甚至让我们都有所惊诧,对黄茶的探索似乎把重点放在了外在形色的改造上:色变的品种,外源花香,不同的造型,而对黄茶本身的口感品质,却似乎模棱两可,反而横生出许多“新的”定义,令冲着“黄茶”而来的消费者陷入另一种困惑。唐宋饼茶固然有属于黄茶的范畴,但黄茶的滋味,也不独仅仅是外形上的简单归附。
一座城市,与一个单独茶的品类关联千年,在文化气息上还如此近似,之于传播,尤其具备了相当大的优势,一如黑茶之于安化,铁观音之于安溪,岩茶之于武夷,白茶之于福鼎。
黄茶的演变,曾有的赞誉毋庸置疑,但品质的形成,更多源自于加工过程中人的理解与参与。如今,这里的黄茶,似与历代骚客诗人一般,被流放在不同的环境,只是那时文人在挣扎过后,依旧保有自己的不变的志趣,改变或改造着环境,而做黄茶的人,又可有把这份坚守这份信念安放在茶里?
唐末诗僧齐已云:灉湖为上贡,何以惠寻常。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
历代的推崇,必有当时的感动,也使得我们原本就抱着期待而来,来寻找自己想象中的味道。却被许多新的,花样的阻挡,并不曾感受到它真实的模样。然而,一切,依然无妨我们始终的相信,这里必有意向中纯正的滋味,只是我们这次无缘罢了。
价值呈现,是有千万种可能,但我想,惟其在黄茶本该有的滋味底色上,再经创新,也许才是新的融合。否则,便是算做某一新开发的茶产品,而不再属于黄茶了。
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吧。原初的味道,方能带来最大的感动,我依旧非常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