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茯茶南移了吗?我不同意
有人说,泾阳茯茶北茶南移,我不同意。
1958年,泾阳茯茶在泾阳当地绝产,战略转移到湖南。凡能称为战略转移的,都是出于人的意志,或者直接说出于政策原因而做的调整,并不是说泾阳这地方不生产茯茶了,没人买茯茶了,或者品质下降了。历史上2011浙江茶叶出口量茶叶散开茶叶发展的重大变革都首先是因为交通运力的改善而形成了的新的格局。历史上泾阳茯茶的兴旺发达和停业绝产又一次说明了这个道理。但有媒体说建国后的咸阳人民茯茶厂搬移到湖南益阳茶厂,这种说法让很多泾阳茶商很不满,并不成立。其实早在1958年前,湖南方面就开始着手研发“茯茶发花”问题,前后历经10年之久,可见“发花”技术的门槛之高。媒体提出的泾阳茯茶“北茶南移”,站在一名从业者的角度,客观来说,这一说法已经对“泾阳茯茶”的评价已经很高了,承认泾阳是“茯茶之源”,然后才有“南移”之说。但作为一名陕茶研究者,我觉得还是有商榷之处。
泾阳茯茶那都没去,它就在这里!
历史上泾阳老茶工总结了泾阳茯茶“三不离”的工艺,泾阳茯茶的品质离不开泾阳的水、泾阳的气候和泾阳的茶工。这点和程启坤先生之说“中国茶是小产区茶的本质”这种总结是一致的,我在后面还有论述。因为泾阳不种茶,所以水成为一个重要的原材料。这个“三不离”工艺非常可贵,它是我们祖先智慧的总结。用现代营销术语说,“金花”是泾阳茯茶的USP(独特销售主张),“三不离”工艺就是泾阳茯茶的品牌区隔。所以从1368年直至民国时期,在泾阳茯茶最兴旺的时期,并没有其他地方跟风生产茯茶,可见这个品牌区隔的成功之处。建国以后直至现在,虽然科技水平突飞猛进,突破了“三不离”,但还并没有超越和取代。散茶发花和表层发花也才是21世纪的新科技。即使在今天,“三不离”工艺仍然有很现实的意义,因为它营造的是一种“自然发花”的状态。在食品界有很多这种成功案例,值得泾阳茯茶去参考借鉴。
当然必须说明,“自然发花”和“人工发花”作为一种技术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这就和“手工茶”和“机制茶”的区分一样。很多人会纠结于这个,大不值!作为消费者,我们只认《食品安全检测报告》。从科学上我们也承认,目前的科技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任何地方都可以“发花”的水平,这是科技的进步。所以西乡的茯茶、平利的茯茶、河南的茯茶、四川的茯茶等等面世,一点也不意外。举西湖龙井做个例子。龙井茶树目前遍布全国茶区,龙井茶的旗号也层出不穷,你会感到意外吗?
中国茶叶界泰斗程启坤先生说,中国茶的本质是小产区茶。之所以是小产区茶,他总结了三个因素,一是茶树品种,一是加工工艺,一是土壤生态。茶树品种可以引进,加工工艺可以学习照搬,但茶树生长的土壤生态移动不了。这就解释了各地名茶的个性之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中也包括了泾阳茯茶。这是这个总结的完美之处!!!但同时也侧面回避了中国茶叶标准化和出口的难题。这样说的本意并不是评价老先生的研究成果,只是我从另外的角度看出一个问题。还是拿龙井而言,对于西湖龙井和新昌大佛龙井两者而言,同样的茶树同样的标准工艺,而土壤生态有什么大的差别,也从来未见有研究成果出来。可为什么两者的价格差距会这么大呢?这个问题怎么解释?倒是我们从坊间发现,西湖龙井目前之所以和浙江龙井的价位差距拉的这么开,是因为西湖龙井品牌整体往“精制”方向发展了。因为有了品牌保护所带来的高额利润支撑,茶企更愿意投入精力做龙井茶中的高精尖,做龙井茶中的战斗机。这个时候,手工茶要稍占优势了。这就回归到另外一个问题,即茶人的精神,具体到陕西,就是“陕茶精神”。陕茶精神,不是指陕茶的优势,而是人的价值观。
因此我们重申,泾阳茯茶并没有南移,因为出了咸阳泾阳,你可以叫茯茶,但不是泾阳茯茶。
所以泾阳茯茶未来的品牌格局就很明晰。咸阳茯茶、泾阳茯茶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类似于龙井中的“西湖龙井”。益阳的茯茶、西乡的茯茶、平利的茯茶等类似于龙井中的“浙江龙井”,因为原料优势,它们基本处于一个层级。另外,河南的茯茶、浙江的茯茶、四川的茯茶、云南的茯茶、湖北的茯茶等等,类似于被引进到全国各地的龙井43号茶树,也都按龙井茶的加工工艺制作,你不能不叫它“龙井茶”。但和前两者又有差距了。
所以对于泾阳政府和茶商来说,你是否有能力有胆略做“精”泾阳茯茶,这是一个挑战!对于想做的人,就是历史赋予的使命。但很显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宏愿。大多数人都愿意跟风走,并没想咋地。顺风走,不累。
作者奚斌锋。茶文化学者,传媒人。陕茶产业联盟联合发起人,茶贵人出品人,编著有《奔跑吧陕茶.经理人喝茶白皮书》《始翠山,诗词发现陕茶之美》。身居秦地,爱我陕茶。茶贵人以宣传“陕茶”为己任,努力讲好陕茶故事,以“茶以悦己,茶以贵人”为主张,传播与时俱进的茶文化。《始翠山,诗词发现陕茶之美》书获得经理人会员俱乐部“2017产品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