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茶 > 黑茶知识> 正文

煮普洱茶的方法和技巧

2022-11-04 14:40:09热度:37°C

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茶。很多人去云南西双版纳、凤庆、临沧旅游的时候,都会带着普洱茶作为手写的信物送给身边的亲朋好友。普洱茶不仅是云南的代表茶,也是一种具有其他功能的保健茶。普洱茶的茶来自于已有数百年、数千年历史的古树,内在品质丰富,口感醇厚。面对紧俏的普洱茶,一般可以用煮的方法。

煮普洱茶的方法

步骤1

如果你想体验普洱茶的醇香,就需要用煮茶的方法。在煮普洱茶之前,由于普洱茶是紧压茶,所以在煮喝普洱茶之前,需要先将普洱茶拆开。拆卸普洱茶时最好保持普洱茶的完整性。

第二步

拆卸普洱茶后,在烹饪和饮用普洱茶之前,还需要清洗会冲泡普洱茶的设备。最好用刚烧开的开水洗,起到暖杯暖壶的作用。如果不想浪费开水,可以拿8-10g左右的普洱茶放入茶壶中,同时完成普洱茶的第一次洗茶。

第三步

根据煮普洱茶的茶具大小,可以取适量的茶叶。一般做普洱茶的时候,需要大量的茶叶。一般8-10g最合适。如果你服用8克左右的普洱茶,需要500毫升的清水煮着喝。可以提前准备。

第四步

先将清水放入茶壶中,然后用武火煮沸,再加入适量普洱茶,然后转中火,保持稳定20-30分钟左右。之后会煮普洱茶,等到温度适合入口,再喝。

普洱茶是一种紧压茶,可以经过长时间的陈酿,以达到更加醇香的口感。这时候大家都要通过煮沸饮用的方式来喝普洱茶,吸收普洱茶中丰富多样的营养成分。

相关话题:普洱茶/普洱茶口味

云南古典文献里的普洱茶制茶技艺

  远在边陲之地的云南,守着天赐的茶树资源,长期保留了制茶童年期稚拙的技艺。

  唐代,闻名天下的是产于现在江南茶区江苏宜兴的阳羡贡茶,这种蒸青茶的制作技艺登峰造极。与此相较,樊绰笔下《蛮书》中记载的云南茶“散收,无采造法。”

  地理造就了云南茶的制作技艺,沿着自己的道路缓慢地演进。直到明末清初,吸纳了外来紧团茶的技艺,才有了普洱生茶加工技艺的雏形。《徐霞客游记》的记述:“采摘乔木茶树鲜叶,焙而复曝,不免黝黑。”方以智《物理小识》的记载:“蒸而成团,市之西蕃。”白族进士李元阳的评价:“藏之年久,味愈胜也。”

  有清一代,普洱茶的加工工艺趋向于完备成熟,并传承至今。1911年,满清覆亡,至此作古。因此称其为古法制作技艺。同理,1911年之前栽种的茶树,名为古茶树,已逾百年,名副其实。

  普洱茶的古法制作技艺,以现代科学的名义一分为二。

  自采摘鲜叶,历摊放、杀青、揉捻、日光干燥,名为晒青毛茶,属于初制工艺。现代茶叶分类的国家标准,列入绿茶的范畴。与蒸青、炒青、烘青的名优绿茶相较,工艺古朴稚拙,独具特色。

  原料选取,注重名山。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师范的《滇系·山川》、檀萃《滇海虞衡志》、阮福《普洱茶记》等典籍,一致记述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洒这六大茶山,并有多人指称以倚邦、蛮砖味较胜。是故主张,纯料普洱生茶,原料至纯,以山为止。

  原料选取,注重古树。以明末清初徐霞客所记,升梯架树采摘鲜叶为原点,当下云南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等地遗存古茶园为参照,纯料生茶,止于古树。

  原料选取,注重节气。以张泓《滇南新语》等记载,采茶以雨前为佳。无论是农历谷雨以前,亦或是傣历泼水节以前,均符合春茶为优。

  原料采摘,老嫩适度。清代上贡普茶珍品,采摘细嫩茶芽。粗普叶,散卖滇中。老嫩适度,最为看重。并留下夷女采摘女儿茶的珍贵记述,为所有茶中之只仅见文字记述者。

  原料摊放,貌似简单,殊不知内藏乾坤。时至今日,仍有古茶园,散存于山林之中,早出晚归,采摘所得鲜叶,多有萎凋过度之虞,而近于红茶。令人叹息不已。

  从古老的水煮杀青,到唐宋时期的蒸汽杀青,再到明代中期以后的锅炒杀青。晒青毛茶承继了名优绿茶中的主流锅炒杀青技艺,但又无意间造成了中低温杀青的特色。我们猜测,这是由于条件简陋所致,今时尚且有云南山寨中人以煮饭炒菜之锅,清洗干净后用来炒茶。这种以名优绿茶视之为弊病的工艺,以现代科学原理解释,恰恰留下了鲜叶中一部分酶的活性,从而为茶后期的转化留下了空间。这是古法技艺的精华所在。

  古法技艺,手工揉捻。不同于名优绿茶优美动人的万千形态,揉捻成型的条索,或粗大肥壮名为抛条形;或紧结挺秀,名为紧条形。晒青毛茶的条形展现出一种抱朴守拙的自然美感,这是来自于制茶童年期技艺稚拙形态的遗存,堪称茶叶形态的活化石。

  茶,从日光晒干、炭火烘干到锅炒炒干,不断演进。唯有晒青茶,感念上天的恩惠,固执的保留了这种最为原始的干燥技艺。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茶学院校的教科书中,仍然鄙薄(站长 推荐:绿茶品种排名,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 关注:www.guniangcha.com)有日晒味的晒青茶,以为最差。孰不知,正是阳光日晒,赋予了茶以新的生命。

茶叶(普洱茶)的科学研究和文化创新

  

  笔者将茶文化分为传统茶文化、袋泡茶文化和速溶茶文化。速溶茶文化是近些年茶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这种创新的茶文化概括起来为工艺创新、茶具创新、茶艺创新、渠道创新和理念创新。

  目前,国际上茶叶的科学研究越来越热,有关茶多酚、咖啡碱以及茶叶其它活性因子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如研究发现,咖啡因具有降血糖功能。目前,世界上对咖啡是否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尚无定论。这一研究成果对喝咖啡有益健康无疑是个利好。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出咖啡因降血糖机理与口服降血糖药物—罗格列酮机理相似,能够增加核受体(PPAR-y)的表达,从而增加葡萄糖转运体4的表达,使胞外的葡萄糖转运至胞内增加,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这些研究进展进一步解释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疑惑,如空腹喝咖啡为什么容易出现虚汗、头晕等现象,因为降低血糖正是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

  我们在《茶叶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微生物在普洱茶熟茶发酵过程中作用研究的论文,首次发现了普洱茶熟茶制作工艺中的嗜热微生物,初步阐明了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嗜热微生物的种类,总结了普洱茶发酵的温度、湿度、耗氧、以及水分变化关系,确定了微生物种类与茶褐素形成的关系。普洱茶嗜热微生物的发现,为现代普洱茶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线索;同时也为速溶普洱茶的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茶叶科学和科技手段的进步使茶文化发生了很多改变,国内正在形成的速溶茶文化,成为传统茶文化非常有益的补充。

  速溶茶文化(InstantTeaCulture,ITC),有别与袋泡茶文化。以立顿红茶为代表的袋泡茶文化已经成为红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得茶文化在世界得以迅速推广。所以,中国茶文化在世界的普及和影响与速溶茶,袋泡茶文化的推广是分不开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