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产业创造“绿色奇迹”
9月13日,农业部召开部常务会议,会议强调要从茶叶生产优势区和优良品种,绿色生态安全生产,市场和品牌建设等三方面发力,做强我国茶产业。近期,本报选取贵州、四川、湖北等茶产业大省,看看在新时期下他们如何抓好茶叶生产,创响茶叶大品牌。
本报记者刘久锋
举全省之力,贵州茶产业在全国创造了一系列“奇迹”:仅用9年,便发展成为中国绿茶原料中心和加工中心;茶园面积从当初的102万亩增加700万亩,连续三年成为全国茶园面积第一;全省注册的茶叶加工企业及合作社从当初的600多家到现在的近3000家,而且这些茶企在机械化、清洁化、现代化程度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近日,记者走进茶区,感受着茶区的变化。
茶农抬头,展望市场一片天
从亲手种茶到收购茶青、加工制茶,从事茶产业十多年的景林波目前除了拥有自己的茶叶公司外,还建起了占地近6亩的制茶作坊。价值200多万的农家乐山庄也在年初开门迎客,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这种靠零售和批发为主的茶生意并不能让这位30来岁的年轻人感到满意。
湄潭县是贵州的主要茶产区,种植面积达到50多万亩,2014年茶叶综合收入超过30亿元。作为湄潭县茶产业、茶文化的源头,核桃坝村更是“因茶而兴”,全村1万多亩茶园,868户村民家家户户种茶或加工茶,早就名扬“茶界”的核桃坝茶叶更是被浙江、安徽一带的茶商大量收购。2015年,当地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6000元,生活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慢慢地,越来越多的茶农不再满足于做产业链条中利润最少的一环。网络成了核桃坝村茶农们拉近与市场距离的“利器”。
“我们可以发挥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的这种模式……”从去年年底开始,茶农刘声彦就一直忙着面试电子商务应聘者,为自己的芸香茶叶品牌进行网络推广。
“我们开发了微信订阅号、服务号,传送我们芸香的相关的资讯,而且在这个美文美图的搭配当中,也会形成一个直击心灵的影响。他也会去传播,让更多的人知晓,那么就增加了整个芸香乃至于核桃坝、湄潭的影响力。”刘声彦说。
目前,核桃坝村已有几十家企业在天猫、京东等大型电商建立了自己的网络销售渠道,销售额逐年提高。村里的茶农还想到了打组合拳的办法。茶农刘泽远正在联合村里的茶叶加工大户,成立一家茶叶“聚集公司”,实现不相互压价、不让茶商赊账等运作模式,以此解决投资成本少、资金回笼慢等经营困境。
从“低头种茶”到“抬头看天”,茶农们的眼光不再只局限在自家的茶园里。然而,想要唱好“茶叶”这出戏,少不了政府搭好台。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程升国介绍,县里每年都会带领大批茶农、生产企业参加国内的十多次农产品交易会、茶叶博览会等寻找商机。接下来,他们还将顺应潮流,给茶农们的“电商热”再加把火。
科技助力,制茶步入现代化
“经常抬茶叶就会起那个茧,还有如果是红茶结块的话手也会变成红色。”在贵州贵茶有限公司的茶叶加工车间里,樊艳回忆起了这双手曾经遭受的“磨难”。20岁的樊艳在2013年进入茶厂加工茶叶,从炒青、揉捻、塑形到包装,繁杂的工序基本需要人工或者操作单机完成,手上长茧、染色不说,茶青一多,一个班次的十几个人就得熬出黑眼圈。
“那边茶叶多的话有时候做到天亮,十几个人都要22个小时。而且做出来的茶叶也就两三百斤。这边的话四五个人就可以把这条线从头看到尾,如果是做22个小时的话可以有1000斤,轻松很多。”
樊艳口中轻松很多的“这边”,就是2014年投入使用首套国产茶叶自动化流水线加工设备的新车间。现在,樊艳每天进到车间只需要拉上电闸,送进加工口的茶青经过连续不断的摊青、杀青、揉捻、造型、拼配等环节后,再次出来见人时已经变身成加工好的成品茶。
这样的改变不仅让樊艳工作轻松,也让公司运作开源节流。以过去加工一吨茶青需要十五个工人为例,贵州贵茶公司质量部经理韦勇算了这样一笔账。
“一个人工资现在最低要2500,现在至少节约十个人,一年就可以节约三十万。现在能够把竞争力提高到91%,每一吨都可以增加8000块钱的收入,每年的话可以增加48万。”贵茶公司员工韦勇说。实际上,前两年贵茶公司就曾先后从日本引进了两条自动化生产线,花费超过5000万。巨额的成本并不是每一家贵州茶企都能承受。于是,贵州贵茶公司旗下的贵州赐力茶叶机械有限公司通过两年研发,生产出了这套贵州首台自主研发的茶叶自动化流水线加工设备,造价600多万,单套日产可达800公斤干茶,与老式加工设备相比,效率提高近十倍,品质要比人工加工稳定且达标率高。
“面积上来了,产量起来了,企业产能、技术和装备水平提升的步伐也势必要加快,这是贵州从茶叶种植大省向茶叶强省转变的重要一环。”贵州省农委常务副主任胡继承说。借力机械化,贵州茶叶正在通往“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绿色生态与经济效益相得益彰
一组数据告诉您贵州在茶叶质量安全方面做了些什么:全省完成绿色生态防控示范面积136.7万亩,在全国率先禁用水溶性农药及草甘膦,坚决把所有危害茶叶质量安全的可能性扼杀在摇篮中。
行走茶区,总能听到茶农这样的诉说:茶叶带给我们巨大的经济效益,我们必须好爱护好它。朴实的话语透露出他们爱茶护茶的信念。
凤冈县连帮林茶农民专业合作社宣传督察组队长张雪丹从事巡逻三年,在他看来,这几年茶农们的意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统一农用物资采购、有机肥施用、生物农药喷洒、茶青市场管理、茶青采摘标准的统一不仅是措施和手段,更是他们保护这一方净土的根基所在。
好茶是加工出来的,贵州茶清洁化的加工模式、茶青到茶叶全程不落地的加工程序已毋庸置疑,“做干净人、挣干净钱、卖干净茶”已成为贵州茶叶生产商们不言而喻遵循的准则。
欧盟标准,是国际上最难通过的茶叶标准,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让一批茶叶全军覆没。“不能让任何有可能达不到欧盟标准的茶叶被我们生产出来,因为生产一斤就意味着浪费一斤。”余庆县凤香苑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兴说得的斩钉截铁。
贵州高原春雪有机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兰东,在湄潭县抄乐镇和兴隆镇拥有5000多亩茶园,以踏实做茶为原则的他在当地已成为赫赫有名的人物。很多人敬他,亦怕他。
“如果我们这一片的茶叶有一家不合格,全部茶青他都不收购了。”核桃坝村民汪庆学最近几年做茶最深的体会就在于此。
“贵州绿茶,是可以自由呼吸的茶。贵州茶是健康、绿色、有生命的。”胡继承说。
茶叶梅家坞剑绿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