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叶知识> 正文

茶树单株矮化速成丰产栽培技术

2021-02-09 14:36:52热度:146°C

树的种植技术随着茶叶科技的发展经历了以下演化过程:由有性种子直播-无性系扦插苗移栽。种子直播,由大丛稀播-小丛单条密播-小丛双条密播;无性系扦插苗移栽由小丛单条种植-小丛双条种植。据笔者研究表明:茶树单株矮化栽培技术能使茶树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群体的生长达到充分的协调,从而成园早,投产快,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因此,茶树单株矮化速成丰产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关键技术措施是:

一、种植方式-单株观条,增大密度

我国茶树种植方式长期以来沿用小丛单条,行距 1.50米,丛距0.33米,每丛3株,每亩(1亩=l/15公顷,下同)4000株。研究证明,这种常规种植方式的行距过大,成园较慢,成园前管理费工,前期产量和效益不高,影响到茶农发展新茶园的积极性。茶树单株矮化速成丰产技术是使用无性系茶苗作单株双条栽植,行距1.0米,条距(小行距)0.3米,株距0.3米,每亩植4500株,比常规茶园行距缩小0.5米,每亩茶苗株数增加500株。由于行距缩小,易于封行,茶园漏光减少,光能利用充分,成园投产提早。这一种植方式,使茶树个体在土壤和空间分布均匀,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群体的生产力达到高度统一。

二、开挖种植沟,以有机肥为主施足基肥

茶树是多年生的经济作物,开挖种植沟,施足基肥是速成丰产技术的基础。按单株双条种植方式的要求,大行距为1米,以0.4米宽、0.3米深的规格开挖种植沟,同时以有机肥为主施足基肥。按每亩施稻草、稿秆3000公斤,菜籽饼或油桐饼200公斤,含磷、钾复合肥30公斤,分2层施入,最上面一层肥料离表土10厘米,以避免伤害茶苗的嫩根。

三、低位定剪,培养矮蓬

矮蓬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且又是具有阶段性的。茶蓬高度随投产年限的延长而增高,但是,幼龄阶段的定型高度对茶蓬高度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小叶种常规茶园,通过3次定型定剪,茶蓬定型高度为0.55米方可投入采摘,3次定剪的时间在每年茶季结束后的11月份进行。茶树单株矮化速成栽培技术采用两年内完成3次定剪,茶蓬定型高度在0.45米。第l次定剪在茶苗移栽时进行(10月),高度为离地0.2米。第2次定剪在移栽后次年的8月初进行,定剪高度为离地0.35米,第3次定剪在茶苗移栽后的第2年春茶结束即5月中旬进行,定剪高度为离地0.45米。茶蓬定型高度比常规茶园降低0.10米,提前完成定型修剪和投产采摘。实践证明,降低茶蓬高度,缩短了茶树养分运输的距离和时间,提早了采摘面的形成,促进了茶树群体丰产。

四、加强幼龄期管理,提高成园率

加强幼龄期管理是单株矮化栽培茶园实现速成的关键。幼龄期茶园管理要做到基肥与追肥结合,保证茶树正常生长。茶苗移栽时结合在大行距和小行距内用稻草适度覆盖。茶苗移栽后第1年,每亩追施尿素25公斤,第2年追施尿素35公斤。追肥分别于5月、9月分两次施入(雨季前)。每次追肥前进行除草、防虫。干旱季节需抗旱保苗。

五、养采结合,加快成园

茶苗移栽后第1年,因生长量不大,全年养树不采。第2年6月实行打顶采摘,以促进分枝,9-10月可进行适度采摘。为使茶树在漫长的秋冬季节有大量叶片积累养分,加快成园,将常规的冬季修剪推迟到翌年春茶后进行,这样可促进翌年春茶早发、多发,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建园第3年茶园覆盖度可达80%,比常规茶园提高33%,茶叶亩产量达30公斤,亩产值达500元。

六、科学修剪,丰产稳产

制定科学的修剪制度,是获得丰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茶苗移栽后第3年,春茶结束后用修剪机进行修剪,修剪高度为离地0.55米,以后每年提高3厘米修剪,7年后进行1次深修剪,深修剪高度为离地0.55米。如此往复进行,即可达到30-35年左右的丰产稳产期。在杭州买茶叶茶叶菜

相关文章